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兵到西藏至今已有51年,美好的往事像春天绽放的花香

 雪域老兵吧 2021-04-27

总第317-2期:雪域老兵吧,欢迎战友回家!


作者简介: 

李先和 197012月入伍到西藏陆军52师步兵第155团五连任战士,72年任连队文书,76年任排长,78年任政治处干事,82年任团政治处组织股副营职干事、股长等职务,86年转业到安徽省霍邱县工作,现已退休在家赋闲。

艰辛助前行

李先和

遥想峥嵘岁月,皆为逐梦前行。开天辟地,纵观世界,真正被公认有作为的帅将,哪一个不是从艰难险阻中走过来?艰辛,在我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中无处不在。艰辛,对人的一生未必是坏事,那就看你是如何对待它?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艰苦卓绝,百炼成钢。“不经一番彻骨寒,哪来梅花扑鼻香”。想出彩,就要经历一番痛苦地蛰伏。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少年忙碌。16岁前,姊妹5人,后来又来个弟弟,我姊妹6人。在十一岁时,我在村部上了学,每学期包括书本费只花二块多钱。上学期间,家住的三间土坏茅草房东倒西歪,每逢到刮风下雨时,全家人心惊胆战、害怕造成自然灾害;家里经济生活困难,经常出现青黄不接、寅吃卯粮的困境;姊妹多,我是老大,有时在家照看妹妹,或给生产队放猪,或给生产队干活,或在队里当小会计(記工分),或在家里放鹅养羊养猪,或上学的往返路上打猪菜、或上学担几十斤稻谷到就近地方打米……上学、干活、照看妹妹、忙家务,断断续续,马马虎虎,“不务正业”——实际就是半耕半读,终因家里经济生活困难而辍学,总共上了不到四年的小学。现在的文化基础都是我在部队自学的。穷人家的孩子,再苦再累也会任劳任怨的。   

踏上雪域高原之路。197012月,16岁、体重不到一百斤的我,积极要求参军。当时,大队书记和接兵首长对我说,你岁数小又是家里的独子,等下年再去吧?我雄心壮志,痴心不改,坚决要到西藏部队当兵。如愿以偿,我们一行七名兵在大队领导的热情欢送下,锣鼓喧天,高兴彩烈地到孟集区集中后淌水过城东湖,经霍邱县城坐敞篷汽车至合肥,又坐闷罐火车(吃喝拉撒睡全在车上)到四川省彭山县青龙场集中军训了三个月,再坐闷罐火车到西宁,当下火车还没回过神来,只听带兵首长一声:向右转——跑步走的口令:大伙还没回过神背着被包沿着城区公路,进行了两个多小时的负重长跑淘汰赛——是骡子是马牵出来溜溜,把大家累得汗流浃背、东倒西歪、前倒后仰地张着嘴巴直流口水、喘粗气。这是带兵首长蓄意制造“坏招”修理新兵的:把远远甩在后面掉队的,进行了重新体检,将有病不能进藏的作了另行安排;对身体合格、能进藏的就地休整了两天,又坐解放牌大篷车,踏上唐僧去西天取经的天路——向祖国的西南边陲的雪域高原进发:每天早晨,大伙快速地打好被包登上“大篷车”,按照“全安第一,服从指挥”要求,脸朝着脸,肩并着肩,背靠着背,脚对脚,彼此能感觉心跳,像石榴籽、柿饼似的挤坐在自己的被包上,困了打个盹,醒了喝口水、大眼瞪小眼、偶尔逗逗乐——聊聊天,一路行军一路“嘹亮歌声”时而在高山峡谷中回荡,每隔二三个小时下车放松、大小便;每天早中晚,到兵站按照带兵首长的要求,大家把“为革命吃饭,为活着吃饭”作为一项重要硬性任务来完成:那时的兵站比现在条件还要差,有时只能吃上半生不熟、冷凉的饭菜,有时因僧多饭少吃不饱,有时饥不择食而狼吞虎咽,有时因盛饭舀汤不注意竟然把戴的毛皮帽挤掉进了面条、菜汤盆里,尴尬的场面弄得大家哭笑不得,有时自己不想吃领导硬要你坚持吃不可;每天晚上,到兵站下车,大家像被如来佛压在五行山500多年、刚蹦出来孙悟空似的——口、鼻、眼、耳至全身塞满了泥沙,跟从灰堆里刨出来的“泥塑人”没有什么两样,到兵站没有热水就用冷水将就洗洗,然后走进门窗透风、沙尘飞舞、冷飕飕的兵站客房,解开自己被包打通铺,有时因兴奋或许做个“美梦”,有时因困倦了蒙头盖脸地睡个囫囵觉,有时因山高寒冷或缺氧或头疼脑热,那只能委屈你凑合地缩在被窝里当一夜“团长”了。

