果敢示爱 青春不留白 说起恋爱和结婚,男男女女都会说起自己的“原则和底线”。比如,不能容忍对方不交工资,不能容忍对方撒谎,不能容忍对方忘记自己的生日……不能这样不能那样……,恋爱时候的情绪承诺却成为日后相处的“原则标杆”,那个标杆大多都是无理取闹自我折磨,于是,婚姻成为坟墓。 有个婚姻专家说,婚姻的成功取决于2点:第一,找个好人。第二,自己做一个好人。如果做不到这两点,就要变成4条:容忍,帮助,帮助不好仍然容忍;使容忍变成一种习惯;在习惯中养成傻瓜的品性;做傻瓜,并永远做下去。 “如果这4条做不到,你又想有一个稳固的婚姻,那你就得做到16条。”比如,不同时发脾气;除非有紧急事件,否则不要大声吼叫;争执时,让对方赢;当天的争执当天化解;争吵后回娘家或外出的时间不要超过8小时。……等等。 专家想表达的是婚姻中两个人相处的理论是一个几何级数理论,它总是在前面那个数字的基础上进行二次方。 这是一个理论化的解释,回想一下我们的父母邻居,还有我们自己,每次吵架是不是本来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不知道怎么牵扯到陈年往事,然后升级到互相伤害,伤筋动骨。 好人的标准比较难定,人也是多变的。简单的方法就是“取己所需”,彼此都是。爱他(她)就要包容理解他(她)“那样儿”。比如你爱一个人内核的才华,就要容忍他(她)偶尔的自恋和偏执,其实,肥肉瘦肉本来也都是搭着来的。 电影《烈日灼心》里有句台词,大概的意思是,法律衡量的好人是有底线的,若是触犯了那条线,怎么想重新来都没有办法。婚姻也是这样,底线和原则可以简单点,但也需要明确清晰。线内的,不必有那么多规矩和标准,全靠默契;出线就出局,也不用纠缠。 基督教也说,爱是持久的忍耐。婚姻中的两个人就是“一伙的”,原则越少越松弛,越能“一致对外”就会越来越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