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肖培东 | 巧借旁批教学统编九年级下册自读课文《溜索》

 政博 2021-04-27

图片

 

对比感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九年级下册的一篇小说,题目叫?

生(齐读):《溜索》。

师:阿城的《溜索》。同学们都看过课文了吗?(生答“看过了”)那么,根据老师刚才的提示,大家看一看,这个单元前两篇小说都是以什么做题目的?

生1:《孔乙己》《变色龙》都是以小说中的人物作为题目的。

师:如果我们也以《溜索》中的人物来给《溜索》这篇文章重新取题,你觉得可以用文中哪个人物做标题呢?(学生思考)你能来跟大家谈谈,小说《溜索》都写了哪些人?

生2:首领。

师:嗯,有一个人是首领,名字不知道。除了首领之外,还有哪些人?

生4:还写了汉子们。

师:汉子们,你加了一个“们”字,说明这样的马帮汉子——

生(齐):很多。

师:还有一个是谁?溜索过程中最胆小的是谁?

生5:是作者。

师:有不同意见的吗?

生6:不是作者,是小说中的“我”。

师:小说是用第一人称叙述的。“我”叫什么名字?

生6:也没有名字。

师:对啊,没有名字,就是文中的“我”,不是作者。小说中的“我”不等于作者。如果从首领、汉子们还有“我”等人物中找出个人来做小说的标题,你会找谁呢?你来说。

生7:首领!

师:支持“首领”的请举手。(多数学生举手)大部分同学都支持“首领”。我和你们一样,刚开始的时候,我也马上想到了首领,他给人的印象太深刻了。(有学生说“很英雄”)那这篇文章,就叫做《首领》或者《英雄的首领》?联系这篇小说,你觉得这个标题行吗?

生8:我觉得不行,感觉很奇怪。溜索队伍的首领,这首领究竟是指哪个首领,好像没有说清楚,感觉很别扭。

师:那就改为“马帮首领”。总而言之,我就用“首领”来做标题,可不可以?结合整篇文章来想一想。你来说说看。

生9:因为溜索的不止是首领,还有汉子们和牲畜。

师:也就是说溜索的人很多,首领只是其中指挥的那一个人,这是一点。还有没有?你来说。

生10:我觉得用“首领”应该不行。我的感受和前面的男生差不多,溜索的不止首领,主要是以“我”的感受来写。

师:那把标题改成“溜索的我”行不行?

生11:应该不行。因为以“溜索”为标题,可以表示很多人,不是单单指一种个体。

师:其实你已经有点进入课文了。这篇小说就不存在某一个核心人物。它和前面两篇小说其实完全不同:《孔乙己》讲的是孔乙己的故事,《变色龙》讲的是警官奥楚蔑洛夫断案的故事,可我们这篇小说是没有核心人物的,它讲述的就是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一群马帮汉子溜索过江的一段经历。因此这篇小说和前面两篇小说的一个不同,在于没有一个核心人物,标题换成谁都不行,所以这篇文章的题目就叫——

生(齐):溜索。

师:真聪明,会思考了!自读课就是要学会独立学习和思考。这篇文章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大家看看“阅读提示”。

(生读“阅读提示”)

师:简单来讲,就是一群过河的马帮汉子溜索的经历。这样一想,这篇小说和别的小说又有什么不同呢?小说那么多文字就只写了一次溜索的经历,我们平时也读过小说的。来,跟老师说说,你都读过什么小说呢?

生13:我读过《朝花夕拾》。

师:《朝花夕拾》是小说吗?我真的非常伤心。(生笑,齐答“散文集”)说说你读过的小说吧。(学生说出《西游记》《水浒传》等)包括大家可能读过的《变色龙》《孔乙己》等,大家想想《溜索》,写的就是从江的这里到那里,其他小说和它有什么不同?

