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意识的起源

 人类研究中心 2021-04-27

首先,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自然界的长期演化和发展,产生了人的意识。意识的产生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发展过程,它包括如下三个阶段。

第一,从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到生物的刺激感应性。自然界的无生命物质都具有机械的、物理的和化学的反应,即一个物体由于其他物体的作用而产生机械的、物理的或化学状态的改变。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是生命物质反映形式的前提和基础。

地球上无生命物质经过长期发展,产生了生命,出现了低等生物的反映形式——刺激感应性。刺激感应性是生物体为适应环境,维持自己的生存与发展,对外部刺激做出的“应答”。如植物的枝叶总是朝着阳光的方向生长,变形虫碰上食物就包围并吞食它,等等。

第二,从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到动物的感觉和心理。随着生物的进化,它同周围环境的关系日益复杂,逐步产生了动物的感觉。动物感觉的物质基础,是专门反映外界刺激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随着低等动物进化到高等动物,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进一步复杂化,而且有了神经系统的指挥中心一大脑,于是出现了动物心理。猿类的大脑已相当发达,动物心理发展到了最高阶段。例如,黑猩猩能以自己的器官对天然物进行简单加工,用以获取所需的食物,能通过姿势和声音交流信息。这是意识的萌芽。

第三,从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到人类意识的产生。随着从猿到人的转变,产生了复杂而完善的人脑,从而产生了以抽象思维为标志的人类意识。

  其次,意识是社会性劳动的产物。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的产物,社会性劳动在意识产生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第一,劳动使猿脑变为人脑,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器官。距今约1500万年以前,类人猿开始到地面生活,经过很长的时间,由使用天然工具逐步发展到制造工具,它们的活动就变成了人类的劳动。劳动开阔了人们的眼界,丰富的感性材料反映到大脑中来,强化了大脑的活动,从而使脑量增多和脑组织结构更加复杂和严密。劳动又使人们获取的食物品种增加、质量提高,促进了脑髓的发展,使人脑日趋完善,从而使意识的产生具备了物质基础。第二,劳动产生了语言,为意识的内容提供了物质外壳。劳动一开始就是社会性的活动,劳动者之间经常需要相互传递信息、交流思想。如原始人集体狩猎,就需要协调行动,而捕获猎物之后,又需要协商分配。这时人类已达到了彼此有什么非说不可的地步,语言随之产生。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没有语言,就无法对事物的本质进行概括和抽象,不能形成概念,就不会有思维和意识。总之,社会性劳动是意识的物质器官和物质外壳形成与完善的基础,是由动物心理发展到人类意识的决定性力量。离开劳动,离开人类共同活动所形成的社会,意识就不可能产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