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梦南缘】第154期,网络诗人高翠兰抒情散文:清明怀念母亲

 北梦南缘 2021-04-28

作者简介:


作者:高翠兰 口述:李园林 编辑:雪之英

清明怀念母亲

天堂老母

   

   “清明孝节一年年,游子八方归故园。焚纸燃香聊表意,阴阳两隔梦魂牵。”

母亲离开我整整四十二年了。在这四十二个春秋里,无时无刻不怀念着她老人家。虽然母亲离开的时候,我还是一个懵懵懂懂不到十岁的孩子,但时间永远冲淡不了我对母亲音容笑貌的记忆和慈恩的感怀。

每年的清明前后,只要没有天大的事,我总是尽量赶回老家,到后山为母亲墓,除除草,添添土,陪母亲说会话。坟上小草在微风吹拂下一恍一恍的,似乎听懂了我轻轻的呼唤,又仿佛看到母亲当年憔悴的面容。我默默肃立在坟前,思绪万千,一桩桩往事涌进心头,感慨无限。

记得我很小的时候,父亲被打成右派,家里兄弟姊妹多,重担全部压在母亲一人肩上。母亲白天下地耕耘,砍柴做饭,夜晚浆衣洗裳,缝缝补补,就这样养儿养女。在那生产力低下,物质匮乏,糊口难继的年月,全靠母亲的一双手,才得以维持家计。六工分是酬劳,一箩青菜一周粮。足见母亲的艰难和痛苦。真是: 千般辛苦恸天泪,万种凄凉感动哀。


作者:高翠兰

1973年腊月的一天,母亲因操劳过度,病入膏肓,躺在床上的母亲拉着我和哥哥的手,叮嘱我们兄弟姊妹们:“孩子,今后你兄弟姊妹们要靠自己养活自己了,要记住对人如对己,吃亏是福,我不指望你俩有多大的出息,只愿你俩一生平安!”

那一天,天气很冷很冷,寒风刺骨,乌鸟长鸣。母亲不断流着眼泪,一直看着我们兄弟姊妹们!直到闭上了眼睛。当时,我只有9岁,哥哥12岁。我内心不停的颤抖,只感觉天塌下来了。我知道,母亲在家就在,母不在儿孤零!

母亲去世后,整个家庭四分五裂,两个姐姐被邻村抱养,哥哥为谋生也不知去向,年幼的我因太顽皮没人收养,只好到处流浪。路茫茫,雨淅淅,何处是归家?无可奈何,殿堂、庙宇是我栖脚的地方。于是,我二进东方山弘化禅寺,走过了一段非常凄惨坎坷的道路。

幸运的是,在我18岁那年,人民军队收留了我,我应征入伍,光荣地成为一名军人。


口述者(李园林)

无论是在部队大熔炉,还是转业到地方工作后,我一直不忘母亲的教导——踏踏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虽然我没有大的出息,但总算平平安安度过半百人生。每当想起母亲的谆谆教导,就好像母亲的声音还在耳边:吃亏是福,对人如对己,以一种大度对待身边的人和事。“不贪不占常念佛,平平淡淡保平安。” 

再过几天就是清明了,毛铺山上的映山红,应该满山红遍了吧,而慈母长眠地下,抱憾千古了!母亲,下周我一定和往年一样,摘一捧您生前最喜爱的映山红,插在您的墓前,祭奠您,赞颂您,陪伴您!

传说这映山红,是杜鹃啼血而染成,母亲一生就是那无私奉献催人布谷的杜鹃!您来到人间,为儿为女为穷家,犹甚杜鹃长啼血,感慈魂早去,作仙作佛作大神,远离苦海任逍遥!

最后以一首诗作结吧:

每到坟前哀母亲,清明更是泪痕新。

昔时想孝难为力,今日奉娘墓草青!

湖北黄石东方山弘化禅寺智勇(李园林)口述

——2019年3月31日









北梦南缘文学社编制:

· 顾   问:陈劲煌 龙角生

· 社   长:柯有旺

· 副社长:刘玉恒 朱正樵

· 主   编:雪之英

· 管   理:陈永龙 杜鲜果 李洪起 


作者|高翠兰

口述|李园林

编辑|雪之英

北梦南缘文学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