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学】王荣生︱课文教学设计的四个要点(下)

 wwm5837 2021-04-27

(本文约7254字,阅读大约需要21分钟)

三、选择教学内容


课文教学设计的第三个要点是教学内容,或者叫“知识点”。“知识点”这个说法本身没有问题。无论是课文教学还是单元教学、基于项目的学习,最终的目的都是使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掌握更有用的知识。关键是哪些知识,学生学了这些知识干什么用。

学生为什么要学习语文知识呢?学习语文知识是为了解决教学点的问题。学生学习和运用了所学的语文知识,对课文中原来读不明白的能够读明白,对课文中原来难以理解和感受的能有更丰厚的理解和感受。

前面讲的“撑着油纸伞,独自”断行处,就有两个知识点。第一个知识点,读诗的时候要按句子完整地来读,“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这句话要连着一起读,才能完整地理解诗歌所表达的语义。正如艾德勒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所讲,读诗歌的时候,不管懂不懂,都要先把诗歌按完整的句子一口气读完,这样对诗句所表达的语义往往就比较容易理解。第二个知识点,诗的断行处是关键点。在初步理解语义的基础上,要关注诗行的断句。通过《雨巷》这篇课文的学习,学生明白了读诗需要关注断行处的意味,关注音韵,关注音韵与情感的表达,关注联绵词和情绪之间的呼应,等等。学生以后读到其他的诗歌,就会有意识地关注作者刻意为之的那种表达形式。

我们过去长期有一个疑惑:要不要教语文知识,教哪些语文知识?讨论得很多,但是对于基准一直没能说明白。在20世纪30年代,叶圣陶先生就讲过:语文知识要“随文而教”“因文而教”。这个方向是对的,但研究还不到位,“随文而教”“因文而教”说得还不够明白。接下来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张志公先生讲六字方针:“精要、好懂、有用”。其中关键是“有用”。什么是“有用”呢?判断“有用”的基准是什么呢?《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讲到语文知识的时候,纠正了之前课标中“不要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性”那句话,明确在语文教学中语文知识要“随文而教”。应该说这句话还是没有说到位,至少在表达上说得还不够明白。“随文而教”随的是什么?就是随教学点。教一篇课文要教哪些语文知识呢?就是教学生为解决这个教学点的问题,需要知道、需要运用的语文知识。什么叫“有用”呢?帮助学生解决教学点的问题,就是有用。

可以看看我在前面讲过的一些例子。比如,学生学《再别康桥》《雨巷》《长相思》,在解决那些教学点的问题时,所学习和运用的语文知识,就是教学内容。“语文知识要不要教,教哪些语文知识”这个问题,离开了教学点,离开了教学目标,是没有办法讨论的,或者说是讨论不下去、讨论不清楚的。

课文教学主要是阅读教学。对于阅读来说,“语文知识”主要是指阅读的方法、策略。

这里主要讲“阅读方法”——关于“阅读策略”,可参看我的《阅读策略与阅读方法》一文。我在前面讲过,所谓阅读,就是有一个读的人,在读一篇特定的文本。那么在阅读一篇课文时,眼睛要往哪里看呢?也就是说,在阅读一篇课文时,应该关注课文中的哪些词语、哪些语句、哪些方面呢?

阅读中的“看”,与其说是眼睛在看,不如说是大脑在“看”。“阅读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两条视线,一条是(眼睛)生理性的外部视线,一条是(大脑)心理性的内部视线。”因此,阅读中的“理解”问题,可以看成“注视点”和“意识点”的关系问题。也就是说,眼睛的“注视点”,应该看到语句和语篇的关键点,“注视点”要与“意识点”同步。

从“眼—脑”的角度,具体语篇的阅读过程大致可以归结为相互联系的两个要点:

