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曾经曰过: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 我们平常都是怎样的呢? 要么被念头绑架;要么跟念头抵抗。 无论哪种,人往往都是不自觉的,这就是执迷的症结所在。 被念头绑架的,在造作中不断加固我执;抵制念头的,负面能量不断积累,最终难免积重难返,引发崩溃。 其实对付念头,只需要观察它,不用力,不做动作,任它自然流动,就像局外人那样,正如《金刚经》所说:无所住而生其心。 对付各种念头,只此一法:不住! 六祖慧能在《坛经》里说:“道须通流,何以却滞?心不住法,道即通流;心若住法,名为自缚。”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心学创始人王阳明也曾用明镜照物做隐喻:“圣人之心如明镜,只是一个明,则随感而应,无物不照。未有已往之形尚在,未照之形先具者。” 圣人的心就像明镜,清清明明,任何事物来了都可以照见,等它们去了也不留下任何痕迹。 当下,很多人用尽全力地去了解别人、掌握别人并利用别人。甚至为此不惜付出高昂代价,但却是缘木求鱼,南辕北辙。他忽视了人最应该了解的是自己。 如果自己被妄念所充满,无论你是多么的了解别人,掌握多少跟人相处的谋略或技巧,都会无济于事。因为心妄动,人就妄动,事自然也妄动。 真相是:人只能自己对自己负责。 “佛不渡人,唯人自渡”。除非我们将注意力放回到自己身上,否则我们的人生将永远处在虚妄和悲哀之中。 要切记,心外无物,世界除了自己没有别人。这才是生命真正的境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