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叶建英 一则拱墅区政府的迁址通知,又一次牵动了大家对杭州行政区划调整的关心。 兹事体大,等真正公布以后我们再作讨论。 其实,当杭州每年都有四五十万新增常住人口涌入的时候,行政区划对于新杭州人来讲,并没有大的感觉。他们是冲着杭州来,冲着今天的工作和未来的前景来,而不是冲着某个区,某一份地图。 然而,行政区划又往往是一个城市的遗传基因,很多显性或者隐性的城市特征,根就在一张张地图里。 我们今天就先聊一聊100多年前的杭州府,和90多年前的杭县。 1 △图片来源:中国历史地图集 这就是清末的杭州府辖区地图。 它可以回答你对今天的杭州市行政区划的四个疑问: 一,为什么临安那么偏还可以撤县设区? 因为临安本来就是杭州府的。而现在的桐庐、建德、淳安,当初是严州府。 今天,我们可能会把余杭的余,理解成杭州市中心之外的余,但事实上,余杭的余,是大禹的禹。秦时,就有了余杭县。而从隋代开始,杭州有了郡一级的建制,就叫余杭郡。所以,是先有余杭,再有杭州。 二,为什么余杭东西跨度那么大? 在这张清末的杭州府地图上,我们也可以看到今天的余杭区其实是由三个县,余杭县,钱塘县,仁和县组成的。 民国的时候,钱塘和仁和县合并成立了杭县,杭县的市区,就今天的杭州市中心,而杭县农村的主体就是今天的临平、拱墅和西湖区等地。也就是说,今天杭州的五大新城区,临平、老余杭、萧山、富阳和临安中,临平从地缘上来说是与杭州市中心最亲近的。 △图片来源:网络 到了民国16年的时候,废道制,实行省、县二级制,才划出了杭县的城区、 西湖、会堡、 江干、皋塘、湖墅等地,建立杭州市。 这个杭县,一直到建国后的1958年4月,被撤销,属杭州市郊区。而今天的老余杭所在的余杭县于1958年10月撤销,并入临安县。 上面的历史有一些绕,总结一下,就是今天的临平与今天的未来科技城一带,只是短暂地成为一个县级行政区,历史上长久以来就是分开的。 三,为什么海宁经常有“重回杭州”的想法? 因为,原本海宁历史上长期属于杭州。金庸和徐志摩都自称是杭州人。 说到海宁,还有一个故事是,大江东原来叫南沙,历史上也是属于海宁的,我们等下再说。 四,为什么我们老是说萧山要融杭? 因为萧山原本就是绍兴的,一直到上世纪50年代才划归杭州。萧山跟柯桥,才是同根同源。这几年的萧山制造业,也是跟柯桥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2 我们在上文说到了为什么余杭适合分区,那么,我们再来看一张老地图,可以看出,钱塘新区的一些历史渊源来。 这就是海宁南沙地区、围垦和老萧山的分界。 △图片来源:萧山区地名文化系列地图 这张图,就是萧山县境的变迁示意图。 是的,你可以看来出,今天的萧山区和滨江区北海塘以北的区域,原本是属于海宁的。 而今天为萧山熟知的围垦,其实是在南沙大堤以北的区域。南沙大堤今天仍在,被大江东人称为大江东的长城。 所以,大江东和下沙合并成立钱塘新区,有它的历史渊源。至少,在清末杭州府的时候,这两个地方,都是属于杭州府的沙地,大江东那一侧叫南沙,下沙那一侧叫北沙。 3 再来看,钱塘新区的规划图,差不多包括了完整的北沙,和一部分的南沙。 而南沙大堤还是留在了钱塘新区。 当然,今天划入钱塘新区的大江东,与历史上的南沙和围垦并不是完全的一回事了。它既包括南沙大堤以南的原属于海宁的地方,也包括建国后新围垦的地方。 而大江东的东沙湖公园,之所以命名为东沙,主要还是从今天大江东在杭州的位置上来命名,因为还真有一个东沙,不过,这个东沙已经在萧山区的益农镇了。 - END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