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活不存在绝对希望

 氧气是个地铁 2021-04-27

原创/氧气是个地铁(大梦)

这不是来起哄负能量的,并非我的性格和作风。这句话还能加上后半部分“生活不存在绝对的失望”。无论希望还是失望,都不是绝对的。哪怕在一个唯物主义至上的世界中,主观意识作为人类行为参考还是非常普遍的。根据《人类简史》的概念,连社会都能主观产物,所以可以单方面下结论:与之绑定的相关因素,同理。
绝对的希望或者失望就是这样的周边。希望和失望作为概念存在,当然有客观事实在里面,这点很容易理解,也能十分情绪地进行代入。但本文讨论的是绝对希望或者绝对失望。什么意思呢?是没有背景作为概念本身对应生活的动态。也就是说没有链接到任何具体事情,只是在脑补这种情绪,是不会激活绝对希望(绝对失望)的本质。
绝对希望会误人子弟,就跟我先前撰写过的主题一样“有时常识如果没用”。绝对希望就是常识的一部分,作为公式能够提供特别完整的背书,节省了证明这个过程。绝对希望会营造出可观的错觉,想要兑现需要天赋、能力、经验和运气。这是副作用,作为双刃剑,好处除了上面提到的广义走捷径,还有在没有其他支持者的情况下依旧擅长坚持和避免被现实太严重地伤害
生活不存在绝对希望并非灾难,是为避免叶公好龙式大结局。绝对希望大概就是假设版本的永动机,违反科学。只有充分提供资本进行维护,才能营造出接近趋势的流程。没有绝对希望,但生活是有希望的。只不过要让这些希望出现生机,就要跟现实梦幻联动。对抗现实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面对现实,现实就是可观测命运,被封建迷信造势几千年的本质,其实还能在身边延续。
所以当现实并不明显支持个体意志的大背景下,在面对困境很难太过兴奋,基本都只能当成临时反应来处理。这样的体验会逐渐让当事人在参与现实和摆脱现实的边缘疯狂试探,达成“薛定谔的猫”模型。在生活的威胁下不可能投降,但对于社会和人生本来就普遍的不公平既承认又独立。
还有一些原本非常有趣或者印象深刻的经历,都会被时间冲击或者压垮,变得相对陌生。所以关系好是不寻常的,应该别放弃。因此名字很难代表人物,那是人生还没正式启动前被赋予的称谓,以外界为例,经过时间推移重新整理的话,感觉会有所不同。人都是在变化的,造成社会也产生牵扯。我们的希望就是建议在跟现实有密切关系的社会上,而变化最重要的人是自己。无论什么人脉、关系和圈层,核心都是自己。社会在这方面的作用,就是辅佐自我尽量进阶和质变。
绝对希望还有另一层含义,就是拥有最低消费,有个生活下限。如果在这个水平上,那放弃奋斗或者类似的尝试无可厚非,还能歌颂几个常识来安慰自己。这样的群体压力算是小的,选择也挺多。可以往上竞争,凭借到位的资本哪怕接受失败地追求成功。还能全身而退,反向诸葛亮,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希望的阳光的,但越底层越依赖。所以如果没有目标,反倒可能是相对而言的大赢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