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读双溪 | 富春四小 周子轩《走读双溪》

 富春少年 2021-04-28

郁达夫少年文学院走读双溪活动习作-7

走读双溪

 富春四小五(7)班    周子轩

    2018年4月21日,作为郁达夫文学院的小记者我们一行在老师的带领下走读了富阳双溪。在蒙蒙细雨中,我兴高采烈的来到了秦望广场,经过简短的点名确认后,我们坐上了去往双溪的大巴车。

    阳春四月,下着小雨的天有一丝丝凉意,但这丝毫不能减弱我们兴奋的心情。在与同伴们的交谈中,双溪村很快就到了。下车一看,村内道路整洁,一片片的毛竹、苍翠悠远的绿树,我有一种在画中的感觉。

    第一站是参加双溪武术文化传承殿堂,在这里我们学习了爱国人士戚继光保家卫国的感人事迹,在讲解员声情并茂的述说中,感受了烈士们的爱国情怀,同时还有幸欣赏了双溪武术继承人表演的精湛武术技艺。

    第二站,也就是今天的重点是参观了解富阳传统的造纸文化。走进一个不是很新略显历史年代的大门,我们正式进入了富阳竹纸制造厂,讲解老师边走边给我们讲述了古今闻名的双溪造纸历史,富阳的竹纸艺术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造纸至少可以追溯到魏晋时期。从唐五代时期我国出现竹纸开始,富阳就开始用嫩竹为原料生产土纸,名为“竹纸”。宋代时,当地竹纸便以“制作精良、品质精粹、光滑不漏、洁白莹润”而被誉为“纸中上品”,是当时朝廷用纸科举用纸首选。边听着讲解员对富阳造纸的源远流长的解说,边进入现场参观造纸工艺。一走进工厂,我们看到工厂进门依次排列着一些大水池,水池中装满夹杂着纸浆的清水,一个个师傅们熟练地拿起竹帘在水中“抄纸”,然后将抄上来的纸一层层堆放起来,看起来像块硕大的豆腐。这看起来简单的动作却是一项关键技术。“抄纸”的技术要求工艺精湛,这是手工造纸的七十二道工序中难度最大的工序,全凭心头感觉、手中功夫,“抄”出高质量的纸张。冬天纸槽结冰,双手在水中作业,冰冷刺骨。在经过同意之后,我还亲自试验了一把。参观完制造现场后,我们还来到了造纸厂的仓库,在这里看到了石磨、竹帘等最原始的传统制造工具。

     这次双溪之行真的收获满满,除了经受了爱国主义教育外,还体验了源远流长的造纸文化,对于富阳的了解也进一步加深。

活动回顾

2018年|4月21日

    早上9点多,孩子们来到双溪,走进武术馆,首先由程仕潮老师给大家介绍了双溪武术百年的渊源与传承,然后程老师与弟子为孩子们做了武术的表演。

2018年|4月21日

    孩子们来到双陆纸厂,认真聆听了公益流程的介绍,观看了师傅们制作宣纸的流程。

孩子们在师傅的指导下,亲自感受制作宣纸。

2018年|4月21日

  在宣陆纸厂的接待室,孩子们还练习了书法,这是最生动的课堂。

孩子们带着作品,满载而归。

    希望这样的活动,让孩子们能有更好的感受,真正的去体会了解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更好的去传播传承我们民族文化的精髓。带着观察的眼睛,用心灵去记录。我们还将继续走读更多的地方,走遍富阳的大地......

    也请参加活动的会员及时提交活动习作,我们将进行刊登于评比!稿件请勿忘署上学校姓名班级发送到332002779@qq.com邮箱。

排版|如歌

文案|郁达夫少年文学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