1)眼睛“看到”(注视)语篇的关键点。

2)大脑“看出”(理解)关键点的意义。

刚才我讲“撑着油纸伞,独自”,眼睛要关注到“独自”这个断行处,看到这首诗歌的关键点。即阅读方法的第一个要点——看这篇课文的什么地方,这取决于课文的语篇类型。阅读方法的第二个要点,就是从这个关键点——关键词语、关键语句等,看出什么东西来,或者说,怎么看出东西来。

因此,“阅读方法”简单讲就是这两件事。眼睛看什么地方,比如前面讲的王崧舟老师教学《长相思》,“身在何方?心在哪儿?”,眼睛要看这两个关键的字眼。那么从“身”“心”这两个字眼,可以看出什么来呢?我们看出了关联上下阕的“身”“心”的冲突和矛盾。这就是我们讲的阅读方法(见图3)。

Image

这是课文教学设计的第三个要点,帮助学生解决教学点问题或困难的语文知识。我再举一个诗歌教学的课例,是郭初阳老师上的一堂课。

一会看我

一会看云

我觉得

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

这是顾城的一首诗,《远和近》。郭初阳老师上课的时候就发给学生这样一张纸,没有标题,也没有出示作者。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来,教师在上课之前一定是经过精心设计的,这两处是要派上用场的。我在前面讲过,教学的成效取决于课前的备课,取决于课前的教学设计。我也提到过,诗词的教学可能一般不需要预习,所以郭老师现场发给学生这张纸——这首诗不是教材里的课文。

第一个环节:多读几遍,尽快把它背下来。这是第一个环节中的主要学习活动。看起来只是学生在读、在背,但是教师在备课时,一定知道通过“多读几遍,尽快把它背下来”可以让学生学会。我经常说,好的老师、好的课,几乎每一招都是对的,尽管上课的老师不一定能讲出其中的道理,但是研究者可以从中分析出其中的道理,然后再把这些道理分享给广大的语文教师,使更多的教师在能够明白道理的基础上去学习优秀教师的课。在现场评课的时候,我对这个环节作了很多分析。

第一个方面,朗读和背诵是诗歌的理解方式。阅读分为默读和朗读,诗歌的理解方式是朗读。而有些文章,比如实用文章,它的阅读方式是默读。一些教师拿到一篇新闻报道,让学生齐声朗读,这就不对。因为新闻不是朗读,新闻是播报,它有独特的语速、语气、语调。这是第一个方面,朗读、背诵本来就是诗歌的理解方式。

第二个方面,易记易诵正是这首诗的特点——关键点。一首诗要写得让读的人看一眼就能记住,读一遍就能背诵,这是很高的成就。千万不要小看这六行字,经典名篇,流芳百世。经典在何处?其中之一,就是看一眼就会记住,读一遍就能背诵。

第三个方面,教学的起点通常是从学生的自主理解和感受开始的。“多读几遍,尽快把它背下来”,如果我们用理论性的话语来“翻译”这个环节,即学生借助于原有的生活经验和语文能力,自主理解和感受这首诗歌。我们可以把这堂课与王崧舟老师的那堂课联系起来,就会看出教学的起点都是从学生的自主理解和感受。但很显然,教学不能停留在学生原有的理解和经验上,而是要跨越前面讲的落差。

第二个环节:这首诗涉及你、我、云三个方面,假如要画一个三角形,那么这三个方面会画成什么样的三角形呢?这是学习活动。所谓学习活动,是通过这个活动,学生学习、运用某些语文知识,去解决教学点的问题——你、我、云三者之间的关系,或者说,三个意象之间的关联,从而对这首诗的语义有较透彻的理解。郭老师上课的时候,一个学生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宝塔形,“云”在最上端,“你”和“我”在下面,“你”和“我”这两条线画得很短。学生画的这个三角形,表达了他对这首诗传达的意思和意味的理解与感受。郭老师很有教学经验,他没有问这个学生,而是问其他同学:这位同学画的宝塔形,为什么这个“云”画得这么高呢?马上有个男生站起来说:老师,他画得不对。为什么不对呢?他的意思是那个宝塔尖画得还不够高,于是他上来再画了一次,把那个宝塔尖画到了黑板的顶上。郭老师说,其实那个尖还不够高,它要穿破屋顶。也就是说,“云”在很远很远的地方。那么“你”和“我”这两条线为什么画得这么短呢?同学们看出来了:因为两个人挨得很近。你怎么知道这两个人挨得很近呢?在诗的下半段:“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你”的一举一动,“你”的每一个神情,“我”能够清晰地感受到,所以这两个人应该挨得很近。那么,第二个环节的教学点是什么呢?对这首诗涉及的三个方面、三个意象之间关系的理解,开始深入这首诗所传达的意蕴。

