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龙文鞭影》卷四 九 青 士安正字 次仲谈经

 sy0406 2021-04-28

dc223995744f4cee9850db7d47e95ca8


《龙文鞭影》卷四  九 青 士安正字 次仲谈经


士安正字 次仲谈经

【拼音】:Shì ān zhèng zì   Cì zhòng tán jīng

人物故事】:

刘晏(约公元716—780),字士安,曹州南华(今东明县)人。历任吏部尚书同平章事、领度支、铸钱、盐铁等使,是唐代著名的理财家。刘晏七岁举“神童”,八岁时唐玄宗封泰山,因献《颂》,授太子正字,据《东明县志》记载,刘晏十岁那年,“一日玄宗御驾勤政楼,大张鼓乐百妓,罗列教坊,有王大娘者,能戴百尺竿,竿施木山状,瀛州方丈,令小儿持绛节出入歌舞”。这时刘晏被唐玄宗诏于楼中,“使贵妃施粉黛如巾栉”,打扮停当,玄宗目视刘晏发问,“正字,正得几字?”刘晏答道:“天下字皆正,唯有朋字未有正得。”此话一语双关,不仅说出了“朋”字的字形结构特点,还寓意深刻地指出了朋党相互勾结的时弊,真不愧是有风趣的字谏。接着贵妃又让刘晏针对勤政楼下百戏争新和王大娘头戴百尺竹竿的精湛表演作诗。刘晏应声吟道:“楼前百戏竞争新,唯有长竿妙入神,谁谓绮罗翻有力,尤自嫌轻更着人。”博得了唐玄宗、杨贵妃和嫔妃等人的一片赞颂。为此,唐玄宗赏赐了刘晏一制象牙笏和一领黄纹袍。



戴凭,东汉初大臣,经学家。字次仲。汝南平舆人。习《京氏易》,年十六,郡守举为明经,召为试博士,拜郎中。光武帝刘秀曾召集公卿大会,群臣皆就席,戴凭独自站立。光武帝问其意,对曰:“博士说经皆不如臣,而坐居臣上,是以不得就席。”光武帝即召其上殿,与诸儒解经论辩。戴凭解经最为精采,遂拜为侍中,多次诏见问得失。因替太尉蒋遵辨冤,遭光武帝申斥,自系狱中。后赦出,以侍中兼领虎贲中郎将。正旦朝贺,百僚毕会,光武帝令群臣能说经者相互难诘,义理不通者,即夺其席给予通者,戴凭议论恢宏,击败所有对手,重坐五十余席。京师盛传:“解经不穷戴侍中。”在任十八年,卒于官,诏赐东园梓器,钱二十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