这“难熬的旅游”,我们坚持坐了半个多月蜗牛似前行的汽车——穿越了青藏公路纳赤台、五道梁,目睹了孙悟空降妖缚怪的通天河;攀登了兔子不去、老鹰不飞、6千多米海拔、长江发源地的唐古拉山;行驶了沱沱河、羊八井;途经了千里冰封、茫茫雪海、高山峻岭、林海峡谷、悬崖峭壁;征服了风沙弥漫、严寒缺氧、万丈深渊,仿佛走了一回訚王殿,最终安全地到了目的地——拉萨城。那时坑洼不平、道路艰险的砂石青藏公路,哪能比得上现在柏油路,那时的沿途各兵站的服务设施更比不上现在的条件。就是这些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兵蛋,不畏高山缺氧、风雪严寒、道路艰险,克服了嘴唇、鼻孔、脸颊干裂、脱皮、结痂、流血,留下的蝴蝶斑、“高原红”等高原反应,有的甚至患上了终身高原疾病,走过了《西游记》中唐僧去西天取经经历九九八十一劫难之路。这是一次前进与后退、生与死的严峻考验。它是终身难忘的。进藏的一路,的确受了不少苦和累,但作为适龄青年,生活在祖国的怀抱,当祖国需要之际,理应为国家担当分忧,守卫好西南边疆。哇塞,当走进拉萨城,看到威武壮观、金光辉煌、妖娆壮美、景色宜人、万里山川尽朝晖的世界文化遗产的布达拉宫、大昭寺、罗布林卡、和整个城区一片欢乐祥和的景象,以及藏汉民族积极向上,齐心协力建设新西藏的精神风貌,顿时我的心情豁然开朗,心旷神怡,更是欣慰满满。  
 
雪域高原,平均海拔4500米,紫外线强烈,可将人脸、手肘晒得脱掉几层皮,由红变紫的西藏特产——“高原红”;官兵常年只能吃上各种压缩干菜、罐头,若能吃上一盘新鲜蔬菜真是稀奇了不得,特别是冬天里能吃上一顿新鲜蔬菜,那好比吃了一顿美味佳肴的大餐;交通不发达,一封航空信要得三四个星期才能收到,诠释了家书抵万金,环境条件太差,正常人都难以生活,更何况是身体不好的人?西藏被一度认为是“世界上最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区域。这可不是吓唬你!就是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部队的官兵:不仅要适应西藏环境,爬冰卧雪,进行高难度的军事训练,严阵以待,保卫好祖国的边疆,而且还要积极帮助当地发展工农牧业生产,维护社会稳定,建设好西藏的任务。19717月,我分配到西藏军区陆军五十二师步兵第一五五团五连五班刚三个月,西藏军区要在羊八井组织一次远火、地导、特战、电抗、工化等兵种力量,组成联合战斗群,对目标实施立体拔点的步兵实兵实弹加强连进攻演习,并指定我们连作为主攻连。我像只刚出巢的小鸟走入草地,对身边的一切很茫然。