第三个环节,给这首诗拟标题。郭老师说:“我给大家复印的这首诗没有标题,我相信同学们凭借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和感受,一定会取一个比作者更精彩的标题。每个小组交流讨论,形成共识,拟出你们小组认为最精彩的标题。”这个班级有九个小组,拟出了九个标题。然后老师请学生在黑板上写出所拟的标题,介绍并解释为什么会拟这个标题。

这是一首朦胧诗,现代诗的一个品种,代表诗人有顾城、舒婷等。所谓朦胧诗,就是看起来大白话一样的诗句,却意蕴无限。意蕴要一层一层地揭示出来,所以郭初阳老师在这里选择的一个学习方式是分小组讨论、拟标题。拟标题的效果就是打开了这首诗的种种侧面。

我们来看学生通过拟标题这个学习活动,学到了哪些语文知识,学会了读一首诗应该看哪些地方。有两组学生拟的标题是《距离》。老师问,为什么你们的标题是“距离”呢?学生讲,刚才画的那个宝塔尖一样的三角形是真实的距离,我们讲的“距离”是心灵的距离。学生看出来了,此时如果在教学中再延展一点,可能会更好些:诗歌的前一段讲的是现实——“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诗歌的后一段讲的是心灵的感受。两段中间有一个空行。诗歌的形式是表达内容的,或者也可以这样讲,文学作品的形式往往就是它的内容。那么现实和心灵的感受之间是什么关系呢?两段中间那一个空行,可以看成是一道鸿沟。这首诗歌,如果两段合并在一起,语义上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差别;其实,差别大了,我相信顾城绝不会同意把两段捏合在一起。因为这里的空行,是他要表达意蕴的关键点:现实和心灵的感受之间,有一道鸿沟,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这是第一组,读出了心灵的距离,现实的距离和心灵的距离,诗歌上下段的强烈反差。

第二组取的标题是《障碍》。老师问,为什么你们这组取“障碍”这个标题呢?学生说:“老师,这两个人有问题。”障碍、阻碍,说明这两个人之间有问题。郭老师显然在备课时作了充分的准备,他问:“这两个人是谁啊?是两个男生,两个女生,还是一个男生、一个女生?”学生猜测:“一个男生、一个女生。”诗中的那个“我”,是男生还是女生啊?那个同学回答得很肯定:“男生。”这就是朦胧诗,不同的人,理解也会不同。老师接着问,那么“我”是一个什么样的男生呢?他不是问这个同学,而是问全体同学。在这里,老师和学生交流讨论的是什么呢?是抒情诗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抒情诗有个抒情主人公的形象,这句话似乎很抽象,但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是可以看出来的。同学们纷纷议论:“我”是一个很细心、很内向、很腼腆的人,等等。他们感受到了这首诗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这就是教学内容,这就是语文知识。读一首抒情诗,要去感受从语义、情调、情味中凸显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接下来有一个小组,取了一个很长的标题。因为学生第一次给诗歌拟标题,所以他们不知道诗歌的标题有哪些讲究,这就是原有的生活经验和语文经验。他们拟的标题是《看起来很近其实很遥远》。虽然题目很长,但是抓住了这首诗的要义。顾城的原诗标题就是《远和近》,远和近的关系,远和近在人生中的那种情味、意味、意蕴。

