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季野钓,水温多少度,才是最适合钓草鱼的温度

 鲶鱼上画壁 2021-04-27

入春一来,气温不断回升,不仅地上、树上开始见绿,水中也不甘寂寞,也是绿意盎然,鱼也开始活跃起来,而钓友们也在琢磨,春季野钓,到底水温到了多少度,才能钓草鱼呢?按理说,水温只要超过10度,就会开口觅食,但是在实战中却发现,水温到15度时,草鱼的鱼口才会活跃起来,但是,气温和水温之间影响因素有很多,并不是说气温多少度,水温就一定是多少度。要想确定出钓当天的气温,适不适合草鱼开口,就必须从三个角度去分析这个问题,分别是草鱼的习性,气温、地温对水温的影响,水温、地温对植物的影响。                                                                         

图片

一、草鱼的习性

草鱼对水温的需求不算高,理论上,水温10度以上,就会开口觅食,水温达到22度,草鱼的活性最活跃,摄食欲望最为强烈。

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草鱼是一种中大体型的群栖鱼,对食物的需求非常大,水温低,草鱼的活性差,脂肪消耗极小,所以食口欲望也一般。

图片

二、气温、地温对水温的影响

气温是表示空气冷热程度的物理参数,天气预报中说的气温,是指在野外,空气流通,没有被太阳直晒的情况下,所测定的物理温度。

地温,地温是大气与土地结合部分的温度,其中地表的温度,称为裸地地温,地表以下的温度,称为地中温度,气象部门一般分别测定地表以下5厘米、10厘米、20厘米、40厘米、80厘米、160厘米、320厘米等不同深度、不同时间段的温度。

之所以要明确这两个物理概念,是因为水温之所以会变化,正是因为气温、地温以及太阳直晒的影响。

图片

其中,地温影响水域底层温度,气温和太阳直晒影响水域的中上层温度,当然,我们不是专业的气象专家,只需要大致了解这个概念即可。

大体上,我们可以套用这样一个公式,气温和地温之间相差5~10度,这是因为气体的密度小,热容比小,所以气温的升降区间值非常大。

同样,因为土壤的平均密度比水的密度值高,所以土地的热容比比水要高,简单点说,地温升降不会像气温区间值那么高,温度变化区间极小。

图片

同时,水温受地温的影响很大,地温越高,水温越高,但是,因为决定地温的因素很多,如太阳照晒、地核岩浆温度、地下烃类物质活动等等。

我们不需要了解这些复杂的知识,只需要大致了解,冬季、春季,地温对水温施加的影响最小,夏季、秋季,地温对水温施加的影响最大。

图片

三、水温、地温对植物的影响

开篇就说了,草鱼这一鱼种,体型偏大,又是群栖,所以对食物的需求总量非常大,而草鱼主要的食物,就是水中的水草。

入春之后,地温回升,水温也随之回升,水中的植物也开始复苏,但是,水温10~15度,也仅仅是刚刚满足水草、水藻生长的温度。

图片

以芦苇举例,地温、水温达到5度,芦苇开始出芽,在水温、地温15度之前,生长极为缓慢,水温、地温超过15度,芦苇的生长速度开始加速,水温、地温到了20~25度,这是最适合芦苇的生长温度。

对照这个温度,我们会发现,正好是三月底、四月初,地温和水温的平均值,达到了15度左右,换而言之,水温15度左右,水草、水藻的生长开始加速,正好能满足草鱼因为水温升高,而随之高涨的进食需求。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虽然理论上,水温达到10度,草鱼就会因为生理原因开始摄食,但是,在野外水域,因为地温、水温、气温的诸多影响,水域中的水草、水藻数量,都无法满足草鱼的摄食需求。

图片

只有当水温达到了15度,水草、水藻的生长速度,水温对草鱼活性的影响,才能算是比较合适的,当然,这个结论,也仅仅是一个参照,南北方差异比较大,不同水域的植被情况差异也非常大,以此为参照尚可,具体情况,还是要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对待。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