我年龄小,身体弱,体力差,在极度缺氧环境下(当地的含氧量只有内陆的50%),又要参加规模这样大的实兵实弹演习,身体能吃得消?演习前,进行了两个星期的观摩演练:白天,像《南征北战》抢占摩天岒似的,全副武装并携带配备的枪支、子弹、手榴弹、爆破筒、锹、镐等器械,不是冒着风雨交加就是顶着强烈的紫外线照射,在5000米海拔的高山上,每天要完成两次上下山、走四十多里荆棘的山路:冒着“敌人”狂轰滥炸”的炮火(配置协同的各种榴弹炮、高射炮、火箭炮、反坦克炮、加农炮、迫击炮),利用地形地物隐蔽地穿插、抢占前沿阵地、卧倒、低姿匍匐前进、土功作业、构筑掩体、实施消灭敌人的主要火力点、有效打击敌人的有生力量、跃出战豪、冲锋、投弹、射击、刺杀、追击逃跑之敌等单兵战术动作。在演练中,时尔听到头顶上空各种炮弹呼啸而下的爆炸声,炸得身边土石乱飞,有的险些被误伤(据说实兵实弹演习允许伤亡人员3‰);夜间,风雨雪更加肆无忌惮、睡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山坳帐篷里,不时地听到林海、峡谷深处的猴、狗熊、牦牛的嚎啸声,于狼嚎鬼叫没有什么两样,让人胆战心惊,好不容易入睡,又有人推搡起来站岗放哨,凛冽的狂风撕扯着衣衫,裹紧皮大衣缩着身子,雨雪击打着脸庞似刀割,感觉耳朵就要被风刮掉了,双手被冻得像火腿肠,两腿冻得硬邦邦直立不弯,英姿的身体冻得似冰雕,一个小时的卫兵站岗,不知什么时候才能焐热入睡。此时,如果官兵渴了能喝上一杯暖暖的热茶,累了能洗个爽爽的热水澡,冷了能有火炉烤烤,困了能睡上个安稳觉,嘴馋了能来份海鲜大咖那是什么滋味?这些,对西藏大兵来说是可望不可及的天方夜谭!这样的苦累,对瘦弱身体的我能“吃得消”?我毅然坚持——再坚持,直到两条腿像灌铅一样沉,不听自己使唤,迈不出去,张着嘴流口水、喘粗气。战地黄花,金戈铁马,决不能倒下,豁出去也要冲上山顶,与“敌人”拼到底,歼灭逃窜之“敌”。由于表现突出,我光荣地加入了共青团组织,并被评为共青团步兵第一五五团工作委员会唯一的一名战士委员,同时还介绍了个人先进事迹。雪域高原虽苦犹甜。 

野营拉练是部队军事训练的常态,更是西藏部队高强度军训的必修课。每年冬季的野营拉练,连队官兵全副武装,携带锅碗瓢盆和足够的主副食品、枪支弹药、仗棚等必备的器械,每人载重五六十斤,从驻地八一镇永久沟出发至米林县的南伊沟,或至工布江达县的巴河桥,或至波密县的札木,往返行程1000里,时间半个月,途中还要完成每天三顿饭的散烟灶野炊、搭仗棚宿营、利用地形地物、荫蔽接近“敌”人、抢占制高点、防空演习、围追堵截歼灭“敌人”的战术训练。高寒缺氧的冬季野营拉练,对每位西藏官兵来说是何等的艰苦?197311月,我和全连官兵野营拉练返回至工布江达县的巴河桥正值夜晚,边行军边对空射击、按方位角搜索目标等的战术训练。像飞夺泸定桥似的一夜急行军140里路,到了连队驻地,一个个累得快昏过去了,肚子饿了也顾不上吃饭,合衣便倒到床上呼呼大睡像狗熊。  

 