后面两组拟的标题很有意思。一组拟的是《自然》。老师问,你们为什么会取名“自然”呢?这看起来不搭嘛。我在前面讲过,学生的理解和感受,尤其是对于诗歌,哪怕有的时候看起来很离谱儿,都是基于他们的人生经验和语文经验的。当然,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学生的原有经验,老师在上课的时候要点拨、要引申、要延展,教给学生如何来读诗歌的一些知识——阅读方法和阅读策略。这组学生讲了两个理由:第一个理由,“这首诗看起来很自然”。他说的“自然”,意思是“朴素”,这首诗看起来很自然、很朴素。学生看出了这首诗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对这首诗,很多老师教不好、不会教。为什么呢?因为他所知的关于诗歌的知识,比如,诗歌是精粹的语言,诗歌是词语的舞蹈等,一个都对应不上。而学生凭借朴素的语感一眼就看出了这首诗歌“看起来很朴素”。学生的第二个理由,“猜测这首诗是在大自然中写的”。老师问,你们是怎么知道的?怎么会判断他是在大自然中写的?因为学生没有写诗的经验,或许他们以为写诗像写记叙文一样,写所见所闻。学生描述道:两个人静静地看云而不被打扰,说明这一定是在一个很偏僻的地方。而很偏僻的地方,学生运用他们的生活经验推测,一定是风景很优美的地方,所以学生猜测这首诗是在风景优美的大自然里写就的。请注意学生所说的:两个人静静地看云,不被打扰,大自然,风景很优美的地方。学生描述的是他读诗时所唤起的感性的形象和想象,这其实就是读诗的方法。读诗不是在记文字,而是把诗歌的文字转化成形象来感受,或者借助诗歌的文字、声音、形式,来想象诗人所表达的那种诗情画意。

最后一组拟的标题叫《优美》。好像不太搭,所以老师就问,为什么你们会取名“优美”呢?学生回答的第一个理由:这首诗读起来很优美。这就是语音的感觉,声音和节奏的感觉。如果这首诗歌的教学,面对的是年龄再大一点的初中生或者高中生,老师可能需要展开一点,怎么读出优美?“你”这里停顿还是不停顿?停顿多久?这就是朦胧诗。这首诗没有标点,并不是作者不会用标点,它一定有意味,顾城一定想传达什么,一定想通过没有标点来营造某种情调和意味。第二个理由:这首诗的意境很优美。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主动用一个很准确的术语来表达内心所感受到的,这往往就是较高语文水平的一个表现。我想要强调的是,一方面老师上课的时候要“心中有知识,口中无术语”,通过学习活动让学生去学习和运用语文知识;另一方面,最终学生要形成一些很准确的术语来表达自己阅读的理解和感受。前面讲到诗歌的断行、押韵、形式,其实都是术语。术语某种程度上就是知识。

至此我们讲了课文教学设计的第三个要点,选择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就是帮助学生解决教学点问题或困难的语文知识。学生原来读不懂、理解不了、感受不到,怎么才能让他们能够读懂、理解和感受到呢?请注意,我这里用的“能够”这个词语。“能够”就是学生下一次就会了,学生以后“能够”自主地去理解他们原来理解不了、感受不到的地方。

我建议老师们用下面这个备课模板(见图4):

Image

三个环节,在每一个环节教学点下面,用电报式的语言罗列出相应的知识点:学生要读懂、理解、感受这个教学点,可能需要哪些语文知识,需要学习和运用哪些阅读方法和阅读策略。

四、组织学习活动


我们将上面所讲的课文教学设计的三个要点,汇合如下图:

