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散原创 • 初语阅读】黄海霞作品 | 天城的四月

 梅雨墨香 2021-04-27

《西部散文选刊》原创版线上平台:初语阅读

初语阅读——西散原创高端平台

初语阅读——中国原创精品散文基地

初语排行榜——中国原创精品散文风向标

谷雨一过,春就又归去。此情此景,宜读的诗句很多。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人心有眷恋,春也就有了想象中的萋萋芳草地,灼灼桃花园。江南与山寺,都是可以安放人心的地方。

雨生百谷。谷雨节气有关烟火。

清明时节,宜有雨,雨落如心殇;谷雨时,也宜落雨,雨里生长着百谷的心意。也的确,自昨日始,雨总在日光的缝隙里断续跌落,像悲喜莫定的心情。

每个转身,有留念,也有希望。包括人,也包括草木。桃花落了,有结果的欢喜。谷雨之后,有夏木绿溅溅。

在路上可以遇见旧时的桐花。淡紫的花瓣,铃铛的花形。有风吹过时,桐花坠地的声响,可以惊起飞鸟。曾经桐花树有很多,桐花的开落,事关流年,也事关春暮。

地面有潮湿的松软,空中的飞鸟背负着青天。春来春去的日子,可以看花木,也可以看群鸟。人在天城,心在天城。陶然忘机,是一份大自在。目前似乎自己的心还不可得。考试如练兵。周考,月考,模拟考,心意也有叠加的不定。儿子的高考,指日可待。天城的日子如火如荼,就像路旁开着的杜鹃,月季,以及不知名的小野花。金银花在墙边攀援,花朵将开未开,有白月光一样的白,花香还藏在流光里。空气里有草木的香,也有花的香。子规已啼,雨丝风片。喜鹊,斑鸠,黄鸟,居住在绿树丛生的地方。鸟语啁啾,细听,皆有生命之乐。

西窗的梧桐木,已翠叶如华盖。每一次的淡然相望,都有绿的欢喜。整个的梧桐道皆为绿风荡漾。漂浮在绿风里的除了飞鸟,还有微茫如蝼蚁的人。停在电线上的斑鸠,风吹不走它。小区里的杜鹃还在执着地与风抗衡,像迟暮的美人。有人从花旁走过,不愿暗自神伤。各种花木的叶子皆愿意长成心形的模样,草木多情,生命有碧玉的温润。

雨落了又落,雨里的伞有不同的样子。有时候会突然怀念旧时深黄的油纸伞。油纸很厚,竹子的伞柄与伞骨朴拙得很,撑开很是费力。落雨的时候,雨跌打在伞面上,声音沉闷。雨水又迅速地从伞骨的地方形成珠玉坠落,桐油的气味浓厚。后来,这些的油纸伞,也不知什么时候就消失无踪了。

周六,天气阴沉沉的,风里有寒意。我且乘着路车去黄镇图书馆听一个讲座,关于美学,关于枞阳名人的故事。

图书馆的布置典雅,是可以让心沉静的地方。有人说,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讲这话的人肯定是爱书的。书香是许多人都喜欢的气息。国器讲堂在图书馆三楼,来的人也有不少。我坐在第二排的位置,以示自己愿意专心聆听。中间的走道上架着一台摄像机,有专业人员在调试。主席台前的大屏上投影着“美学大师朱光潜”。美学属于哲学体系,文学艺术与美学相关。因此,我们乘兴而来。

九点过了几分钟,讲座就开始了。坐在话筒前的人,体形肥胖,衣着不太讲究的样子。讲话的时候,眼神有一丝的微笑,这一丝的微笑,又似乎流露着一种情绪。他是朱光潜的后人。右边的书架上摆放着一系列的朱光潜的著作。当他讲到朱光潜的成就时,眼神就扫往那一排的书籍上,大家的眼神也随着他,都扭着头看书架那边的书,虽然隔得远,不太看得清。

他不停地纠正着图书馆制作的短片中的不足。郑重地解释着“美学大师”这四个字。何为大师?他举的例子很多:季羡林与他祖父的渊源。周作人是他祖父的好友……

我看着他的那副模样,就觉得该是个爱酒之人。果然,他讲到了美学的物象与心象的回流,就好比烟与酒,有回味的才是佳品。喝酒的人,喝出佳境的有不少,比如曹子建,比如李白。不知台上的此人,又有几分的真意趣。

走出图书馆,户外的空气有流动的清新。回到天城,已是中午时分,儿子没有回家吃饭。路上来往的人很多。


作者简介:黄海霞,安徽枞阳人,铜陵市作协会员,喜欢文字的艺术与温度。有诗歌散文发表于《铜陵日报》(副刊),多篇散文在《光明日报出版社》《枞阳文联》《铜都文学》《铜陵社科苑》等公众平台推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