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硬逻辑的3板斧!

 澄江2mybro6yhb 2021-04-27

本周交易的思路:

只有2次机会,自动驾驶案例分析!

印度疫情路线图

今天给高阶班的同学直播的时候,有同学问我:啥是硬逻辑?

“硬”和“软”很抽象,每个人的看法都不一样,你说你很硬,结果一试,软踏踏的。

我说智能汽车的逻辑很硬,搞价投的说,硬个鬼哦,还是喝酒吃药香,这才是硬逻辑。

所以谈硬逻辑,别宽泛谈,有的人自信满满,觉得能望穿秋水看10年,然后5万躺着变500万。

这种本事我没有,能看懂一两个月问题不大,偶尔看懂一两年。

所以,我讲的硬逻辑,只是短期题材的硬逻辑,短的一两周,长的一两个月,撑死了一年。比如航海集运,跟踪一周,玩了一把情绪票,碳中和跟踪一个多月,面板从去年12月份跟踪到现在,一鱼两吃,好几个月了,还没完。

限定了范围就很好聊,判断硬逻辑有3板斧:

第一:认知门槛低;

题材背后的故事,一般人能看懂,并且能认可。

首先你能懂,其次你琢磨着别人也能懂。

比如我们之前做芯片,多数人没见过实物芯片,也不知道它怎么生产出来的,但是我们懂涨价啊,懂这东西是卡脖子啊,多形象!

卡脖子的东西供不应求,只要企业不是特别垃圾,肯定能赚钱,这个是常识。

能懂,其他人也能懂,认知门槛不高。

股民们来自四海八荒,认知结构都不一样,认知门槛越低,越容易得到多数人的认可。

第二:时间能持续;

硬逻辑题材能够持续炒作。

注意了:我讲的是主观持续性,不是客观持续性。一个题材炒了1个月,快结束了,你再讲这是硬逻辑题材,逗我玩呢。

主观的持续性,意味着它刚刚开始炒作的时候,你能够判断它会持续受到市场关注。

我举个例子:

今天地铁站某个站点出了人命事故,网络上到处传播,上了热点。

这事儿,你判断它会不会受到大众的持续关注?

当然可以,大众关注基本不会超过1天。

赵丽颖跟冯绍峰离婚了,能持续多久,肯定不止一天,这种大明星的八卦新闻,大众的关注度至少3天。

特斯拉的工作人员在车展“扶着客户”离场,这件事儿能持续多久,一周左右;印度疫情失控,大众关注至少1个月吧;去年疫情刚刚爆发,大众关注至少1年。

这种模糊的正确判断,很难吗?

只要不偷懒,都属于常识判断。

第三:空间有标杆;

经常有人找我,说某某逻辑很硬,时间也会持续很久,买了能不能大赚?

比如芯片,涨价从去年11月份就开始了,各大厂商缺芯缺的心发慌,那时候我们就在跟踪,但是一直缺个东西,我当时讲过:缺空间。

一直到今年4月初,中晶科技3连板,丹邦科技4连板,士兰微2连板的时候,我们才开始买芯片。

为啥看空间?

因为空间就是旗帜。这面旗帜告诉你:低认知,长持续,这些主观判断,已经开始得到客观市场的认可,主客观开始一致,你成功的概率会更高。

追女孩的时候,你自认为帅的一塌糊涂,多金有才又贴心,撩骚一段时间以后,连女孩子的手都没牵过,一上去就跪地求婚,宣誓天荒地老不离不弃,不得把人吓死。

股市交易是充分博弈的市场,强迫别人来跟风配合,终究不会长久。情绪票打开题材空间,相当于前戏,没有前戏的题材,都是自我想象耍流氓。

题材硬逻辑,我觉得讲清楚了,要是再不懂,去翻翻前面的文章,也能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