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居易《长安月夜》和《禁中独直对月忆元九》翻译赏析

 好奇的果果 2021-04-27

长安月夜[1]

白居易

喧喧车骑[2]帝王州[3],羁病无心逐胜游。

明月春风三五夜[4],万人行乐一人愁。

禁中独直对月忆元九[5]

白居易

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

犹恐清光不同见,江陵卑湿[6]足秋阴[7]

【真题再现】(河南南阳 2021年春期高一期中质量评估)

14.下面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第一首诗中,“喧喧车骑”直接表现了唐代都城长安节日之夜车水马龙、游人如织的热闹场景。

B.第二首诗题目中的“禁中独直”表明作者写此诗时正在翰林院值班,“忆”是全诗的题眼。

C.作者是写月的高手,他在多篇诗作中借月抒发感情,比如“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D.两首诗的写作年代虽然不同,但题材相近,诗中的两处三五夜所指的时令和具体节日也是相同的。

15. 两首诗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有何不同?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注释】

[1]本诗为作者在长安应举时所作,诗题有改动。

[2]喧喧车骑:车队人员嘈杂喧哗。

[3]帝王州:指都城长安。

[4]三五夜:十五之夜。

[5]原诗是一首七律,作者时任翰林学士。白居易时任翰林学士。禁中,即禁内、宫中。直通“值”,作者当时正在京城长安翰林院值班。元九即诗人元稹,当时被贬湖北江陵。忆,思念。

[6]卑湿:地势低洼潮湿。

[7]足秋阴:秋季阴云密布。阴,阴云。足,充足,指云气浓重。

【译文】

长安月夜

白居易

长安节日之夜车水马龙、游人如织,

羁旅生病,没有心情去各个地方游览。

正月十五元宵节的夜晚,春风微拂,月光朗照。

众人都在喜庆欢乐共度佳节,唯独我一个人感到孤愁。

禁中独直对月忆元九

白居易

今夜月色分外明朗,我独值禁中,寂寞难耐,对着月色在想念你;你远在二千里之外,想必也在赏月,也在想念着我。我担心江陵地处江汉,地势低洼潮湿,阴云密布,不能够和我同时望及这清爽的月色,借月来传达并领受彼此的思念。

【赏析】

白居易是中唐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常以质朴平实的语言记录民间疾苦,反映现实生活,抨击权贵。白居易少年成名,19岁已写出许多优秀诗文。据说他第一次到长安,带着自己的作品《赋得古原草送别》拜访当时颇有名望的大诗人顾况,顾况连头都没抬,只看到白居易的名字,幽他一默,说了句:“米价方贵,居亦弗易”,待翻开诗读到“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时,不禁感叹:“道得个语,居即易亦。”意思是,由此才华,在长安住下去也很容易,前言戏之耳。

白居易《长安月夜》和《禁中独直对月忆元九》翻译赏析

正月十五长安夜,正是万人空巷时。元宵佳节,看花灯,猜灯谜,共度良宵,街市上“车如流水马如龙”,又有春风明月相伴,一片祥和之景。但应举乃人生大事,大考当前,万分忐忑,再加上只身一人客居长安,身体抱恙,更是无心随众人游玩。景再美,人再热闹,只能衬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这是典型的以乐景衬哀情,以“万人乐”衬“一人愁”。

白居易和元稹绝对算得上知己,文学上共同提倡推行“新乐府运动”,主张继承汉魏乐府讽谏时事的传统,发挥诗歌“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作用;仕途上,两人大都不顺,迁官贬谪是常有之事;诗文创作上,两人经常唱歌,留下许多经典之作。相似的经历让二人心理上更近一步,自热而然地体现在作诗上。听闻白居易被贬谪江州司马,元稹“垂死病中惊坐起”;白居易路径元稹回京之路,经过每个驿站都要下马“循墙绕柱觅君诗”;元稹死后多年,白居易还在念叨“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两人友情之深,千古难见。

《禁中独直对月忆元九》(节选)一诗写于诗人任翰林学士期间,八月十五夜,诗人轮值,“清夜无尘,月色如银”(苏轼语),古人常借月怀人怀远。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若虚“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等都是如此。面对皎洁玉盘,诗人想到了被贬到湖北江陵的好友元稹,洛阳到湖北并没有两千里,此处为约数,也可以理解为夸张。想象两千里外的故友是不是此时也对月思念我呢?这种写法叫侧面落笔或者对写法,白居易深谙此道,如《邯郸冬至夜思家》“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前两句是说,中秋之夜,月亮升起,月色明朗,我独值禁中,孤独寂寞,对月思君,你远在二千里之外,想必也在赏月,也在想念着我。以己之心,推友之心,千里同思,情谊深重。后两句是说,我担心江陵地处江汉,地势低洼潮湿,阴云密布,不能够和我同时望及这清爽的月色,借月来传达并领受彼此的思念。

“忆”是全诗的题眼,主要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作者实写自己在中秋之夜,对着明月思念远方的好友;同时,诗人以己心推及“故人心”,采用对写法,想象对方此时也在月下思念自己,又设想江陵潮湿多云,担心对方不能和自己同见“清光”。诗作虚实结合,表现出元白二人真挚的友谊,以及中秋之夜白居易对好友元稹的深切思念。

友情也好,爱情也好,亲情也罢,团圆都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天上月圆,地上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今年年尾,明年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曹文轩曾说,文学千百年来都在做着同一篇文章——生离死别。最后引用王阳明的一句诗作结:

我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

【参考答案】

14.D(第一首诗中的“三五夜”指正月十五元宵节夜晚,第二首诗中的“三五夜”指八月十五中秋节夜晚)

15.(1)第一首诗主要运用对比手法。京城元宵之夜,明月春风,热闹非凡,“万人行乐”;而诗人却因“羁病”无心游玩,独处客舍“一人愁”,显得格外孤单,愁苦。(2)第二首诗主要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对写法)。作者实写自己在中秋之夜,对着明月思念远方的好友;同时,诗人以己心理及“故人心”,想象对方此时也在月下思念自己,又设想江陵潮湿多云,担心对方不能和自己同见“清光”。诗作虚实结合(从对方着笔),表现了元白二人千里回思的深厚友情。(每点3分,共6分,意对即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