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处理图片的一些心得

 新用户76376717 2021-04-27

近日,本人贴了两个系列的解剖图片,受到大家欢迎,应有些战友的要求班门弄斧谈些处理图片的心得。
第一个问题,选择图片:
美国图论学者说千言万语不及一张图表,诚如是。
目前市面上的图谱多起来了,确实是好事情,不过质量有好坏,需要仔细挑选。本人常到图书馆里借这类图书,注意不要光借耳鼻喉科的,相关学科的图谱有些图片从另一个角度观察更有启发性,比方说口腔颌面外科,眼科、整形外科等等。那张“硬喉压扁软咽漏斗”的图片便是从康复之类的书中扫描下来的。看到好的图片我就夹一张门诊挂号单,积累多了一齐处理。
超星的图书也是扫描版,有不少图谱已经制作好了,可惜一方面不够新,另一方面当作书本看还可以,如果要做幻灯还要修改,而且有些分辨率不够,在小屏幕上看可以,但是投影出来清晰度差,这我上过当,请大家注意。当然能够捡现成的最好!


第二个问题,如何吃?
也就是说如何输入,使用扫描仪还是数码相机?
两者各有优点,数码相机的优点是速度快,一般来说一刻钟我起码可以拍50张,拍的时候注意还是禁用闪光灯,图谱纸张反光强,会有高光点,不好处理,晴朗的日光下用400~500万像素的相机拍摄不用动太大的脑筋,全自动就可以了。不过拍出来的照片黑、有扭曲,主要是纸张不能放平,镜头摆的不准,可以用夹子夹紧书页,尽量正面取景,有时还是难以避免,没有关系,如下图:

(缩略图,点击图片链接看原图)


如果是这样就给别人看太丢人了,其实几分钟就可以搞定,大家可以看看最终结果,这张图可以下载使用的,我就不贴到“解剖彩图”那一贴中了!
面神经及其分支示意图:

(缩略图,点击图片链接看原图)


处理方法:
1.先裁切去不要的边缘:

(缩略图,点击图片链接看原图)


2.选中变形的图片,编辑-变换-斜切,调整定位块,根据图中原有的水平或垂直参照物恢复图象原貌。这时候不能用量尺瞄准水平先后旋转任意角度的方法。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width=640 height=480 title="Click to view full 2.jpg (800 X 600)" border=0 align=absmiddle>


3.这不,变正了吧!
下面是净化,千万不要用橡皮擦一点点地擦!当然有时候也是必要的。
编辑——调整——色阶,上面有三个滴管(黑、灰、白场),分别对应图中应该为黑、灰、白的地方。在你认为应该是白的地方用白滴管点一下,图片立刻漂白,如果还有些黑痣等色素,再用白滴管切除,怎么样,气死杰克逊吧!用自动色阶机器太笨,不会漂的这样白,你可以试试。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width=640 height=480 title="Click to view full 3.jpg (800 X 600)" border=0 align=absmiddle>


再选黑场,图中我选了黑色的指示线。我建议白场、黑场分两步走,做错了可以方便的返回,好像慢了,实际保险。
我喜欢用曲线工具,初学还是色阶比较好理解。我用的是Photoshop CS其他版本差不多的。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width=640 height=480 title="Click to view full 4.jpg (800 X 600)" border=0 align=absmiddle>


如果图片太暗或太亮,还可以调灰场,别用灰滴管去选,看到上面的直方图下有三个三角吧,也分别对应黑、灰、白场,可以用鼠标拖,调整图像的灰场,这样比较好!
实际上真的做还有不少窍门,这就牵扯到选区、历史纪录、颜色等等比较复杂一些的技术了。
无论如何,对比前后的图片,不能不说:“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


其实做色阶时,图与文字两者完全不一样,分开做最好,这种解剖图用磁性套索选中就可以了。


扫描仪输入图片优点是不会变形,分辨率高,不过速度太慢,另外并不是分辨率越高越好,有时候连纸张上的纹路印刷的色素点也扫了进去,那时候就必须用去斑滤镜处理一下了,否则不好看。
另一个缺点是书籍如果太厚,有时候边缘部分会扫得不太清楚,当然CCD扫描仪有一定的景深还可以,CIS对于这种情况就比较差一点了。
再者扫描仪体积比较大,搬运使用起来不是很方便。


我有更简单的方法,不知是否可加分
如果原本是白色的,扫描出来却有了色彩,一般是两个问题:
1、整个图象的色彩或明暗发生偏移,所以用PS调整下LEVEL与色彩平衡,往往能还原成白色背景。
2、放的不平,导致部分地方扫描出来有了色彩或杂纹。
用photoshop打开你要处理的图,右击橡皮,点魔术橡皮擦工具,在图的上方有容差,把此内的值改的小一点,比如20(不然会把图中的其它颜色也擦掉),把不透明度改的大一点,例如95%,选择临近和所有图,点击图中空白的背景,系统自动会把与此点相连的全部色擦掉,以此处理其它的地方,十分方便。注意,当擦完后会显示为马赛克,可先保存再用其它的工具打开,背景也是白的。
对PS不熟悉的人可能要注意下,橡皮不是PS的缺省橡皮,在英文版里缺省橡皮叫 eraser tool,是魔术去除橡皮,英文版中叫magic eraser tool,要在工具箱的橡皮图标上使劲按一下,然后在出来的选择中才有(以PS 7.0为参照)。


实际上我主要介绍的就是第一种方法的具体操作。lever(色阶)就是这样调的。直接调滑块与用吸管原理一致,只不过用吸管操作简单些,有参照标准,不会过度或不足。
第二种方法实际上与我后面说的选区的问题是一致的。用魔术象皮擦实际上是用魔棒,在图片色彩大片时比较有用,在有些时候比方说有对比清晰的便捷的时候还是用魔术套索方便,更加精细的方法就是用通道加上蒙板了。抠图在图像处理中一般是最吃力的工作了吧!


另外提醒大家一句,快刀战友提到的“马赛克”是透明背景的形象说法,如果存为JPG格式,由于该格式不支持透明背景,所以输出后背景是白的,如果存为psd或者gig格式,大概用其他软件看背景还是透明的。如果想要背景色,加一个就行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