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儿子把我当成:车夫、厨子和金主…… | 家长回声 · No.3

 长沙7喜 2021-04-27


每期对话一位家长
关于家庭教育的种种
经验与教训
反思与改变

 
文/ 陈瑜
少年大不同、人生大不同 创始人

R是我几十年的老朋友,他儿子是我认识的小孩里成绩最最好的。

怎么个好法呢?在上海第一梯队的高中,排名年级前1%-2%,不会掉出年级前5,学科竞赛拿过省市级一等奖,如果走体制内道路的话,保送清北大复交是稳稳的。可孩子选择出国,所以同步自学备考海外留学的所有科目,瞄准美国的常春藤名校。

内外两座金字塔,都能跻身塔尖!

R在儿子身后的付出,可想而知。在他儿子上小学时,我就听闻,他每天刷三五十道奥数题,十选一,挑选其中最有含金量的三五道题,晚上给儿子做。他是我认识的人里头,在孩子学习上的投入度最高的家长,差不多从孩子上学开始,就当了全职爸爸。

这次想到找R聊聊,是因为我做《少年发声》栏目,采访很多焦虑症、抑郁症的孩子都是当年的学霸,但在高手如云的名校中成绩没法继续保持领先,垮塌下来。我想知道,顶尖牛蛙们的心理状态如何?

R说,他儿子心理状态好得很,前两天还自己承认,去年一年躲在房间里打游戏的时间,累计起来超过800小时,平均每天不止2小时!

“现在最大的问题,不是我担心孩子会有什么心理障碍,而是他的极端的自我中心,所有的问题会以他的利益为考虑。” R直言不讳地说……

家长回声 No.3

R/爸/上海

01


陈瑜:你儿子和他身边成绩特别好的同学,所谓超级大学霸,在你看来,多少因素是因为天资好?多少因素是因为从小爸爸妈妈压出来的?

R:我觉得最主要是习惯。小朋友多少天才?都不至于。
真正的天才,奥数、物理、信奥国家集训队里有,样样东西都学得很轻松,一弄就弄到极端好。但我认识的基本没有,都是很卖力地一点点积累起来的。
我儿子和那些成绩比较好的同学,回家从来不做作业的,为什么?因为在学校里已经刷完了。他们的概念是,学习是我这个阶段的工作,既然这些东西要交的,那早点把它做完。所以高中以前,不带作业回来,到家刷别的题。
 
陈瑜:很多孩子会这么想,既然回家还要做别的额外作业,那么我就把学校作业带回家,把时间挤掉,课外作业少做一点是一点。
R:所以这就是我说的从小养成的习惯。小学阶段,他作业在学校做完,回来刷我给他布置的题,然后我再给他讲题。
我们可不是考前复习,是每天默一遍单词,来来回回反反复复地默,英文的,中文的。默的时候,你要给他组词,组那种他没见过的词;碰到特殊的词,你还要给他编故事、讲概念;默到成语,要把成语给他讲一遍。经常默一篇课文,三四十个词,我可以默一个小时,不是光会默就结束的。
 
陈瑜:他不嫌烦啊?
R:小朋友的时候,他不会嫌家长烦的,他只会觉得你陪他少。但是到了初高中以后,他不会觉得你跟他亲的,所有给你的时间,都是他挤出来陪你的。
 
陈瑜:他默认这就是学习生活本身了,剧本就是这样写的。
R:他生活的圈子里面,这些小朋友都是这样的。
 
陈瑜:我有一个好朋友,她儿子和我儿子生日只差一天,但他们从小到大只玩过一次。我朋友很搞笑,她说,不能让她儿子知道天底下还有我儿子这样的活法。
R:我孩子从小到大,我们圈子里的孩子也都是周末补课,两天至少有一天半在上课。上课也上惯了,从来不觉得有什么问题。周六周日空下来半天,反而不知道要做啥。 
 
02
 
陈瑜:跟你分享一个我采访孩子的感受,我觉得有闲暇时间的孩子,会琢磨、会钻研、会生发出很多有趣的事情来,而有些成绩特别好的牛蛙,你问他喜欢什么,未来想干嘛,他们反倒回答不出来。
R:学习对他们来说是工作,这个工作他们是不能辞职的。
我儿子从小到大参加数学竞赛,学校数学考试,他永远95分以上。但即便这样,他不敢高考,高考最后一道题,不代表你这个水平就一定能拿下的,还是要不断刷题、不断拼命。
 