辛勤的劳动和汗水,不仅能改变客观的环境,而且能创造出丰富多彩的财富和美好的未来。1973年,连队由拉萨市移防到林芝县布久沟,那里是一片原始深山老林,荒无人烟的夹皮沟,按照上级领导指定的地点,连队在这里“安营扎寨”,官兵急忙下车搬行李,就地搭帐篷,支锅燎灶。第二天,全连干部战士齐上阵,就地取材,上山伐木、砍竹子、搭架子、编篱笆、活泥糊笆墙,用牛毛粘作棚顶——没有房子住自己盖,大家起早贪黑硬是盖起了一排排宽敞适用的简易营房,作为新家。后来,连队还开山炸石批石块为团部兴建了弹药、军需、装备库房;随后,又与其他连队一道,为团首长、司、政、后机关兴建了办公室、宿舍和团部大礼堂及团部大院的围墙。干部战士为了“打牙祭”、改善伙食,自己开荒种菜,自己喂养生猪;想吃“山珍海味”了,大家经常上山采摘很多纯天然野生的松菇、木耳、银耳、猴头菌、竹笋;想吃鱼,大伙到河的下水口拦截鱼网,再到河的上水口用石块猛击撵鱼,一会儿功夫就能逮到几十斤;想把猪养得膘肥体壮、长的快些,干部战士经常上山捡青冈树籽作饲料;自己开荒地、栽植、施肥20多亩地的苹果树,保证了干部战士每年都能吃上比东北、朝鲜的红富士还要甘甜可口的西藏苹果……经过官兵辛勤地付出,原来“夹皮沟”的布久沟,现在竟然是一座威严的“桥头堡”、迷人的“花果山”、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在那激情燃烧的岁月里,心里装的只有“以西藏为家”、“以部队为家”、“以苦为荣”、“以苦为乐”的誓言。在永久沟的“苦乐”歌我是亲历者。   

19839月,我的假期到了,团领导为了兼顾工作休假两不误,安排由我负责和团司令部参谋赖家发一起担负三件事:一是押送由重庆汽车17团的26辆汽车负责运输我团转业干部毛箱(行李),自林芝八一永久沟出发经川藏公路到成都火车站。“千山万壑路漫漫,悬崖绝壁行车难”。318川藏南线怒江天路“72拐”,崎岖坎坷,海拔4658米的业拉山公路,是一条死亡之路。在押送全团转业干部毛箱,路经此山时,我所坐的汽车在转弯错车时,要不是福大命大造化大的我和开车连长的技能好,险些就从悬崖峭壁掉进了万丈深渊的山壑。高路入云端,险处不须看。每到一处风口浪尖的山腰险段,都能看到山下七横八竖的各种汽车残骸,听到惨不忍睹的事故发生传说,每公里就有一战士长眠在这里,致残的更多,凄惨惨,一目目,真切切,让人止不住心酸——难受——想哭,好在出了一身冷汗,有惊无险,闯过了“老虎嘴”、“鬼门关”。路过的天堑二郎山不但路险,而且真奇妙——上山时艳阳高照,下山时大雨倾盆,上下两重天。数不尽的险恶路,我们无畏地走过,终于安全无误地把转业干部的毛箱全部送到了成都火车站,圆满地完成了任务。二是到陕西负责处理团82炮连一名战士,因误喝一枝蒿泡的酒而致命的后事。人心都是肉长的,将心比心,这“扎心”的事放在谁的身上都不好受。我们到陕西咸阳,一边想方设法安抚去世者的父母家人,一边急忙联系当地有关部门积极配合,按规定要求及时妥善处理了问题。三是休假。随后,我在宝鸡买了张休假回家的火车票。那时,想在宝鸡买一张至蚌埠有座位的火车票真是难,就更不用说买卧铺票了。我自宝鸡上火车,整个车箱里不但没座位,就连过道、车门、座位的上下左右、厕所的里外、不分男女老少、七横八竖拥挤得满满的不是行李货物就是人,人们被挤得像柿饼似的,要扭动身体、移动半步缓解一下疲劳都非常困难。每节车箱像条撑破肚子的大蟒蛇似的。车箱里充斥着拥挤不堪和难以忍受的弥漫汗臭味,车上的人渴了、饿了、困了、累了,只能忍受——再忍受——期盼有下车的,缓解拥挤现状,可是一直有增无减!在车上,我像董存瑞手举炸药包的样子——挺立身体、吊坠式、举握扶手整整两天两夜。到蚌埠下车时,我真的受不了,两昼夜没有吃上一顿象样的饭菜,整个身体散了架:两腿浮肿得像付子、头晕、恶心呕吐,为了缓解疲劳,恢复身体,急忙就近找了一家旅馆了住一夜,第二天又坐了四个小时的颠簸汽车才到霍邱——我的家。这些苦、累、险,不诉说,谁知晓?原来休假出行和现在没法比。现在私家车、飞机、高铁任你选,提着行李说走就走,何等的快捷方便!

