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京剧演唱中吐字的几个规律性问题

 莲花r724zizss4 2021-04-28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

        京剧演唱中的吐字,可以说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京剧演员和票友都会把处理好演唱中的吐字问题,作为重中之重来看待。它不仅涉及字的韵律、气息的调控、吞吐的力度、发声和共鸣腔体的运用等技术和技巧因素是否恰当,而且关系到情感的展现、意境的表达、人物的塑造等艺术表现是否准确到位。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为什么京剧艺术大师余叔岩说他唱戏就是唱字,我以为原因就在这里。
  研究问题,重在找出其中的规律性。吐字也是如此。京剧艺术流派纷呈,各派在吐字方面亦有所不同,但规律的共同性却贯彻其中。经过近几年的学习,我发现下面三条规律于演唱十分有益。现提出来与识者商榷。
  一、汉字拼合规律
  一个汉字音节中各音素间的拼合规律是:前、后音先各自拼合(单音素的独立存在),然后前后音再相拼合,之后再进入拖腔、收尾阶段。
  由于各个字的音素成分不同,汉字共有8种不同结构,各自又有不同的拼合规律和特点。(见《合唱艺术手册》,孙从音主编,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年版)

        二、元音响度规律  
  “响度规律”的名称是我加的。已故著名音乐家杨荫浏先生在他的《语言音乐学初探》的论文中(见《语言与音乐》,杨荫浏、孙从音等著,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年版),关于字音响度的阐述,使我颇受启发。杨先生的观点,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1.当韵母包含两个元音时,发音要区别对待:
  (1)凡是由i、u作韵尾的,称为前响复合元音,前音比后音响亮,由前至后,响度逐渐减低。例如开(kāi)字中的āi,够(gòu)字中的òu。以o为韵尾的字,均以u收音。因此,前响复合元音中也包含“高”
  (gāo)一类的字。
  (2)凡是用i、u、ü等介音起头的,称为后响复合元音,后音比前音响亮,由前至后,响度逐渐加高。例如家(jiā)字中的iā,瓜(guā)字中的uā,绝(jué)字中的ué。
  2.韵母为由介音、主要元音和韵尾组成的三合韵母时,主要元音最响亮。例如叫(jiào)字中的iào(主要元音为a),怀(huái)字中的uái(主要元音为a)。.
  3.凡是以i、u、ü作介音,以浊辅音(n、ng)为尾音的,唱得比较响亮的音素常常在介音上,即由声母和介音所组成的字头上。例如乡(xiang)、光(guang)、断(duan)、劝(quan)等。

  4.以i、u、ü为零声母(写作y、w、yu)的字,其零声母最响。例如也(ye)、要(yao)、杨(yang)、忧(you)、用(yong)、王(wang)、外(wai)、我(wo)、稳(wen)、冤(yuan)等。
  我发现,上述1、2两点都有带规律性的共同点:不论是前响复合元音还是后响复合元音或三合元音,其最响处都在标有调号的主要元音上。因此,这两点可以归纳为一点,并作出新的表述,这就是:当韵母包含两个或三个元音时,其上方标有调号的元音最响,其余次之。
  需要说明的是,像“牛”,“归”,“论”一类的字,它们的发音最响处又在何处呢?汉语拼音方案告诉我们:iou,uei,uen前面加声母的时候,写成:iu,ui,un。而iou,uei这两个三元音中,发音最响处都在中间那个主要元音上;这一类字的调号只是在别的元音上“栖息”,它的“本家”在主要元音即字腹上。因此,这类字并没有跳出“如来佛的手心”。至于uen发音的最响处,按照上述第三点看,当在u上。
  遵照上述元音响度的规律性,我发现演唱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是:.以y、w为零声母的字,有的演员发音不到位。例如:“呀”字,y的发音响度不够,而且缺乏必要的延续;又如“病恹恹”的“恹”字,其发音也有这个问题。再如“看大王”的“王”字,“出帐外”的“外”字,w的响度不突出,又缺乏必要的延续,使得本来是合口呼的字头,听起来像是开口呼。
  有人说,济南人唱不好言前辙。其实,济南人不一定都唱不好言前辙,外地人也不一定都能唱好言前辙。关键是字音的响度是否安排得当。如“千”、“天”、“言”、“冤”,发音较响的部位分别在ci(在传统戏中,“千”是个尖字)、ti、y、yu上。如果把音响的着力点放在an上,使用了生活中某个字的乡音,结果是,乡土味浓了,京剧味淡了。此外,这类字还同发声共鸣的部位以及口型、唇形和舌位有关,这点容我在第三规律中再谈。
  元音的响度安排错位,影响所及不止是字的读音不美,还可能影响字的情感色彩,减弱演唱的艺术感染力。杨延辉在“老娘亲请上受儿拜”中有一句“千拜万拜也是折不过儿的罪来”的唱词,这句唱词是这段唱词中最重要的一句,言简意赅,感情浓烈。其中的“也”字既是逻辑重音,又是情感重音;“千拜万拜”抵消不了“儿的罪”,一个“也”字加重了语气、语意和杨延辉的情感色彩。此字发声较响处在y上。可惜的是,有的专业演员也未能处理好这个字的发音;在“折”和“罪”这两个重音上也缺乏应有的力度。
  
