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环王》系列重映版本没有写“观影贴”的计划,因为无论其经典程度、还是影史地位,它都无须评价,虽然本次内陆的“紧急救场式复映”有个“一星差评”的小插曲,但毕竟只是极少数人的看法,根本不足以将其拉下神坛。目前三部曲的“豆瓣评分”还都在9.1以上,要知道,豆瓣对商业性较高的影片通常是并不友好的,能给出这样的高分足见内陆主流观众对其的认可。这次的“一星差评”好像多发生在“购票App”上,上周已有不少知名影评大V评价了此事。恰好上周一(4月19日)华纳的国版影碟代理公司“迅动文化”发布了《指环王》剧场版三部曲的“新装BD”官方图,我在图片贴中顺便聊了些与该片相关的个人过往和对重映版惨遭差评的个人看法。其实无论“剧场版”还是“加长版”我都写了完整碟报并反复推送过,文中已对影片内容聊的很透了,加长版碟报中甚至还做了“小人书”,所以根本没啥新闻可聊。可以预见:未来国版还会发行系列电影的“4K UHD”版影碟(剧场版、加长版均有),到时肯定还会再写、再发,所以根本没必要专为它再起一篇无新内容的“高人观影”——可是,事情起了变化……4月20日(星期二)18:43分,公众号后台发来两条通知,第一条是说本贴“涉嫌违规”、处理方式是“将赞赏款项冻结”。说实话这条我没往心里去,反正冻不冻结都没人给我赞赏,余额为零我怕啥?! 至于“违规”,以往也有经验,与公众号收入相关的常见违规理由是“诱导用户点击广告”云云,我心想写《指环王》时也没提广告的事啊?咋还和钱挂钩了呢?于是打开了第二条通知—— 这里明确注明:“经用户投诉且经平台审核”,俺涉嫌“违规使用原创声明功能”,原因系“原创作弊(胡诌文字凑字数、代码隐藏、特殊排版等)”。其中代码隐藏、特殊排版之事完全不存在,那么只剩“胡诌文字凑字数”了呗。冻结赞赏我无所谓,但取消“原创标签”、理由又是胡诌那可真得算是“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啦!且还是在所谓“经平台审核”的前提下~~于是当日我就发起了“申诉”(每次平台处罚均有一次“申诉”机会,通常提交申诉后会在七日内返回处理结果)
这次后台的处理速度极快,次日(4月21日|星期三)就出结果了——申诉通过!恢复该贴的“原创标签”以及取消赞赏冻结。  我猜此事一定是“人为举报”产生的后果,且举报者一定是给《指环王》“一星差评 ”的人。至于所谓平台审核也只是走走过场罢了,否则不可能投诉成功。这让我联想了很多,为何现在的路人不敢扶摔倒的老人?因为怕做了好事反被老人讹诈!那为啥老人敢讹诈?因为TA们不必为说谎付出代价,“运气好”的还确实能捞上一笔。可以说2006年“南京彭宇案”是这种不良社会风气抬头的重要起因之一。再回看我的案例,若企鹅主的后台审核员能认真些,哪怕是读过贴子再判断,也不会出现这样的结果。也许是为了节约时间成本,我这样'被投诉贴’根本没有人工审核,本着“不会有人无缘无故投诉他人”的原则先处罚了再说,反正有冤情的作者会申述的……而'投诉人’并不会因为“恶意投诉”而受到处罚。哪怕投诉失败,TA也没有任何损失,所以“随手举报”便成了某些“小人”的生活常态。就此事的第一轮结果:企鹅主工作人员的态度与南京彭宇案法官的“不是你撞的,为什么去扶她”如出一辙~~光吐槽不建议没有意义,我想到了几乎不增加成本的解决方案:建议腾讯尽快出台“投诉处罚机制”,譬如针对“经常性恶意投诉被驳回”的微信号视情节轻重给予一定时间的“查封”处理,这是完全可实现的处罚手段。个人认为这样做可有效降低处理投诉的时间成本。只有当投诉人意识到自己也有可能会付出较大代价时,才能改掉“随意举报”的恶习。作为读者,您可以批评我写的不好、观点不正确。这我都能接受,因为这是能力问题,我一学计算机的理工男天天在这码字瞎叭叭,不好看不算毛病。但若说我“胡诌凑字”就是在指责态度问题啦,那可是对我的极大侮辱。把那段小文儿放进“官方图秀”贴里可能有些文不对题,但起码主题并未跑偏,不都是围绕在《指环王》电影周边来聊嘛~~行,这次我把它放进“高人观影”中总可以吧?重推一次也算是对上周“被投诉”事件的一个记录。另据,本篇在《双塔奇兵》段落的文字是“新的原创”,已读过之前原文的同学请直接跳到第二部分阅读。
