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艺术和现当代艺术的本质区别的描绘自然和表达自我的两种不同的目的。
因为20世纪之后艺术界交流频繁,各种风格主义界限不是很明细,不是非此即彼,而是相互影响互相渗透。 本篇介绍:
立体主义cubism
代表人物: 毕加索最重要的艺术贡献就是创立了立体主义这一艺术风格。 毕加索的两个重要的立体主义时期:
《小提琴》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梅辛革:在立体主义的表达维度中增加颜色这个维度,认为看到的只是这个世界一个空间和时间的截面。 杜尚:无心插柳柳成荫将时间考虑进了二维画面的表达中。 《下楼梯的裸女》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毕加索:(西班牙)开现代主义艺术先河的伟大艺术家 第一位活着看到自己作品被卢浮宫收藏的艺术家。
蓝色时期《老吉他手》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红色时期《在狡兔酒吧》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斯坦因的画像》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塞尚的立体简化,把自然简化成圆柱圆锥和球形启发了毕加索。亚威农少女就是立体派的第一幅巨作。 亚威农少女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毕加索的两个重要的立体主义时期:
毕加索立体主义之后,摆脱风格主义的束缚,不再被束缚,回归传统的新古典主义,超现实主义倾向描绘虚无的想象,象征主义倾向的《格尔尼卡》。 《格尔尼卡》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未来主义:诞生于意大利米兰1909发表的《未来主义的创立和宣言》,1910在都灵签署《未来主义绘画宣言》,声称与旧时代艺术做切割。未来主义的绘画作品都非常抽象。 波丘尼:未来主义代表性画家。绘画充满动感。为表现事物的速度,需要在画面中展示时间,因此将不同时间点上事物的形象放在同一个画面中。 城市的上升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充满活力的自行车骑手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立体主义和未来主义在观感上不太好区分:立体主义的画作是探索型的作品,色彩变化不是很丰富,或暗淡,或呈现色块状,缺乏渐变。而未来主义则是表现型作品,有非常丰富绚丽的色彩过渡。 【较之其他任何运动更多地使艺术从传统形式的束缚中获得了解放,并为抽象主义在全球的传播进行了准备与协助】 康定斯基:(俄国)抽象艺术之父,除了绘画还热爱音乐,30岁当法学院教授,之后离开法律行业开始专注艺术创作。 抽象主义:对真实自然的物体进行简化甚至完全抽离的艺术。没有任何具体的形象描绘。 在巴黎受到莫奈(干草堆)和马蒂斯野兽派的粗狂风格的影响。 一个重要的理念是,用绘画进行作曲。(正如德彪西的音乐作品非常具有画面感,不同和声代表不同色彩)。构建一套体系通过抽象的线条和色彩将情感在画面中表达出来。代表作是《构成》十幅 构成Ⅶ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晚期作品线条变化是他理念趋于成熟的表现。受到俄罗斯至上主义马列维奇等人的影响。正如音乐中一个主和弦不管在上面曲子中都表达相同的情绪,康定斯基中期作品中的随机模糊线条缺乏像主和弦一般的确定功能,因此后期开始在画面中加入稳定和规则的几何形象。 至上主义-马列维奇(俄):强调人的视觉感受的绝对至上,无论作品如何变化,最终带给观察者的是各种不同的感受,艺术家与其画那些构成丰富颜色繁多的作品,不如从最基本的形态入手,找到人类最基本感受到元素。认为黑色是最基本的,其次是红黄蓝,最后才是白色。大千世界虽然有各种形态,但万变不离其宗都是有最基本的元素构成。 黑方块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红方块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白色中的白色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至上主义的构成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构成主义constructive:俄罗斯的苏维埃政权在艺术上强调实用主义。主张艺术应当具备功能性,去掉一切装饰,在观感和至上主义一致,都是由非常简单的几何图形构成。至上主义的表现形式都是绘画,而构成主义除了绘画,还涉及日常生活用品,更现代的材质(金属,纸版,玻璃) 风格派-蒙德里安:(荷兰)荷兰风格派的创始人,将马列维奇的至上主义推进一步,在平面上表达最基本元素只需要两条相互垂直的线条,在色彩上用红黄蓝白黑为基本色彩填补在线条区隔的区域中。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再说一句,最近广州推出蒙德里安风格的公交车,点赞。 下一篇介绍现代艺术中的梵高一脉,敬请期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