  三、元音反咬规律
  
  这个名称也是我加的。这个规律涉及元音的咬法,包括唇形、舌位、口形,.做起来比响度的安排要难一些。但是,做好了却很出味儿。特别是在气息的调控和运用、发声与共鸣、节奏与情感等因素的协调和配合下,经过不懈的努力,不断地揣摩,达到“声外有余音”,“耳倾已息,心聆犹闻”的境界,也不是不可能的。
  为什么叫“反咬规律”呢?就是要反其(指的是元音、特别是发音较响的元音)道(指的是元音的唇形、口形和舌位的平常形态和位置)而咬之。
  
  元音分类咬法
  
  从唇形看、从舌位前后看、从口形看,综合起来,可以按下述简易方法咬字:
  i、ê元音作字腹的字,要竖、后、宽地咬字发音;a元音作字腹的字,要竖、后、窄地咬字发音;e元音作字腹的字,要竖、前、宽地咬字发音;ü元音作字腹的字,要横、后、宽地咬字发音;o、u元音作字腹的字,要横、前、宽地咬字发音。(“元音分类咬法”,见《合唱艺术手册》,孙从音主编,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年版。ê的读音见《现代汉语词典》1979年版,第281页。)
  现在,我们以“望家乡,去路远”(《野猪林》中林冲“大雪飘扑人面”的唱词)为例来看一看响度规律和反咬规律的运用。望(wàng)字,发音最响处在w上,要横、前、宽地咬字发音;发音后,要注意适时转入a的发音上,即由横、前、宽向竖、后、窄转变。家(jiā)字,发音最响处在a上,i次之;咬字发音由竖、后、宽向竖、后、窄转变。乡(xiāng)字,发音最响处在xi上,a次之;咬字发音由竖、后、宽向竖、后、窄转变。去(qù)字,按横、后、宽咬字发音。路(lù)字,按横、前、宽咬字发音。远(yuǎn)字,发音最响处在yu上,a音次之;咬字发音要由横、后、宽向竖、后、窄转变。
  按照上述规律,前面提到的“千”字和“天”字,其咬法为:由竖、后、宽向竖、后、窄转变。在操作上注意:唇形为竖咬、舌位靠后、口型略宽,然后向口型略窄转变。在演唱中容易出现的毛病是,口张开得太大,或者共鸣不到位,即通常所说的,“声音掉下来了”。这类字,口型过大,会失去字音特有的韵味。实践和理论都一再证明,演唱中的吐字,一定要和气息、发声和共鸣、情感等因素结合起来,才能达到多因素的和谐统一,给人以美的享受。
  京剧艺术的传承,由于历史的原因,依靠的是口传心受,在吐字的传授中,学习者往往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在传授中,特别是在戏曲学院的教学中,如果能对学生晓之以吐字的规律性,当可收事半功倍之效,也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不知识者以为然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