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遵生八笺》•清修妙论笺(下卷)5

 钟家台 2021-04-27


古人云:“会做快活人,凡事莫生事;会做快活人,省事莫惹事;会做快活人,大事化小事;会做快活人,小事化无事。”

又云:“忍是心之宝,不忍身之殃。舌柔常在口,齿折只因刚。思量一忍字,真是快活方。片时不能忍,烦恼日月长。”

又曰:“木有所养,则根本固而枝叶茂,梁栋之材成。水有所养,则泉源壮而流派长,灌溉之利溥。人有所养,则心神安而识见达,修道之事成。”

《真诰》曰:“镜以照面,智以照心。镜明则尘垢不染,智明则邪恶不生。”

《虚皇经》曰:“财为患之本,聚财为聚业。财为爱欲根,能招一切罪,若以财非财,始可入道境。”

又曰:“汝知见世因缘,则知宿世因缘;汝修见世因缘,则知来世因缘。一气无偏倚,所种还自生。植此荆棘根,如何望乔林?”

又云:“慈悲之力,最为广大,能化一切,能服一切。恶者无与争,暴者无与抗,所向无与敌,是为广大无边。”

又曰:“口无是非言,心无人我相,身不受染着,方契无为道。众生俱幻化,堕彼色相因。须知乐是苦,一念了无为。”

《仙经》云:“专精养神,不为物杂谓之清;反神复气,安而不动谓之静。制念以定志,静身以安神,保气以存精。思虑兼忘,冥想内视,则身神并一。身神并一,则近真矣。”

《延命禄》曰:“五谷充肌体而不能益寿,百药疗疾延年而不能甘口。充肌甘口者,俗人之所珍;若口延年者,道士之所宝。”

《禁忌篇》曰:“善摄生者,卧起有四时之早晚,兴居有至和之常制。筋骨有偃仰之方,闲邪有吞吐之术。流行营卫有补泻之法,节宣劳逸有予夺之要。忍怒以养阴气,抑喜以养阳气,然后先将草木以救亏缺,服金丹以定不穷。养性之道,尽于此矣。”

《列子》曰:“少不勤行,壮不竞时,长而安贫,老而寡欲,闲心劳形,养生之方也。”

《太平御览》曰:“道者,气也,宝气则道长存;秘者,精也,宝精则神长生。精者,血脉之川流,守骨之灵神,精去则骨枯,骨枯则死矣。是以为道者务宝其精。”

《庄子》曰:“圣人休休焉则平易矣,平易则恬淡矣。平易恬淡,则忧思不能入,邪气不能袭,故其德全而神不亏。”

又曰:“养志者忘形,养形者忘利,致道者忘心。”

《真诰》曰:“衰年体羸,多为风寒所乘,当深颐养,晏此无事,上味玄元,栖守绛津,体寂至道,心存内观,屏彼万累,荡濯他念,乃始近其门户耳。若忧累多端,人事未省,虽复憩灵空洞,存心淡泊,缠绵亦弗能达也。”

《玄关秘论》曰:“无心于事,则无事于心。故心静生慧,心动生昏。”

《仙经》曰:“子欲长生,当由所生之门,游处得中,进退得所,动静以法,去留以度,可以延命而愈疾矣。”

《本草总篇》曰:“摄生之道,莫若守中,守中则无过与不及之害。《经》曰:春秋冬夏,四时阴阳,生病起于过用。盖不适其性而强,云为逐强,处即病生。五脏受气,盖有常分,用之过耗,是以病生。善养生者,既无过耗之弊,又能保守真元,何患乎外邪所中也?故善服药不若善保养,不善保养不若善服药。世有不善保养又不善服药,仓卒病生,而归咎于神天。噫,是亦未尝思也,可不谨欤!”

又曰:“未闻道者,放逸其心,逆于生乐,以精神徇知巧,以忧畏徇得失,以劳苦徇礼节,以身命徇利财。四徇不置,心为之病矣。极力劳形,躁暴气逆,当风纵酒,食嗜辛咸,肝为之病矣。饮食生冷,温凉失度,久坐久卧,大饱大饥,脾为之病矣。呼叫过常,辩争陪答,冒犯寒暄,恣食咸苦,肺为之病矣。久坐湿地,强力入水,纵欲劳形,三田漏溢,肾为之病矣。五病既作,故未老而羸,未羸而病,病至则重,重则必毙。呜呼!是皆弗思而自取之也,卫生之士,须谨此五者,可致终身无苦。《经》曰:不治已病治未病。正为此矣。”

《吕氏春秋》曰:“凡生之长也,顺之也,使生不顺者,欲也,故圣人必先适欲。适,节也。室大则多阴,台高则多阳,多阴则蹶,多阳则痿。蹶者,逆寒疾也,痿躄不能行,此阴阳不适之患也。是故先王不处大室,不为高台,味不众珍,春不辉热。热则理塞,脉则闭结,理塞则气不达;味众珍则胃充,胃充则中大懑,中大懑则气不达。以此求长生,其可得乎?”

《三因极一方》曰:“夫人禀天地阴阳而生者,盖天有六气,人有三阴三阳而上奉之;地有五行,人有五脏五腑而下应之。于是资生皮肉、筋骨、精髓、血脉、四肢、九窍、毛发、齿牙、唇舌,总而成体。外则气血循环,流注经络,喜伤六淫。内则精神魂魄志意思,喜伤七情。六淫者,寒、暑、燥、湿、风、热是也。七情者,喜、怒、忧、思、悲、恐、惊是也。若持获得宜,怡然安泰。役冒非理,百痾生焉。”

崔公《入药镜》曰:“物之最灵,惟其人也。身者,乃神化之本。精于人也,若水浮航;气于人也,如风扬尘;神于人也,似野马聚空。水涸则航止,风息则尘静,野马散而大空长有。精能固物,气能盛物,精气神三者,心可不动。其变化也,外忘其形,内养其神,是谓登真之路。嗜欲纵乎心,孰能久去?哀乐伤乎志,孰能久忘?思虑役乎神,孰能久无?利禄劳乎身,孰能久舍?五味败乎精,孰能久节?酒醴乱乎情,孰能久绝?食佳肴,饮旨酒,顾以姝丽,听以淫声,虽精气强而反祸于身,耳目快而致乱于神,有百端之败道,以一介而希真,安有养身之验耳。夫学道者,外则意不逐物而移,内则意不随心而乱,湛然保于虚寂,造乎清凈之域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