(复映首日:2121-4-16 / 观影日:2021-4-20) 
推荐指数(满分五颗星):★★★★★ 一句话影评:前无古人的“魔幻史诗级三部曲电影”开篇 4月19日原文修订:前几周没更新“高人观影”,因为确实没啥想看的片儿、也就没去电影院~~本周和下周有计划去看两场IMAX,众所周知《指环王-护戒使者》已于上周五重映、本周五还有系列第二部《指环王-双塔奇兵》要上(第三部尚未定档),所以这俩得重刷一次。这次又是事发突然,周四定档、次日就上映,“再次”导致个别影院(尤其IMAX)连数字电影拷贝硬盘都没有及时收到,其中必有猫腻儿,只是内行不能说、外行看不透罢了……在下虚长几岁,该片20年前在内陆公映时(严谨的说是19年前的“ 2002-04-04”、若按北美公映时间“2001-12-19”,那是满20年了)俺就在影院里观赏过了,那年我25岁。当年长春的影院业几近凋零,全市唯一能拿得出手的电影院就剩二商店对过的“人民电影院”了,那时还不流行“影城、影都”这样的称呼,影院内设一大一小两个厅,现在早就黄铺了。说它拿得出手是因为这里是市里唯一经过杜比AC3认证的影院,有5.1环绕声。我就是在这儿刷的《指环王》首部曲《护戒使者》。当年还不像现在这样了解电影、所以俺就属于看之前并不晓得它仅是系列第一部的“外行”观众,但能确认自己很爱看……待第三部《王者无敌》公映时,我已代表本地DVD论坛和人民电影院签了“年卡”特惠、300元一年、随便看。还清晰记得:我曾一天连刷过三场《王者无敌》(当年的电影院是循环不清场的),这片长达201分钟,连续三刷就是603分钟,还得说当年年轻、身体好,虽然看完也头昏脑涨,但毕竟挺过来了~~可见十足真爱!对了,还得找补一句,当年的《指环王》三部曲都是胶片电影。 现今的影城设施今非昔比,此次上映的《护戒使者》共有四个版本,分别是:普通版、中国巨幕版、IMAX版、CINITY版(全部是2D版本)。按理说,其中指标最高的应是CINITY版,因本次重映的噱头是“4K HDR 修复版”,而除了CINITY以外,其余几个影厅好像都是2K放映机(长春没有二代激光IMAX影厅),所以均达不到最高放映标准。大长春虽有CINITY、但却没给排片,不知是否为没搞到专属拷贝的原因,总之现在只能退而求其次的选看数字IMAX版……让我意外的是:这届观众对本片的评价并不理想,或者说我看到的评价负面居多。确实,20年已经历了一代人的更替,且与20年前电影院只播放普通话配音版电影不同,现如今的影院已鲜有外国电影的配音版排片了。重映版《指环王》还有一个例外,即并未使用20年前公映版的八一厂翻译及配音,而是由“中影”重新制作的字幕,本次未制作普通话配音。所以即便有观众想重温当年的配音版本也木有办法……在下愚见:没有配音版会大大提高观影的准入门槛儿。如果您以前看过本片(相信绝大多数老鸟都不止看过一遍),会觉得它的故事特简单!其实故事虽不复杂,但角色很复杂:霍比特人、巫师、精灵、矮人、游侠、半兽人、强兽人……光是这些种族分类就会把小白搞懵,再加上用字幕表示外国人名是很不方便记忆的。《护戒使者》的主要功能是前期铺垫、把“护戒远征队”建成。虽然片中也有打戏,但规模都不大,谈不上精彩(20年前也许够精彩、用现在的标准衡量就不行了),好看的史诗级大战都被安排在第二、三部中了,不排除有小白观众捱不到后两部就弃坑了~~~实话说,第一部电影的时长也不短,有将近3个小时(179分钟),所以它对“新人”确实不友好。必须承认,当年影史留名的经典佳作,现今也出现了不适应本届观众(一部分)的情形了~~我经常呼吁影院要重视“配音电影”,但显然年轻的影城经理们并不以为然,因为从短期上座率上看,英文原声场的上座率确实总高于配音电影,这是因为经常去影院看外国片的影迷往往会优先选择英文原声版,而不经常去电影院的观众则会认为现在的影院里只有原声字幕版的外国版可看,事实也基本如此,所以结果就是他们不会去电影院看外国片。