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五年,中国医药产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巨变。从药品改革、支持医疗器械创新的一篇篇顶层设计发布,到各类社会力量踊跃参与,推动医药产业链不断与国际融合,现如今,中国医药的创新生态系统已初步形成,大健康产业一片欣欣向荣。 行业变革下,生物医药产业备受关注,随着疫情暴发,企业竞争加剧,市场空间亦愈发庞大。但需要注意的是,当前国内“重磅新药”的研发水平较国际仍有较大差距。下一步,中国创新药该怎样破局?生物医药产业会迎来何种发展?对资本来说,投资姿势又该如何转变? 近日,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边振甲,原白求恩医科大学副校长、原国家新药咨询委员会成员朱迅共同做客弘晖资本2021年CEO峰会,围绕创新药的未来方向、医药产业的整体前景,以及资方如何投资的问题,做出全面的分析、展望。 “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世界范围内的创新药开发大格局都不会改变,但中国的影响会逐步提高,并在一定程度上打破国际格局,不过新药获批的数量不会大幅增加。”朱迅研判。 原白求恩医科大学副校长、原国家新药咨询委员会成员朱迅 “虽然我国过去几年来新药研发取得非常显著的成绩,上市了一批新药,麦肯锡评价我国当前的创新药水平和新药数量等已经进入了'第二梯队’,但必须看到,和很多国家相比,我国真正上市的重磅新药还是太少了,且在疗效、满足临床未满足的需求上都有一定局限,与国际水平存在差异,质量上也有不少问题。”他说。 (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边振甲) 第一,瞄准真正创新的新靶标、新作用机制的全新First-in-Class产品,针对肿瘤等重大疾病、罕见病,发现疗效好、真正能解决临床需求的独家专利药品; 第二,向众多头部大型企业看齐,广纳人才,组建强大的研发团队;第二,向众多头部大型企业看齐,广纳人才,组建强大的研发团队; 第三,舍得投入巨额资金进行研发,不急功近利,耐得住寂寞,能够渡过新药研发的漫漫长路; 第四,企业要有储备和后劲儿,不断向临床推出后续产品。 |
|
来自: 昵称72056340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