生13(迟疑):应该是……方向不同?(生笑)

师:什么方向?比如内容、情节……(教师提示)

生14:我觉得是故事内容很简单,没有什么波澜起伏的。

师:对,别的小说情节安排上多是跌宕起伏、风云突起的。《溜索》呢,这篇小说就写个溜索过江,情节简单,平平淡淡的。因此我们可以看出来,这篇小说没有核心人物,也没有尖锐的矛盾冲突,不求情节的跌宕性。那么,这样的小说究竟在写些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好好阅读。自读文章,读的时候利用编者给我们提供的七个旁批,边读边思考,再拿笔画一画。现在开始。

(生结合旁批,自读文章。七八分钟过后,全部学生举手表示读完小说。)

哪个旁批对你最有作用

师:都读完了。现在老师的问题是:你觉得文中哪个旁批对你这次的阅读是最有价值的?或者说,这篇文章如果没有提供旁批,你在阅读过程中可能就疏忽掉了哪个旁批所指示的内容?想

生15:最后一个旁批对我很有帮助。

师:最后一个旁批“第三次写鹰”,这对你的阅读有何帮助呢?

生15:点明了鹰在这篇小说中可能是非常重要。

师:同样觉得这个批注对自己阅读这篇文章意义重大的同学也举手。(学生纷纷举手)好,这位女同学,为什么“第三次写鹰”这旁批对你自己的阅读特别有帮助?

生16:我觉得鹰对营造小说的氛围有很大的帮助。

师:哦,也就是说,如果自己看书,这只“鹰”就可能被忽视了,直接飞过去了,但批注却提醒大家,要注意课文中的鹰。这只鹰在课文中出现了三次,我们大家把它找出来。第一次——

生(齐):在第二段。(齐读)一只大鹰旋了半圈,忽然一歪身,扎进山那侧的声音里。

师:不错,第二次——

生(齐读):那只大鹰在瘦小汉子身下十余丈处移来移去,翅膀尖上几根羽毛被风吹得抖。

师:第三次,一起来读。

生(齐读):那鹰斜移着,忽然一栽身,射到壁上,顷刻又飞起来,翅膀一鼓一鼓地扇动。首领把裤腰塞紧,曲着眼望那鹰,说:“蛇?”几个汉子也望那鹰,都说:“是呢,蛇。”

师:大家注意到了吗,刚才同学说的要注意“第三次写鹰”,其实这句话更是说,要注意文章“三次写鹰”。小说中鹰这个物象出来了。“鹰”给你阅读带来什么思考呢?

生17:说明环境特别险峻。

师:这和写鹰有什么关系?

生17:山鹰会经常出现在这些崇山峻岭间。

师:山鹰经常会出现在怒江的大峡谷之间,这是当地的一种非常有特征性的动物。好,这是一个,再来说说看。

生18:第三次写鹰,不仅写出了这个鹰在文章中所占的地位,也说明了鹰所处的环境的险恶。

师:写鹰,侧面写出了环境的险恶,还有没有别的用意?

生19:鹰在我们的理解中是很勇敢,非常厉害的角色。

师:你从哪些词上看出鹰是勇敢的?找到相关的词来说。

生19(读):一只大鹰旋了半圈,忽然一歪身,扎进山那侧的声音里。

师:哪个字?

生19:“扎”字,动作很轻快,很勇敢。

师:我们都怕的悬崖峭壁,鹰只要一个“扎”的动作就进去了,写出了鹰的勇敢和鹰的矫健。写鹰的勇敢和矫健,有什么作用?

生19:来这里溜索的这群马帮汉子,他们也和鹰一样勇敢!

师:所以,大家来看,“鹰”这个物象有一种暗示的作用。它衬托出溜索汉子们的矫健、勇敢。写鹰,其目的是为了什么?

生20:是衬托人,渲染环境。既写出了怒江的险恶,又写出了怒江人的勇敢。(掌声)

师:总结得很好。大家要注意了,读小说的时候,一定要特别注意作者特意设置的动物、植物。还有没有其他同学关注到了其他的旁批?

生21:第四处旁批“想象溜索的画面,体会'小’字的精妙”。

师:妙在何处呢?