陈瑜:我反过来问你,你儿子喜欢数学吗?
R:不喜欢,数学对他来说就是工作。
你说的那些孩子之所以可以在他们喜欢的事情上保持兴趣,一个重要因素,可能在于他们父母不在乎,没认为需要在这个兴趣上面给他们施加压力,没有觉得要在这个事情上面开花结果。
 
陈瑜:对,没有功利心。
R:一旦希望他们开花结果,小朋友可能就会觉得,啊呀,变成工作了,就不好玩了。
 
陈瑜:数学家丘成桐说哈佛数学系的中国学生,他们一路成绩优异,过关斩将,但最后出不了有创意的洞见,因为他们骨子里不喜欢数学,不热爱这门学科,毕业后纷纷去了华尔街。
你儿子和他圈子里的那些同学,各方面都符合藤校的标准,那将来会不会也成为哈佛数学系里的这类学生?
R:不是说一定这样,但是有可能的。
你现在问他选什么专业,他第一反映是计算机类的,但至于计算机是否热爱到未来要从事,他没想好。如果按兴趣来说,他可能想去读中古史,但他马上又会自我否定。
当然,这跟我们平时灌输有关系:你学了中古史之后,你是拿到了哈佛的文凭,但是你找不到工作,留不下来,回来也没人要你,你拿了有什么用?他会想,那就继续当爱好吧,不要当专业。
这种思路慢慢下来,会变成一个概念:专业是跟饭碗有关系的,饭碗是跟兴趣无关系的。
 
陈瑜:是的,这是社会主流的观点,但我本质上不认同。
R:当然最好不要这样,但现在好像慢慢地变成只能这样。
 
陈瑜:这一点我蛮捍卫自己的立场的,我不想把这套功利化的价值观灌输给孩子。
R:他同学之间判断的标准也是这样的。
这几年基础类的学科也有人去读,为什么?不是因为他们觉得基础学科好,而是他们发现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里面顶层的,都是基础学科出身的,数学系的、物理系的,学工程的都不一定有人要,更何况是虚的东西,文科的更加不要想了。
 
陈瑜:你会考虑未来的出路,用结果导向,来推今天这条路怎么走;我会在意孩子喜欢啥、擅长啥,可以走到怎样的未来。我们的出发点不同,路径会不一样。
R:完全不一样。如果按照我这个路径的话,爬藤(申请常春藤联盟学校)是理所当然的。按照你这个路径,我为什么要爬藤?能有当然最好,没有也无所谓。
 
陈瑜:对,我会特别在意观察孩子的优势是什么,贴着他的兴趣和需求走,提供相应的资源,最后让他去到他该去的地方。
比如我儿子比较喜欢表达,爱看《奇葩说》,我提议他去学辩论,他非常喜欢。他有可能在辩论这方面取得一些成绩,对未来升学可能会有帮助,但是他去学的驱动力,不是因为“有用”。
R:对,你的想法跟我身边认识的大多数家长的想法是反过来的。你是因为小朋友喜欢,别的家长会想,也许有用。
可能我会更多地结果导向,我会给我儿子每个学期排详细的日程,每个时点都是根据他最后达到的目的倒推回来的。别人会说,你想得挺早的。不是想得早,是倒推回来,这个时间必须要做了,不做后面会着急。
 
陈瑜:你和儿子两个人有一起玩的时间吗?纯粹的娱乐?
R:联机打游戏、看电影,我本身不是很好动,几乎没有一起运动,这是我个人的问题。
还有学校有任何需要家长出席的活动,排个节目、排个剧啊什么的,我都会去。
 
陈瑜:你儿子有阅读习惯吗?
R:初中阶段有,高中没有时间,他觉得看书没有打游戏重要,所以看书的时间会少。
但是每天还是有看书的时间,因为他们学校规定,高二必读《红楼梦》,考试的时候会考到里面的内容。他为了应付这个考试,每天要看《红楼梦》,看完之后还要快进着看电视剧,来补充里面的细节。
 
陈瑜:又把它功利化了。
R:对啊,每天有看,但看的心态是不一样的,是为了完成作业。 
 
03
 
陈瑜:你儿子未来成为怎样一个人,你会觉得你今天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R:没什么值得的。
 
陈瑜(开玩笑):就是不值得咯?那你在做啥呀?
R:我参与的程度的确比大多数家长要深,在十多年前,我对自己生活、工作都没什么企图心了,所有的事情都与儿子相关。
在我的认识里,会做出这样决定的家长,可能还是会期待孩子未来有所回报。
 
