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实验小学五(6)班 董喆雯 : 寻访东梓关

 富春少年 2021-04-28

     寻访东梓关

董喆雯:女,11岁,富阳实验小学虎山校区,五(6)班学生,成绩优异,性格开朗,爱好看书,特长弹钢琴

    今天,是我第一次参加郁达夫少年文学院的活动--------走读东梓关。

     一下车,一股岁月沉淀下来的古朴气息萦绕着我们,我们脚下的青石板路虽大小不一,却又非常平整;乍一看,几乎所有的房屋都是青瓦白墙,可瓦片上长了一层浓密的青苔,墙面也有些斑驳了,我走近了一栋房子,恍惚间,我似乎看见了一个老人向我走来。

     进入东梓关后,一栋高大的瓦房映入眼帘,原来这就是村史馆。走进村史馆,听着朱老师动人的讲述,我们犹如回到了东梓关的那段光辉岁月。昔日东梓关人来人往的景象浮现在我的眼前。

    沿着碧波荡漾,波光粼粼的长塘, 不知不觉间,我来到了张绍富医德馆。看着那老医生给病人看病的蜡像,我仿佛看见了昔日这里张绍富治病救人、接骨疗伤时的情景。

    出了医德馆,大家来到了一个四合院,据老师说,这里就是郁达夫在东梓关寄住的地方了。同学们一听到了郁达夫寄住的地方了,都兴奋极了,大家迫不及待地上了楼梯。我小心翼翼地走上这木质楼梯,每走一个台阶,木板就会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郁达夫的房间里很亮堂,缕缕阳光从窗户里照射进来。我的脑海里不禁浮现出了郁达夫在这里生活的场景:清晨,他在朝阳的照射下写作,夜晚,他在清冷的月光下轻轻翻动书页……

     时间快似流水,我们的活动就要结束了,我沿着长塘、踏着石板路,看着那白墙青瓦,伴着伙伴们清脆的笑声……再一次回顾郁达夫在这里留下的痕迹。

 实验小学五(6)班  董喆雯   指导老师   孙 萍

温馨提醒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