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狙击手退役后,干嘛不去参加奥运会?拿金牌岂不是信手拈来吗?

 喵妹说说 2021-04-28

狙击手最有名的技能就是“枪法”,经过系统化的军事技能培训之后,他们掌握射击的核心理念,知道怎么去测量影响子弹飞行轨道和速度的东西,包括湿度、风速、温度等,把一切都精确掌握在脑海中,即可在数千米外将敌人击毙,完成真正的“千里之外取人首级”,对敌人来说狙击手就是噩梦般的存在。

往往狙击手潜伏在战场上的影响力,超过处于明处的大部队,对于敌军指挥官来说,最担心狙击手在看不到的地方放冷枪,届时自己的生命将无法保证,一旦指挥官被击毙,那么部队士气会受到影响,紧接着战斗力会下降,抓住这个机会进行反攻,那么赢得胜利的几率就会很高。

现代化作战中,各国军队都无法忽视对狙击手的培养,尤其是王牌狙击手的培养,他们的存在价值跟飞行员是一个级别的。那么既然狙击手这么厉害,应该退役之后还有价值才是,比如说去参加奥运会,利用射击技巧夺取金牌的话,岂不是信手拈来吗?答案其实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专家也曾经做出过解释。

他们认为,跨领域的作战,即便是王者也会变成菜鸟。射击运动中,使用的枪械以及运动员会涉及到的心理活动和承受能力跟狙击手的作战完全不同,他们需要为获得金牌而努力,不是单单为了竞技而竞技,假如表现不好将会受到舆论的谴责。参考刘翔就知道了,一次12.88秒打破记录取得冠军,却因为多次失误成绩被忘却。

外界开始纷纷质疑,这时候对于运动员来说,压力就会更大,他们更想证明自己,届时把握不住状态成绩可能就会越差。狙击枪的话就没有这些顾虑,命中敌人是其要保证的点,不管是命中头部还会身体要害都行,不局限一个点,射击运动员则是局限于靶心,每次都能打中,成绩就会很好。

所以让狙击手去参加奥运会,可能会起到反向效果,甚至脱靶都有可能出现,相对的让射击运动员去执行作战任务,也大概率会打不中人,因为他们不懂得去测试影响子弹飞行的因素,无法命中目标。要是狙击手可以胜任的话,各国就不需要培养射击运动员了,招揽退役狙击手即可,这能够省下一大笔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