陈瑜:你会有这个期待?
R:至少养老。
 
陈瑜:我不会。
R:为啥你不会,你知道吗?因为你可以自己安排自己未来剩下来的时间,你养活自己,过自己比较喜欢的生活是没问题的,所以不需要孩子来管你,也不会对孩子有什么期望,也不会对孩子有特别多的压力和要求。
但是这几年下来,我发觉我除了炒炒股票之外,是没有什么活可干的。虽然有时候股票赚得蛮好,但是我不认为可以靠这个养老。
 
陈瑜:你把股票收入挪出一部分养老的费用,不就可以了吗?
R:这就是我跟你想法不一样的地方,我对未来有极度不安全感。现在家里房子随便卖卖肯定有1000万的,但是我哪怕房子卖1000万,手里还有几百万,也不一定有保障。
你想想,20年前,你有10万,觉得已经足够了,但现在10万算啥,过一年都过得紧梆梆,所以现在你有个100万、200万、1000万,觉得日子蛮好过,再过20年,等你彻底丧失劳动力的时候,不一定再好过。
而如果你有自己比较喜欢也有稳定收入的事业,同时有比较好的社交圈,使得你可以在各种情况下有救急的方式,你会感觉更加有安全感。
但这种情况不适用我,我危机感可能比你更强烈。而这种逻辑最近几年会越来越强,导致会有这种的想法,可能会希望孩子至少未来每个月补贴我些,让我过过日子。
但实际上,现在最大的问题,不是我担心孩子会有什么心理障碍,而是他的极端的自我中心,所有的问题会以他的利益为考虑。
我想想,这个年龄孩子有这个想法也蛮正常的,大量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想法,但是因为我有这种恐慌,所以我会把这个问题放大。大多数家长会感到无所谓,争到面红耳赤,最后就说,“以后你不用来管我,我也不来管你”!问题是,我讲不出这句话,碰到我这种情况,我就没办法释然。
 
陈瑜:你觉得你在儿子边上,更像爸爸,还是更像老师?
R:我没有工作,所以我在家里是没有地位的,他会用一种很鄙夷的方式来跟你交流,言语中什么都不用注意的,所以我才会说,我是一个车夫、厨子、快递员、小工。
比如学校要交一个手工,他没兴趣做,叫我做,而且是晚上10点钟布置任务,第二天早上带走,一做做5个小时。
 
陈瑜:睬他呢!
R:那怎么办呢?就教成这样的结果。所以有好的地方,也有没办法接受又讲不出口的地方,慢慢地,情绪会累加起来。
一开始觉得我哪怕没有固定收入,不要紧,我面子总是在的,小孩子会很买账。他所有做的题目,我还都会,每一道都做,然后去选。而且那时候他小,没有很多自我意识,你说了他就照着做,你不会有这种心理上的压力。
现在儿子越大,我越发觉得自己插不上话,因为他读书的东西,我确实不懂。初中竞赛类题目,每道题都要花半小时、一小时去想,我就不能做了。他就觉得,“你不要废话了吧,不要问了吧,问了你也不懂”。
我现在做助理,帮他排课表,预约各种老师,就是那种经纪人的感觉。但问题是,我不是那种合作伙伴类的经纪人,纯粹是一种打工的经纪人。
确实,不确定性和不安全感是很强烈的。对大多数家庭来说,多多少少会有这样的情况,但他们不会觉得太有问题,可能会觉得等孩子20多岁毕业了,就可以了。但我自己会想得多,会想他以后会出国的,出国以后他会不会来管我,不知道的。
 
陈瑜:大概率,不太会。
R:对。大概率他一年会回来一次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只要他能留在那里,可能两三年回来一次,可能一开始过年会来问候一下,到后来过年也没空了。
杳无音信。
如果心情好,理理我,偶尔寄点家用,心情不好,可能一两年没有联系。等到病危了,都不一定赶得回来,这种感觉会越来越积累起来。
 
陈瑜:很难想象,如果现在我和他没有那么多话,10年之后突然变得有很多话可聊。
R:不可能的。
他小学时,我对他学校的情况是完全知道的,哪怕每节课上什么我都知道,包括到初中,我每天接他回来的路上,他把学校一天的情况都讲一遍,但到高中以后,就不讲了,闭嘴了。
这个我理解的,因为这个年龄的小朋友跟家长讲学校的事,他不觉得是应该的,这是他的社交圈子,跟我没关系。但问题这样发展下去,他的圈子的外延会越来越大,最后没什么需要跟我讲的。
我之前当爸爸的想法是,尽量跟他保持比较平等的关系,后来发现,做不到,因为你是他的下属,根本平等不起来。以前说家长不要居高临下,现在慢慢发现,我要仰着头,他才肯低头跟你讲两句话,而且还是爱讲不讲、爱理不理的那种。
 