19861月,我从西藏部队转业到霍邱县烟草专卖局工作。烟草局刚从糖酒公司分划分时,大部分人员经筛选的“残兵败将”,单位穷得叮当响:办公室、卷烟仓库、桌椅板凳都是租赁的,环境条件差。我被安置在人秘干事岗位上,决心发扬好部队的光荣传统和老西藏精神,保持“兵”的本色,勇于担当,只要哪里工作有“缺口”就往哪里上,既是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促进卷烟销售的“快手”,又是规范烟草专卖市场管理的“狙击手”。一人兼管三四项工作,经常不分昼夜、严寒酷暑,开展市场、门点、路堵等方法,坚守烟草专卖阵地,严肃查处不法烟贩,并忍受着不法烟贩的污辱和欧打。19959月,我带领县检察院、公安局和烟草局一行26名的有关人员,分组在姚李镇进行烟草专卖市场管理,净化经营秩序,正当在该镇街道检查没收一家饭店违法贩卖假冒“龙泉”香烟时,突然从屋里蹿出一名大汉,手持菜刀气势汹汹地向市场管理人员砍去,说时迟那时快,顾不得多想,我奋不顾身的从侧面迅速上前,紧紧地握住行凶者的手臂将其制服。不仅避免了一场不该发生的恶性事件,而且净化了市场,维护了烟草专卖管理的权威。27年来,我在烟草专卖管理的工作中,像类似情况的发生是常有的事。

几十年的工作、学习、生活,我是一路从艰辛中走来。艰辛,是人生前进的推助器。人生中的艰辛,好比是百花生长的肥沃土壤和充沛的阳光雨露,没有它就不能使其茁壮成长、美丽灿烂、结出丰硕的果实。它锻炼了我的坚强意志,工作不辱使命,为家庭、社会担当氛围,逐梦青春。春华秋实。这辈子,在部队先后加入了党,提了干至营职;1986年,转业到霍邱县重开张,另起头,从办事员至正科级退休,在国家、省、市级报、刊、台、网上发表通讯、消息、论文、杂谈、散文多篇、50万字,撰写事迹材料、汇报、总结200多份,被西藏军区、成都军区多次转发,其中四连战士郑登书的事迹材料先后被《西藏日报》、西藏军区、成都军区采用刊发、团中央评为”新长征突击手”,团长许仁庭的《刻苦学习是指挥员成才之路》的事迹材料,先后被《解放军报》(头版)、西藏广播电台(长篇通讯)、西藏军区、成都军区采用刊发,多次得奖。上述只是一生艰辛的缩影。亲朋好友都说我事业有成,人生璀璨。我说自己是:一头只吃草会耕地种田的拓荒孺子牛。一番番春秋冬夏,一场场酸甜苦辣。人生旅途,实属不易,且行且珍惜。为部队、烟草行业和社会建设做贡献,我无怨无愧,并感到无尚光荣和自豪!

1970年入伍到西藏部队至今已有51年的我这奔70的人,对一生所经历有意义的往事总是像春天绽放美丽花香一样经常在心头萦绕,于是我就用拙笔将它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本文插图均来自网络

致敬 雪域老兵

热烈庆祝

“雪域老兵吧”负责人之一马玉荣

新书《兵车西行》出版

点击下方图片即可购买

喜欢一个作家,就读他的书
这是走进一个作家的最好途径

雪域老兵吧,欢迎战友回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