我们把考察维度放得再广些:“中国电影票房榜”的前十名里,外国片只有一部《复仇者联盟4》;而前二十名里有五部外语片,《复联3、4》、《速激7、8》和《海王》。这里剧情相对复杂、出场人物众多的是《复联3、4》,但这两部电影是用将近10年、共20多部前作电影积累起来的观众缘,这种情形几乎不可复制。另外,与《指环王》不同的是,虽然《复联》中的角色也很多、也都是外国人名,但主角们都有一个特好记的绰号,也许观众记不住谁是托尼·斯塔克,但他们能记住谁是“钢铁侠”……至于其余三部榜单内的外片便都是不怎么需要对白推动剧情的大爽片了,几乎从头打到尾……刨除五部外国片,其余15部高票房电影都是大众能听得懂、看得明白的华语电影。咱说华语电影的质量真就这么高么?也不尽然吧?票房高主要是大众看得懂,一定是有大量平时很少进影院的观众买票才能让票房翻出这么多倍。这些人中有多少是根本不看“外国原声字幕电影”的呢?想让TA们看懂,只能放“普通话配音电影”。《指环王》被吐槽成这个样子,真的只是影片与观众水土不服的原因么?……让普通观众转变对影城只放原声字幕电影的固有印象,需要影城的远见和思维转变。别听“伪影迷们”瞎叭叭,真正排斥(不选择和排斥不是一回事)配音电影的有几位是真影迷呀?他们无非也就能看懂《哥斯拉大战金刚》罢了,毕竟这俩兽都不会说话……提高配音电影的拍片场次,让平时不进影院看外片的观众有所选择,才有可能让更多外片票房有质的提高,影城方面不妨尝试一下。但要有心理准备:固有印象的形成需要很长时间、而把它改正同样需要很长时间……
(复映首日 / 观影日:2021-4-23) 
推荐指数(满分五颗星):★★★★★ 一句话影评:无以复加的“魔幻史诗级三部曲电影”中间篇 《指环王》系列电影是背对背套拍的,本质上三部合一才是完整故事,故以下描述我也不分一、二了,因为存在共性问题。写上面那段文字时,我还没去影院刷片,而“补写”这段时我已在IMAX影厅刷完了已公映前两部电影,证实了此前的猜测,也许情况比我预想的更糟——重映版“字幕”人为抬高了观影门槛儿!网上给“一星差评”的观众主要理由有四条:影片太长、节奏缓慢、三个小时都未将魔戒送到地方、剧情烧脑。这四条中:前两条属个人感受、不爱就是不爱,没必要解释;第三条就和当年的我一样,是没文化的表现,显然能说出这一条的就是不知道该系列电影是用了三部才把魔戒送到地方的……我们主要说说第四条“烧脑”的话题。本片的剧情复杂吗?并没有,尤其第一部,直到片尾持戒人弗罗多、山姆离队,才让后续两部电影变成了“双线前进”,而第一部《护戒使者》显然就是个单线故事。几句话就能把故事讲完:夏尔国的霍比屯出现了至尊魔戒的踪影,灰袍巫师甘道夫让霍比特人弗罗多将魔戒送至精灵王爱隆手里,爱隆王认为魔戒在他这儿也不安全,只有将其送至魔多的灭日火山毁掉才是唯一正途,于是由四名霍比特人、两名人类、一位巫师、一个精灵和一个矮人组成的“九人护戒远征队”组建出发。途中巫师在与地下炎魔的战斗中跌下悬崖;人类波罗米尔先受魔戒蛊惑、后在战斗中牺牲。持戒人弗罗多因不想徒增队员伤亡,毅然独自离队。而弗罗多的举动被一直跟随他的园丁山姆发现,于是山姆追随着弗罗多上路了……如此简单的剧情,用三个小时讲完,有啥脑可烧呢?那是小白们的强词夺理喽?!也不是,本片确实“烧脑”,但烧脑的不是剧情,而是角色和他们错综复杂的关系。电影中的出场人物实在太多了,再加上重映版的“中文字幕翻译”,让记住“角色名字”成为了观影过程中“最烧脑”的事。 我不确定20年前的公映版有否有“中文字幕版”,我看的影院只有普通话配音版,所以我所谓的字幕版并不是指影院里的八一厂官译简体中字,而是杂合于公映配音、国版、港台版DVD的字幕,即后来发行的影碟版字幕。实际国版DVD发行的很晚,所以更早期我们只能看到港台版的DVD繁体中文字幕,故出现与内陆“音同(接近)字不同”的翻译差别实属正常。到了BD这代,基本是延用了港台区的DVD繁中字幕。本次内陆重映版的字幕由“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制作,所以和20年前“八一电影译制片厂”制作的字幕(如果真有的话)是必然有区别的。