陈瑜:你和孩子除了聊学校的事,还会上天入地地谈吗?比如哲学、宇宙、社会科学、新闻实时……
R:现在又碰到一个问题了,我们读书的时候,对于不同的观点,我可以理解,我可以听听看,我们来讨论下。但现在,他就差说我是“卖国贼”了。
 
陈瑜:三观又不和了是吗?
R:现在就直接上升到三观问题了,观点差异太大。不能讨论时事,一讨论时事就吵起来了,科技也不行,现在科技也有政治标签,哲学跟价值观也是有关系的,不能谈的,只能偶尔聊聊欧洲历史。
 
陈瑜:你跟其他学霸家长交流过吗?
R:好学生的话,基本上不讲话,要讲的话,也是谨小慎微地怕得罪他,怕吵到他。他们的朋友圈里,一般都是这样子的。 
 
04
 
陈瑜:你这十来年,没想过出去工作或干些其他什么,不要再围绕他那么紧?
R:等到你有这个想法的时候,已经快40岁了。
 
陈瑜:你那时候那么投入吗?
R:我上班的时候,早上8:30到单位,9:30把所有事做完,谁也不要来烦我,我就开始做数学题了,你说哪个老板会要我?!
我并不是一开始就说一定要孩子参加比赛能拿到什么奖,我最早给他参加数学培训,是小学两年级,但问题是,大量的孩子是从幼儿园开始参加培训的。我看到他们同学都去学而思了,就想那我们也去试试看。
刚开始考进的是提高班,上了两个月,老师让他转到最好的班,然后参加了几次竞赛以后就到集训队了。
这个过程就是这样的,一开始他只是不笨,但后来纯粹是我花时间堆出来的。实际上,我一开始没有想到他会达到怎么样的成绩,就是一步步自然而然走到了金字塔的塔尖。
所有你看到各科竞赛出成绩的,九成九都是童子功,小学一二年级都在这条路上走,整个学习习惯,整个思维方式,都在竞赛的路上训练,所以最后顺理成章地就上去了。
我平时接触比较多的家庭,都是这样,父母一路陪上来,孩子越走越顶尖。其实,你会看到有大量顶尖的小朋友,或多或少会有一个家长是留在家里的,或者说工作很空,说请假就请假,在单位里是应付的,这种情况很普遍。
双职工,完全靠孩子自己拼出来的,我不能说没有,但是很少很少。
 
陈瑜:在“辅佐”小孩子这件事情上,是要投入好大心力、好多时间的是吧?
R:对。他的习惯的养成,跟你在边上是密切相关的。你想想看,他下午3点钟放学了,你下班七八点钟才到家里,中间的三四个小时,没人管他的话,他一定能够读书吗?基本不用想的吧。 
 
05

陈瑜:收入来自炒股,去负担孩子的各种费用,压力大吗?
R:大头是他妈付的。一路下来的话,从初中开始,快200万花掉了吧。
 
陈瑜:他跟他妈的交流多吗?
R:维持那种“我知道你很傻,但是我跟你保持很好的合作关系,因为我知道你是我的金主”。
 
陈瑜:没有情感吗?
R:情感就是你会觉得很融洽,但是触及到利益,马上翻脸。
 
陈瑜:你会不会觉得一些超级大学霸,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R:绝对的,因为所有的资源都在拼命地往他这边汇拢,一方面他有吸星大法把这些资源吸过来,更重要的是,父母啊、家里人啊拼命往上在堆,所以他觉得这个过程是理所当然的。
 
陈瑜:他在所有接触的人里,会对谁产生那种“我想为你做点事情”?
R:同学,偶尔会有,但是都是小事情吧,不能触及核心利益。他参加很多公益活动,但是参加的目标是很明确的,为了申请国外大学写文书。
我带他去看老兵,他会积极地参加,但是不会对任何一个老兵有情感的表露。
 
陈瑜:可能你的目标感会影响他,使得他今天的思维也会功利主导。
R:可能有关系,因为他很清楚他最后要达到那个目的,下面有四五件事情要做。但是,面对一个90多岁的抗战老兵,即便你带着这个目的,你还是会很有情感上的冲击的,但他没有。知道为什么吗?因为是国民党的老兵。
 
