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大钊堪称一流书法家,手札真迹欣赏,致敬革命先驱

 铁血老枪 2021-04-27

“为了中国的老百姓能过上幸福的生活,为了人人都受教育,为了中华民富国强,为了民族再造复兴,我愿意奋斗终生!”正在热播的《 觉醒年代 》里这段独白,不断激荡着所有人的心。

李大钊、陈独秀等人,是那个时代最先觉醒者,承担起了唤醒整个民族的责任。

一般说来,对李大钊的印象是:第一个引进真理火种的人,中国共产党创始人,思想家,革命家……

其实,李大钊也是杰出的教育家、学者、诗人、书法家。他饱读诗书,是从旧时代走出来的文人,但他也可以写出优美的新诗。李大钊更是新时代的斗士,曾在北大任教,担任了图书馆主任,以学者身份介入和开启了中国现代革命的历程。

“言为心声”。李大钊毕生撰写了大量的革命檄文,诸如《庶民的胜利》、《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新纪元》等,讴歌革命,唤醒民众。

“字为心画”。李大钊虽英年牺牲,因极其勤奋,仍留下了大量的 手札 。这些与众多仁人志士的通信,细谈办刊事宜,商讨革命大计,可谓“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字里行间洋溢着革命的自信和乐观!

手札最能看出一个人的心性,也是李大钊堪称一流书法家的见证。

这些手札风格多变:或沉郁顿挫,或流利潇洒;或不相连属,或牵丝映带;或雄壮有力,或轻盈细致,不一而足。既有时代烙印,能够看出他对清季大家赵之谦笔墨意蕴的借鉴,又能见个人心性,一札一式。说明李大钊同志虽然为革命工作劳累奔波,却临池不辍,广收博取,故而应变能力极强,有明显的风格跨度。

从这些超妙的笔墨来看,那个时代的先行者,有很多过人之处!《墨缘》将辟出专版,以书法这一独特形式,发掘和展现李大钊同志的不同侧面。

谨以此文向李大钊这位革命先驱致敬!

致李辛白信札

释文:辛白吾兄先生:兹有数事要同我兄说:(一)自二十一号起,寄二十份《 每周评论 》到山西大学李泰棻先生处,托他转托人代卖,有弟致李君一函,与报同发;(二)有二处与我们交换的报,我们应该各寄一份。地址列下:广东省城广东基督教大学内岭南杂志社;长沙理问街湖南通俗书报所湖南通俗教育报社;(三)益世报馆潘蕴巢先生已经送赠没有?如未赠,乞从本期赠送一份。弟大钊敬启。补注:此札是1919年5月,李大钊写给时任 北京大学 庶务主任李辛白的。李辛白当时兼任《新青年》及《每周评论》出版部主任。上端小字为李辛白手书。

呈李辛白《青春》文稿(节选)

释文:略

补注:原文刊于1917年9月1日《 新青年 》第二卷第一号。李大钊时值“青春”之年,他由季节上的春天想到了人的生命中的春天,想到了政治上的春天,渴望中国能够摆脱腐朽衰颓的局面而重新找回国家的春天,于是提笔写下《青春》一文。这篇文章吹响了理想的冲锋号,唤醒了无数青年,也唤醒了时代。

《 山中即景 》诗稿

释文:(其一)是自然的美,是美的自然。绝无人迹处,空山响流泉。(其二)云在青山外,人在白云内。云飞人自还,尚有青山在。

补注:此为目前所见李大钊最早的白话诗歌。1918年9月发表在《新青年》第五卷第三号上。抒发了作者登临河北 昌黎 五峰山的感受。

致吴弱男诗札

释文:(写于1916年)暗沉沉的女界,须君出来作个明星。贤母良妻主义么?只能改造一个家庭。妇女参政运动么?只能造成几个女英雄。这都不是我所希望于君的。我愿君努力作文化运动,作支那的爱冷恺与谢野晶子。弱男先生,李大钊。

补注 :吴弱男(1886-1973),安徽省 庐江县 人。著名爱国人士章士钊夫人,其父是“清末四公子”之一 吴保初 ,祖父是著名淮军将领吴长庆。她1905年加入同盟会,任孙中山英文秘书。

致吴弱男信札

补注 :(写 于1923年)全信共7页,2890字,这是一通当时未发表的信,一封共产党创始人写给国民党第一位女党员的信;是已知的李大钊第二件钢笔书信(另一件是1919年6月15日致吉野作造的信);是李大钊唯一一封论及绘画和文学流派的信。在2010年翰海秋拍中拍出了414万元天价。这件珍贵手迹,历经劫难存于世间,殊为不易。

赠吴弱男照片及签名

释文:弱男同志惠存,李大钊敬赠 。九 年(1920)正月。

补注:此照系李大钊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时所摄,是年二三月间赠与吴弱男。现藏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照片上的题字是目前所见李大钊唯一的楷书字迹,铁画银钩,颇具魏碑风韵,可见扎实的书法功底。

国立北京大学藏书

北京大学藏

补注:李大钊1918年1月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在任期间,广泛采购藏书,改革服务与管理,使北京大学图书馆由封闭式的藏书楼转变成为中国第一所新型的现代图书馆。李大钊被视为“中国现代图书馆之父”。

致 胡适 信札

释文:(写于1919年4至5月间)适之吾兄先生:听说《新青年》同人中,也多不愿我们做《新中国》,既是同人不很赞成,外面又有种种传说,不办也好。我的意思,你与《新青年》有不可分的关系,以后我们就决心把《新青年》、《新潮》和《每周评论》的人结合起来,为文学革新的奋斗。在这团体中固然也有许多主张不尽相同,可是要再想找一个团结像这样颜色相同的,恐怕不大容易了。从这回谣言看起来,《新青年》在社会上实在是占了胜利,不然何以大家都为我们来抱不平呢?平素尽可不赞成《新青年》,而听说他那里边的人被了摧残,就大为愤慨,这真是公理的援助。所以我们愈该结合起来向前猛进。我们大可以仿照日本“黎明会”,他们会里的人主张不必相同,可是都要向光明一方面走,是相同的。我们《新青年》的团体何妨如此呢?刚才有人来谈此事。我觉得外面人讲什么尚可不管,《新青年》的团结千万不可不顾。不知先生以(为)何如?弟大钊。

致胡适信札

释文:(写于1920年12月)适之兄:信已传到我手,我因为昨天想到你那里去,好带给你看,故未传给他人。不意那位办《北京晓报》的方先生到辛白先生处邀我去谈,所以未得到你那里去。前天见了 玄同 ,他说此事只好照你那第一条办法;但关于研究系谣言问题,我们要玄同给仲甫写一信,去辩明此事。……启明、豫材的意见,也大致赞成第一办法,但希望减少点特别采色。我三两日内得了工夫,一定去看你,好和你谈谈。守常。

写给胡适的便条

释文:(写于1921年初)我还是主张从前的第一条办法,但如果不致“破坏新青年精神之团结”,我对于改归北京编辑之议亦不反对。而绝对的不赞成停办,因为停办比分裂还不好。守常。

补注:从信札和便条内容看,李大钊总体倾向胡适提出的三条办法中的第一条:“听任《新青年》流为一种有特别色彩之杂志,而北京同人另办一个哲学文学的杂志。”但不管采用何种办法,李大钊认定有一个底线不能突破,“即不致破坏新青年精神之团结。团体内人们各自主张不必完全相同,而向光明方面走的大方向必须相同”。

原标题:丹心妙笔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石翁

流程编辑:l00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