生21:这个“小”字体现出溜索非常快,人一下子就不见了。

师:有关注到这一点的同学请举手。(学生举手)如果不是这位同学点出来,我们可能就漏掉了这一点。旁批说的这个“小”字是哪句中的“小”字?(学生轻声讨论)你来读。

生22:是“嗖的一下小过去”里面的这个“小”字。

师:这个“小”字是什么词性?

生(齐):动词。

师:“小”本来是形容词,这里说是“小”过去了,我们很少看到这样的表述,现在作动词了。这个“小”字用在这里有什么好处?

生23:可以形容溜索的快和峡谷的惊险。

师:哪位同学再来说,这个“小”字让你感觉溜索是一个怎么样的过程。

生24:突然从眼前消失,变得越来越小。

师:对,越来越小。刚开始上绳索的时候,还可以看到一个具体的人形,很快人越来越小了。所以这个“小”字,写出了距离的移动,而且速度非常快。这个字特别有味道,溜索人惊险溜索的过程与矫健的身手全写出来了。还有没有?

生25:我说的也还是这个“小”字。我觉得“小”字写出了一种视觉感受,边上的人在看着他在慢慢消失。

师:刚才你说的这个“慢慢”,其实就是非常快的一段时间。所以,这个“小”,小出了时间感,小出了空间感,小出了动作过程。这个“小”字了不起,“小”字不小,作者用得太棒了。好,还有没有?

生26:28页的旁批“这里为什么细写牛的情状 。

师:你自己读书的时候,没关注这头牛吗?

生26:我本来看到了文中这些牛的样子的时候,只是在笑,我在笑这些牛很滑稽。但是我看到这个旁批之后,又仔细想了想,文章借牛的反应,写出溜索在悬崖峭壁间的险峻。

师:是啊,尤其看到牛挂在绳索上溜的时候,我也特别想笑。我们大家一起来读读看。是不是会笑着读呢?

生(齐读):汉子们缚住了它的四蹄,挂在角框上,又将绳扣住框,发一声喊,猛力一推。牛嘴咧开,叫不出声,皮肉抖得模糊一层,屎尿尽数撒泄,飞起多高,又纷纷扬扬,星散坠下峡去。过了索子一多半,那边的汉子们用力飞快地收绳,牛倒垂着,升到对岸。

师:这个同学说刚开始是想笑,对的,这就是初读的感受,场面太好笑了!后来又悟出这里写牛是为了衬托出怒江大峡谷的高峻险恶。文章写牛,用意还有什么?

生27:衬托出汉子们的勇敢。

师:对不对?(生点头)写牛的软弱,也能够衬托出溜索的马帮汉子们的勇敢,他们的豪迈!正如鹰可以让汉子们变得更勇敢,牛也可以让汉子们因它们的软弱而更显出豪迈。因此,想到鹰,也要想到牛。这是作者写这篇文章的妙招,很精彩。读小说,要关注小说设置的物象。还有没有?

生28:27页的旁批这里直接写'索’,有什么作用”。如果平时去读的话,“索”这么一小段,觉得也没有什么特殊重要性,也不会去关注。可一提醒,觉得作者这么一描写,就是在写溜索非常非常危险。

师:你平时有没有走过悬空的栈道?当你走上去的时候,你第一感觉是什么?

生28:牢不牢固?人上去会不会掉下来?

师:这里直接写“索”,究竟有什么作用呢?我们先一起来读读这个“索”。

(师范读,读出危险的感受)

(生齐读,读得有力度)

师:读得很有力度。还是这位同学,你来说。写“索”有什么作用?