陈瑜:没有“人”的概念吗?
R:没有。
 
陈瑜:不仅是他,一群孩子都是这样吗?
R:几乎都是。他们去山区支教,给那里的孩子上课,但是一下课,最好马上离开那个地方,不跟小朋友有任何联系。去干嘛呢?回到房间打游戏去了。
他们会表现出我对这里很亲切、我对这里很关心,是一种“表演”。
 
陈瑜:但是在国外大学面试环节,问两句都会问出来的,你到底在公益活动中有多深的参与度。
R:他们有专门的面试训练。
 
陈瑜:你儿子和他身边那些孩子,如果未来爬藤成功,他们会觉得是自己个人的成功,还是会觉得爸爸妈妈在这一路上为我付出了很多?
R:花了很多钱,这个是承认的。但是承认归承认,他觉得也没什么,因为你花得起,不是从牙缝里省下来的,所以没有那么触动。 
 
06
 
陈瑜:成绩特别好的孩子,会比较自我中心,除了父母扑资源,同侪竞争激烈要维护自己的利益,你觉得还有其他什么原因吗?
R:其实很多价值观,潜移默化。你会看到网上甚至有一种“视他人如草芥”的心态,用这种心态说话的人比比皆是,各个阶层的人都有,动不动“你就是个蠢蛋,你就是个混蛋,要把你删除”。
他们接受的就是这样的信息,只要你是弱小的,任何资源都不值得在你身上浪费。
 
陈瑜:他们会对外卖小哥……
R:不会,任何善意的微笑都不会。
他从小到大,我都会对楼道里扫垃圾的阿姨、外卖小哥,弯腰感谢。小朋友连装装样子都没有的,根本看不到这个人。
 
陈瑜:都说“言传身教”,孩子为什么没有被影响?
R:讲起来,爸爸妈妈不重要呀,本身你就是一个下人,你下人的举动,跟我有什么关系?!或者因为叛逆,就是要跟你做的反着来。
我感觉我是一个很情绪化的人,很容易眼圈红,看到弱势群体,会想尽办法要去帮助人家。但这件事情在小朋友身上是看不到的,他要做任何事情,都是因为他有别的目的在里面,不然他绝对不会去做,看都不会看一眼。
有一次,我印象很深刻,他放学,我去接他。回家路上,我开车,看到前面一个老太太摔倒,我马上车停下来,让他去扶。我说,“不要管别人怎么说,你先把她扶起来”,然后我们守在她边上,等到救护车来。
我是在“言传身教”吧,而且我是发自内心要这么做,哪怕那时候社会在讨论老人跌倒要不要扶,这种问题在我看来是不需要讨论的,就是要扶!
我感觉,我没有做“言传身教”上不合格的事情,但是之后你会发现,他在这件事情上的立场依然是,躲远点。
 
陈瑜:家庭教育,有时候也会敌不过社会舆论和同伴影响?
R:在我们家,后者完全覆盖了前者。
 
陈瑜:他们的同伴关系是什么样的?他会有真正的兄弟吗?那种很深的兄弟间的情感链接?
R:我们口中的那种兄弟,就是我可以为你牺牲我个人利益的那种兄弟,至少我不觉得他有,他不会为了维护另一个人的利益来牺牲自己的利益。
他的同学里面,偶尔碰到一些成绩差的,他会表现得很江湖义气。
 
陈瑜:那是因为他更优越一些?
R:那个人对我没有威胁。像他这种,可能会更明显一点,其他同学,我观察到偶尔有,但没他那么明显。所以你很难说,到底是什么造成,我只能说,他生活的这个圈子,接受到这些信息。
当然,我相信他到了美国以后,会表现出来很人文。
 
陈瑜:因为在那个情境下,表现得人文对他有利?
R:他会很快明白表现出来什么样子,是可以最快融入这个群体的。至于他内心怎么想,我不知道。
 
陈瑜:你觉得他快乐吗?
R:怎么叫快乐呢?
 
陈瑜:身心合一的,自在的……
R:反正没有抑郁。
确实有时候,我想法比较局限,对牛蛙的概念,对好学生的概念,就是局限在成绩上,就是top10、top1。
这种属于“自杀式”的教育理念,不适合普及,孩子没抑郁,家长抑郁了,哈哈哈……
 
PS:
我把稿件整理出来发给R看,他回说:我发现我说得真狠。有些表述,可能更多是一种情绪宣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