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倪海厦汉唐中医馆论文医案内部查询软件V2021版 Gujizhai.net 世界卫生组织(WHO)今天说,虽未完全证实,但抗药性H1N1新型流感病毒「可能已出现地区性传播」。世卫并未指出可疑的人传人抗药案例出现在哪里。 世卫在今天发布的简报数据中说,对抗「克流感(Tamiflu)」主要成分奥司他韦(oseltamivir)的新流感病例,全球共已通报28例,皆属同一基因片段突变,仍属零星而罕有,没有证据显示已在全球传播。 而除了免疫功能不足的病人以外,抗药性新流感的病人只出现新流感典型的非并发性流感症状,「没有证据指抗奥司他韦的病毒造成不同或更严重的病情」。 世卫并警告,未发病的人服用克流感,具有产生抗药性的高风险。若这些人服药后仍出现流感症状,医师要特别注意。(任何抗病毒药物或是抗癌的标靶药物,只要服用一段时间后都会产生抗药性。) 另一项抗药性风险较高的情况,是有长期疾病的免疫系统极不良的病人。(这种人就是因为长期以来都喜欢吃西药与维他命,才会造成免疫系统极不良的情形。) 世卫说,在以上两种高风险情况,医疗卫生人员应高度警觉抗药性病毒可能产生,必须进行实验室检验,并实行适当措施,防止抗药性病毒传播。 如果抗药性病毒在当地已出现,世卫指出,有关单位应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确知是否已发生传染,小区监测也须加强。 世卫原本就不建议抗病毒药预防法,主要考虑在于药物是否足够及是否有效。今天则是首次公开明确指出这种做法导致的抗药性风险。 世卫说,对于已接触受感染者而有出现严重或并发病情高风险的人来说,最好是密切观察,并在症状出现时及早以抗病毒药治疗。 世卫重申,目前的抗克流感案例,以另一种抗病毒药物瑞乐沙(Relenza)治疗仍然有效。若病例已经或已知很可能抗克流感,就应改以瑞乐沙治疗。 世卫并指出,随着抗病毒药的使用继续增加,预期全球也会继续传出更多抗药性案例,世卫将持续密切监控。 另一方面,据世卫最新统计,截至20日,全球已有191个国家或属地通报新流感确定病例。至少3917人死亡。(如果瑞乐沙有效,为何还会死这样多人呢?) 评论 H1N1这种新流感本身并不具有杀伤力,而居然出现有3917人因此而死亡,这就是证据,第一:证明了西药没效,第二:证明了平时爱吃西药的笨蛋,由于长期爱吃西药,结果造成本身身体的免疫系统太差,于是一得到感冒就死亡,所以爱吃西药的人请注意,你就是一位只要得个小感冒就会死的人,请继续多多享用害你死亡的西药吧。 汉唐中医倪海厦谨记于2009年09月27日 |
|
来自: 古籍斋工作室 > 《倪海厦经方论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