生28:感觉这个索很是不安全的,一点点力量加上,就崩溃了,就更加写出了溜索的恐惧。

生29:用对索的心理感受,来衬托怒江大峡谷的高峻,来说明溜索是一件很危险的事。

师:要想把马帮汉子的英雄与豪迈表现出来,就要把突出环境的险恶以及过程的危险。这就是文章的衬托。到这里,我们就明白了,这篇小说非常善于运用对比、衬托的手法来写。还有吗?(学生没再举手)没有,就说明其他的旁批指向的阅读内容我们自己能关注到了。自读课文的旁批,需要自己去理解,去消化。

哪个旁批最能指向小说特征

师:现在剩下一个问题:你认为这七个旁批中,哪一个旁批最能彰显这篇小说的个性?先再看文章,自己读读。

(学生再读课文两分钟)

师(提示):所谓个性,就是指这篇文章区别于其他文章,明显不同于其他文章的地方。

生30:我觉得第一个批注(文章第一段旁批“起笔突兀,一下子就把读者带入特定的情境之中。”)写出了这篇小说不同于其他小说的特点。我看过的其他小说作者想将读者带入情境的话,都是娓娓道来,一点一点地把读者带到情境中,但是这篇小说就直接起笔,把读者直接带进情境之中。

师:你的意见呢?

生31:这个开头有特点,但我也见过这样特点的开头的。

师:现在,好些小说都能做到起笔不凡,给人突兀之感,营造了氛围,一读就会把你带进情境之中,不读下去不行。两个同学说得都很有道理,请坐,我同意他们对第一段的真实感受。继续。

生32:我觉得26页的第二个批注(文章第四段旁批“类似这样干净、洗练的语言,文中处处可见。仔细品味。”)最能彰显小说的艺术个性。平时读的其他小说为了显示出写得像真的一样,就会写很多的语言,比如可以写大段的文中的“我”和首领聊天的内容啊。但是这篇小说完全没有这么写,语言也很干脆,一点弯来弯去的都没有。

师(转向同桌):你同意不同意他说的?

生33:我同意。

师:哦,你也赞成第二个批注是最能彰显文章个性的。来,你来说说看,你觉得是哪个?

生34:我比较赞成第四个旁批,即“想象溜索的画面,体会'小’字的精妙”。之前老师也说,好像很少看到别的书中有这样表述的,用形容词来表现一种动作。

师:一个字就把溜索的过程给写出来了。你来读一读。

生34(读):脚一用力,飞身离岸,嗖的一下过去,却发现他腰上还牵一根绳,一端在索头,另一端如带一缕黑烟,弯弯划过峡顶。

师:“小”字写得非常活,非常有创意,正好又印证了哪个批注?

生34:第二个批注。

师:好,也是在印证第二个批注,请坐。还有没有别的意见呢?你觉得哪个旁批最能指向这篇小说的特点?

生35:我也认为是第二个。文章中出现了很多简短的词。“怒江自西北天际亮亮而来,深远似涓涓细流,隐隐喧声腾上来,着一派森气。”这里只是用了一些非常简短的句子,却可以把这种情景生动描绘出来。

师:嗯,尤其几个叠词用得很精彩,请坐。这样我们就明白了,小说里面有个牛,有个马,有个鹰,倒也不稀奇,别的小说也有个狗,有个猫。环境描写你出彩,其他小说也不赖。但是这篇文章怎么就姓“阿城”了呢?关键在于第二个批注所指向的内容,也就是这篇小说语言极其干净、洗练。这个旁批指向小说的三、四段,我们就把第四段读一读。

生(齐读第四段):山不高,口极狭,仅容得下一个半牛过去。不由捏紧了心,准备一睹气贯滇西的那江,却不料转出山口,依然是闷闷的雷。心下大惑,见前边牛们死也不肯再走,就下马向岸前移去。行到岸边,抽一口气,腿子抖起来,如牛一般,不敢再往前动半步。

师:现在发现没有,读的这段文字里面,句子大多是——

生(杂):短的。短句。

师:阿城极喜欢用短句。我们读山不高,口极狭,预备,读。

(生齐读)

师:“心下大惑”“行到岸边”,你觉得这些句子平时多在什么样的文章中能读到的?

生(杂):古文。

师:对,古典文学的滋养、古汉语的语言感觉就从这些句子中表现出来了。那大家能不能在第一段中再找找看,有没有像我们刚才说的“小”字一样精彩的语言?哪一个字?(学生自读)

生36:“用小腿磕一下马”的“”字。

师:哎,改成用小腿“打”一下马,“踢”一下马或者“抽”一下马,行不?