Image

第四个要点其实前面也讲到了,就是学习活动。学习活动,指在一个学习环节中的学习过程,学生学习和运用相应的语文知识去解决教学点的问题,这样的一个过程就叫学习活动。

为什么要组织学习活动呢?当前的课文教学较普遍地犯有两个错误:一是所谓的“讲课文”,其实是讲教参里的一些结论(答案),教师篡代了学生的阅读主体。二是所谓的“讲知识”,其实是反反复复地用一些“术语”贴标签,如“肖像描写”“细节描写”“对话描写”等,语文知识游离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之外。语文知识,哪怕是适用的语文知识,光靠教师“讲”往往是没有用的。语文知识的学习,需要学生在理解和感受课文教学点的过程中体验,用时下流行的术语说就是“建构”。学习和运用语文知识解决教学点的问题,这一学习活动就是“建构”语文知识的过程。

判断一个学习活动好还是不好,有效或者效果不那么好,标准是什么呢?就是能否学习和运用语文知识,达成教学目标。我评课时会讲,有些老师在课上让学生唱歌、跳舞,我觉得很好。于是有的老师认为专家讲唱歌、跳舞很好,他也回去让学生唱歌、跳舞。我说你这都是在瞎搞啊。那么,同样都在唱歌、跳舞,一个是很好,一个是瞎搞,区别在哪里?判断的基准在哪里?在这里:这个老师让学生唱歌、跳舞,学生对课文中原来不明白的地方,现在有点明白了;课文中学生原来读不懂、感受不到的地方,现在有了较充分的理解和感受,所以很好。那个瞎搞的老师,不知道学生要干什么,不知道学生学会了什么,所以是瞎搞。

学习活动,也叫教学步骤。我们研究了优秀教师的课例,一堂课、一篇课文大概是三个教学环节,而每个教学环节大致有三个教学步骤,即连贯地组织学生进行三项学习活动。我们来复习一下王崧舟老师那堂课。环节一:借助注释,读懂词意。第一个步骤,对照注释,读对并理解难字,读准多音词“风一更,雪一更”。第二个步骤,多读几遍,看看能不能读出一点味道来,读出一点感觉来。第三个步骤,讨论“身在何方?心在哪儿?”。通过这样三个教学步骤,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在学习过程中达到了“读懂词意”这一教学目标。再来看郭初阳老师的那一堂课,最后一个环节“拟标题”,打开这首朦胧诗的种种侧面,加深对这首诗意蕴的理解。步骤一,分小组拟标题,交流讨论;步骤二,各小组在黑板上写标题,然后陈述为什么拟这个标题;步骤三,老师和学生一起展开讨论,在讨论当中学会如何阅读、如何理解一首朦胧诗。

6是供老师们使用的一个备课模板。

Image

请注意,这个模板与“选择教学内容”那个模板有一个很大的差异。选择教学内容那个模板上,教学点下方是电报式的知识点,现在转换成了教学步骤的“学习方式”,也就是学生学习并运用语文知识解决教学点问题的学习活动。学习方式与学习并运用知识点,这两件事情是相互关联的。当前的课文教学较普遍犯的错误,除了前面提到的“搬运教参的结论”“贴知识标签”,还出现了剥离语文知识学习和运用的花哨的“瞎搞活动”。

综上所述,课文教学设计有四个要点:第一个要点,教学目标,教学点;第二个要点,教学点的合理分布,教学环节;第三个要点,教学内容,知识点;第四个要点,学习活动,学习和运用语文知识解决教学点的问题。(见下表)

Image

课文教学是我国语文教学长期以来主要的教学模式,也是在当今,在可预期的将来,语文教学的一个主要样式。我认为,语文教师当前最主要的或者说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基于语文教育研究者和语文教育研究者共同体所达成的一些共识,按照我们已经知晓的一些教学原理,去做好大班额课堂教学,做好课文教学。在此基础上,在此前提下,再去探讨、实践、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一些新兴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比如单元教学、基于项目的学习等。

【本文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组织的公益直播讲课录音整理稿。承蒙李利老师将直播录音悉心转制为讲稿文字,特此感谢!】

王荣生:上海师范大学

[本文原载于《语文建设》2020年10月(上半月)]
(微信编辑:徐南;校对:张兰)

END





Imag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