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的历史中,最令人熟知的海军莫过于北洋水师。这支海军之所以在如今还能如雷贯耳,是因为它曾是清朝最强的海军舰队,也曾是亚洲第一海军舰队。但就是这么一支被捧到“天上”的海军在被日军围困了一个月后宣告全军覆灭。 于是这支为国而战的海军必须担负起1914年中日甲午战争战败的所有罪责,所有幸存的海军都被解职还乡。他们没有获得任何荣耀,如芒在背的战败耻辱也让他们抬不起头来,有幸的是50多年后,他们终有一人熬到了海军重振雄风,并在原地洗刷耻辱的时刻。 此人便是萨镇冰,他于1859年3月出生于福建福州。其家族是当地有名的色目人家族,但是早在元朝时期就已经归心于中国,将士、官吏、文人等人才辈出。到萨镇冰父亲这一代,萨氏已经家道中落,但还是足以支持萨镇冰完成学业。 19世纪末期,官员之间正在轰轰烈烈地进行实业救国,萨镇冰的父亲也将其送入了福州船政学堂学习。萨镇冰的成绩一直名列第一,毕业之后就加入了水师。1876年,萨镇冰被派往英国学习驾驶,他的父亲告诫他道,学成回国后定要成为国之栋梁,驱除顽夷。 萨镇冰完成后了他的父亲对他的期望,1880年萨镇冰回国后本来只是当水师的教习,但是清朝在1884年中法马江海战惨败后,他抱着强烈的报国之心请求出战,此后萨镇冰不断升职,成为了北洋水师的副将。 1895年1月,威海卫战争打响,萨镇冰却病倒了,他的夫人想登上舰船探望他。但是萨镇冰撤掉扶梯,只让士兵替自己传话,让夫人就当自己已经为国捐躯。有这样一名视死如归的将领在,士兵也有了众志成城,为了祖国抗战到底的勇气。 但是敌人强大得多的炮火和猛烈的围攻却告诉了他们残酷的现实,在情况十分恶劣的情况下,萨镇冰带着士兵英勇抵抗11天,最后只能遵守命令撤退。威海陆地被占领,萨镇冰也被解职还乡,他的父母已经去世,妻子病逝。 一贫如洗的萨镇冰难以养活自己的两个子女,只能给官绅当私塾老师。但是当时忍下实在是匮乏,没过多久,两江总督张之洞便邀请他再度出山。萨镇冰坚决不愿担任水师统领,宁愿屈尊于帮统。 此时的水师早就已经变了模样,萨镇冰原来所在北洋水师只是为国抗战战败罢了,但是清政府后来组建的水师只是为了讨好洋人,不仅连海军训练营都没有,还要撤销所有防务。 萨镇冰的心如何不痛,在他带头抗议之下,清政府才将海军完全“废弃”,但是海军也只能在夹缝中生存。萨镇冰有着报国的忠心,但也深知百姓的痛苦,他想投身入革命,但他的身份却很尴尬。 1911年,辛亥革命中,清军要求萨镇冰出兵镇压革命军,革命军中与萨镇冰交好的朋友也致电想让萨镇冰一起参加革命。萨镇冰不想当清政府的叛军,也不想成为历史的罪人,于是他选择了中间的路——抱病离职,也成全了下面的海军纷纷倒戈向革命。 不过萨镇冰很快就被恢复了职务,他以个人的身份参加了革命军,并逐步升任为海军总长。但此时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战争,萨镇冰对海军下达了死命令,不允许参与任何军阀斗争,不能成为任何势力斗争的爪牙。 也正因如此,势弱的海军才得以继续保存下来。民国总统不断变换,各方势力斗争不休,唯独萨镇冰一直位居高位,守着海军的清净发展。1931年,日军再度侵华,此时的萨镇冰已经72岁,他凭借着一己之力将整个海军支撑起来,穿梭于南洋各地,为抗日筹措军资。 1945年,日军战败后,萨镇冰坚决反对内战,他坚持海军只能为国战斗。1949年,蒋介石邀请萨镇冰一同赴台,萨镇冰依然以生病不便为由拒绝了,并发文称坚决拥护解放和统一事业。 而他的坚持也等来了好消息,1950年新中国爆发抗美援朝运动,已经91岁应该在家颐养天年的萨镇冰却是忧心忡忡。50多年前,那场中日甲午战争也源自于朝鲜,他们战败了,但是这次抗美援朝却不断传来胜利的消息。 萨老喜极而泣,当即还做了一首诗表达自己看到祖国强大后击败敌人的喜悦之情。萨老也仿佛是为了这一刻才苦苦支撑到了1952年春天,以93岁的高龄闭上了双眼,也许是着急着向曾经已经逝去多时的战友送去喜报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