生36:不行的。

师:这个“磕了一下马”写出了什么呢?你来。

生37:动作的轻,对马的爱护。时间之短,不用扬鞭马就能跑,写出了人和马的默契。

师:人和马的默契,对啊,用一个“磕”字就够了。第二段呢?还有这样精妙传神的用词吗?(学生自读)

生38:第二段我找到了“翻”字,慢慢下马的意思。

师:“翻下马”的“翻”写出了什么?

生39:我觉得是说翻下马的时候速度很快,马帮汉子的身手相当敏捷。

师:有道理!身手敏捷!还有哪个字用得好?

生40:“一只大鹰旋了半圈,忽然一歪身,扎进山那侧的声音里”的”扎“字。

师:怎么说呢?

生40:“扎”字写出了大鹰是直接进去,没有阻碍,速度非常快,很有力度。

师:对,阿城不用“飞”进去,而用“扎”进去,说明速度很快,急速迅猛。鹰的无畏的精神就出来了,人的大无畏的精神也随之跃出。因此,这篇小说语言干净、洗练,用语精确、传神。如旁批所言,文章还有好多这样的语言点。我们来找找看,有一段写马帮首领和大家对话的描写印象极深,是哪一段?

生(齐):第14段。

师:考虑一下,阿城在给他们设置的对话有什么特点?

生41:语言很简单,非常有默契。

师:默契!“你们还要不要再歇一会儿啊?”“我们不要再歇了,我们出发吧!”若是这样写呢,总觉得这些马帮汉子少了一种——

生41:缺少了一种勇敢和果断。

师:对,勇气、粗犷就缺失了,豪迈的气概是从原文干净、利落的对话中表现出来的,请坐。再考虑一下,首领说“可还歇”,结果汉子们三三两两地、陆陆续续地说“不歇,不歇,不歇”,这样写行不行?

生42:不行。这样就感觉太散漫了,完全没有马帮汉子的那种力度感。

师:而且我们还能读出了首领在团队中的——

生43:威严感,大家都很听他的话。

师:一问一答,人物性格呼之欲出,语言真是妙。确实,阿城的小说跟别人不一样的地方在他的文字,句式短净,文字精炼,文风非常的扎实且古典,读来隽永有味。阿城称自己写的是“笔记小说”。寥寥几笔,形神兼备,多用白描,善用短句,还有比喻、叠字等都很有讲究。这些都需要我们在未来的时光里慢慢地读,才能细细体会出阿城小说的语言艺术。有人说评价说,阿城小说语言的特色是“说的(  )”,哎,你们能加上一个形容词吗?

生44:说得快!

生45:说得精!

生46:说得简!

生47:说得短!

生(杂):说得妙,说得少……

师:你们说得都不错。郭枫曾评价阿城小说的语言特色是“说得少,说得淡,说得轻”,大家把这三个字写下来。这个评价很是恰当。

主题探究

师:当然,说得少,说得淡,说得轻,并不意味着文章主旨内涵的轻浅。读了这篇文章,我们能感受到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风情风俗,感受到马帮汉子的粗犷与豪迈,我们还能获得什么样的启迪?联系这次成功的溜索过江去思考。(学生讨论)

生48:人与自然的抗争,人类的坚强不屈的精神品质。

生49:一个好团队很重要,需要团结,需要默契。

生50:好的团队,一定要有一个好的首领。

师:从“我”溜索过江的过程,又能悟出什么呢?

生51:文章中溜索的“我”,开始战战兢兢,到最后终于成功,告诉我们要战胜困难,人生需要磨砺。

师:这篇小说,慢慢自读,还可以读出很多内容、很多妙处。顺着阿城的小说语言去深溜细品,索出来的就是人物、情节以及小说阅读的诸多感受,这“溜索”就是自读小说的方法。下课!

来源|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有删减。

本文已获得作者授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