不排除有先入为主的关系,个人确实觉得当年八一厂的翻译要比本次中影版字幕强得多,起码当年的烧脑程度没这么高。翻译讲求的是“信、达、雅”,而国内的外国人名译法均为“音译”,在这方面,二者并无明显区别。主角们如“弗罗多、山姆、阿拉贡、甘道夫、莱戈拉斯、吉姆利、梅里、皮平”等都与原先版本相同。而将老版的大魔头“索伦”译为“索隆”、精灵王“爱隆”译为“埃尔隆德”也不算毛病。白袍巫师“萨鲁曼”这次译成了“萨茹曼”,虽从文字上看“娘”了些,但还能接受。而另外一些在老版中采用“意译”的词、新版仍采用“音译”,就显然是在人为设置观影门槛了~~例如老版的“半兽人”新版译为“奥克”、老版的“强兽人”新版译为“乌鲁克”、老版的“树人”新版译为“恩特”、老版的“精灵饼干”新版译为“兰巴斯饼”。你没看错,片中所有人名、地名、道具名几乎都是“音译”的,而偏偏本片的人名、地名、道具名超多,这就大大削弱了中文字幕的作用。举个极端例子:你把英语句子用音译的方式变成汉字书写,那不叫翻译,该看不懂的依旧看不懂……还有其它细节问题,例如第一部中,老版翻译直接用了“灰袍巫师”和“白袍巫师”的等级代号,所以即使观众记不住灰袍的叫甘道夫、白袍的叫萨鲁曼,但至少能记住白袍比灰袍等级更高、法力更强。新版在第一部中干脆把“灰、白两袍”的翻译全取消了。当时我就在想,第二部开头甘道夫与炎魔打斗升级后的现身桥段该怎么翻译呢?果然,到了第二部,灰袍、白袍的名称都出现了。我确实没注意观察,不确定第一、二部的字幕译者是否为同一人……还有,在老版配音里是把“Mr.Frodo”译成“弗罗多老爷”的;而新版则直译成了“弗罗多先生”,这区别可就大了去了~~~咱先说“老爷”一词的用法,它既能体现故事的年代感、还能表现出角色的等级关系。管弗罗多叫老爷的是“山姆”,他是霍比屯的园丁,显然是个下等工人,而弗罗多所在的巴金斯一家则是富户老爷。其次,在跃马酒店里,看门人和首次会面的阿拉贡也曾称呼霍比特人为“老爷”,这里是尊称。当年内陆公映的《指环王》前传《霍比特人》三部曲也是八一厂翻译的,片中依然大量使用了“老爷”一词。“老爷”在中文语境中是自带年代感的,它是中国古代的常见尊称,而《指环王》正是西方古代魔幻故事,所以用老爷比用先生要更加“信、达、雅”!改成“先生”不能算错,只是与影片风格格格不入罢了~~还有一个词您感受一下,老版中阿拉贡人称“健步侠”、新版改成了“大步佬”,莫非这位译者是香港同胞?您别嫌我吹毛求疵,试想,精灵、矮人、巫师都有对应的英语单词,若把它们全部从意译变成音译式的中文字幕,那谁还看得懂啊?简言之:新版字幕把一些本来该用“意译”表达的名称做成了“音译”,增加了观众的理解难度,是本片被部分小白刷一星差评的原因之一。最后说点积极的:新版翻译比老版好的地方——老版爱隆王(精灵)所在地“瑞文戴尔”是音译、新版改成了意译的“幽谷”,这就比老版译名更容易记。还有新版字幕把辈分译得更准确:弗罗多是皮平的表叔(舅);摩瑞亚山谷棺材里的“巴林”(矮人)是吉姆利的(表)伯父,而老版错译成了表兄(指八一厂的公映配音)。《指环王》前两部复映的目的很明确——救市,但显然它们的票房都不理想,《护戒使者》足足放映了一周才破亿、《双塔奇兵》也未因战争戏的升级而取得更好成绩。眼看就要进到“五一档期”了,十余部国产各类型影片均将在此时上映、相互厮杀,故《指环王3》必然要给国产片让路,这就是为啥前两部都匆忙定档、而《3》却没有消息的原因。若五一档一个能打的都没有,也许《指环王3》很快就会来,但有爆款,则《指3》就没准猴年马月喽~~即使干脆不上也别太意外。国内的电影市场不一直如此神奇嘛,就像被白袍巫师施了魔法……ps. 张艺谋导演的《悬崖之上》已做过两次点映,上周六我已观影完毕,今天由于字数原因,就不在这里聊了,敢做大规模点映的片子,都是片方有信心的作品。俺看后也觉得确实不错,如果五一档有爆款,那么《悬崖之上》就是很有希望的那部。本片很血腥,不适合孩子观看,请家长们切记。本期高人观影就到这里,下期咱们五一档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