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郁达夫的故事27—《禁书》

 富春少年 2021-04-28

 禁书 苏立军
    初版于1932年的《她是一个弱女子》,却在国民党当局的查禁下成了一部禁书。
    早在1927 年,郁达夫就开始酝酿小说《她是一个弱女子》,直到1932年3 月才写成,并于4 月由上海湖风书局出版。
    在此之前的1929 年至1931 年间,郁达夫创作的作品较少,真可谓是“冬眠”期。可是,到了1932 年,郁达夫在参加了各种反帝抗日组织和积极宣传抗日救国的同时,也努力从事创作,写了好些小说和散文。
    但是,国民党当局一直在玩“文字狱”,郁达夫对此深有痛感,1932 年春,他自书条幅集清诗人龚自珍诗句“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梁谋”,悬挂在上海嘉禾里住宅的客厅中,以示对黑暗现实的愤满和自勉自励。
    在1932年7 月《她是一个弱女子》再版后,国民党当局就查禁了此书。同年12 月由现代书局重印后,又被禁止发行。直到1933 年12 月20 日,郁达夫把书名改成了《饶了她》,删改了之后才得以出版,还要在扉页上特别声明:“本书原名《她是一个弱女子》,奉内政部警字第四三三号批令修正改名业经遵令删改呈部注册准予发行在案。”可这还是逃不过国民党当局的“文字狱”,1934年4 月仍以“诋毁政府”的罪名被查禁和焚毁。
那么,这部小说到底写了些什么呢?
    对于写作意图,郁达夫在1932 年4 月1 日《读书杂志》第二卷第四期上发表的《沪战中的生活》中作了这样的说明:
    在战期里为经济所逼,用了最大的速力写出来的一篇小说《她是一个弱女子》。这小说的题材,我是在好几年前就想好了的,不过有许多细节和近事,是在这一次的沪战中,因为阅旧时的日记,才编好穿插进去,用作点缀的东西。我的意思,是在造出三个意识志趣不同的女性来,如实地描写出她们所走的路径和所有的结果,好叫读者自己去选择应该走哪一条路。三个女性中间,不消说一个是代表土豪资产阶级的堕落的女性,一个是代表小资产阶级的犹疑不决的女性,一个是代表向上的小资产阶级的奋斗的女性。
     实际上,这篇小说是郁达夫小说创作中篇幅最长的,所反映的社会背景也较为广阔,从民国后的“政潮起伏,军阀横行”开始,经大革命失败,到“一·二八”战争发生为止。小说企图通过描写三个不同思想性格的女学生的不同经历和遭遇,即或乱伦通奸,或受尽社会的欺凌,或参加工人大罢工,启示青年应走什么道路,并暴露蒋介石国民党的反革命大屠杀和日本侵略者的罪行。可以看出,作者力图使这篇小说富有时代的现实的意义,甚至有一定的革命色彩。这也表明作者在进行着小说创作的一种新的尝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