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泪洒天路》 作者: 张彦华 诵读:赵 霞

 静韵雅轩 2021-04-28

第524期

【原创】

《泪洒天路》

作者:张彦华

诵读:赵  霞

    学习教育安排了参观井陉天路。起初定的是早上八点半出发,头天晚上说由于山高路远,临时决定改为六点出发,还特意给学员们发了面包、火腿和榨菜,以顶被耽误的早餐。

一大早,我起床后匆匆赶到门口上了车。只见学员们都惺忪着睡眼蔫头耷脑,有的嘟哝着,有的懒懒地嚼着面包,有的歪在靠背上继续睡觉。昨晚,因为督导组临时通知要个材料,我和大家加班到半夜,上了车没多久也感觉到有些困,但是一想到参观的是“天路”,心里就对其名字狐疑起来,加之车窗外扑来的青山翠柏组成的镜框越来越多,困意很快就淡下来。

大巴车过了井陉县城后就喘起了粗气,蜗牛一般吃力爬起来。驶近天路起点时,更像一个饿透肚皮背负着重物的汉子颤巍巍慢吞吞。天路很陡,大部分路段上,我们自然扬起了头,似乎要亲吻到蓝天白云了,个别地方汽车就像腾起前蹄的战马几次要直立起来,大家的心就猛然提到嗓子眼处。天路也很险,一边是峭壁,望不到顶,一侧就是悬崖,不敢看下去。天路还是蜿蜒而上,急转弯处汽车只能慢慢停下来屏住呼气踱着碎步小心翼翼。此时我自然想到了古时“难于上青天”的蜀道,不知道当年诗人是如何在蜀道上行走的。这时我才明白为什么叫“天路”,然而大车还能爬上来,该不会像蜀道那样难行吧。

终于,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跋涉,汽车把我们带到了天路的最高端---于家乡的路段。面对学员们的惊愕、狐疑和感叹,早已在此等候的乡长慢条斯理地给大家介绍起来:修通天路这截30多里的路段异常艰难,县里没钱,乡里更穷,12个村的群众像当年父辈们修水库一样,背起干粮,扛上钢钎,推上小车,人人上阵,战严寒斗酷暑,风里雨里;十几家企业主动出钱雇来铲车、挖掘机挖石开山。大家就为了修通一条走出大山的路,让山里的农产品出去,让太行深处的古村落呈现在世人面前。这区区一小段就用时一年半。

听着讲解,我们站在高高的山顶上向下眺望,弯弯曲曲的柏油路很像当下一些人吃的黑色的营养面条,软软地在绿色的山包周围屈曲缠绕着,又像一条没有尽头的黑飘带萦绕在绿色的山腰里,这条黑飘带浸透了无数乡亲们的血汗、凝结着无数企业家的爱心和良心,是一条名副其实的干群路、民心路、致富路啊。它蜿蜿蜒蜒通向山外,在山里山外间架起了一座信息山货以及财富的联通之桥,着实让人叹为观止。

大家围着乡长听介绍,忽然从人缝里,我看到了一位山民,中等身材,花白头发,紫红色满是皱纹的脸膛,几十年前我父母穿过的灰色的大裤腿裤子,灰白色的长袖上衣,光脚穿着一双黑布方口千层底鞋,手里攥着一把镰刀,静静地站在人群边上,一看就知道是周围村里的护路人。我的心头一热,这不就是筑路乡亲的代表吗,这不就是当年修水库的人吗。他,也许是他的哥哥、叔叔,和我的父亲一样,年轻时曾多次在秋后到深冬的季节里,背着干粮、推着小独轮车外出修水库、筑堤坝。为了无数水库下游的乡亲不再被水淹,为了贫瘠的土地能养活一方人,父辈们甘愿奉献一身的力气,汗水和鲜血。他们没人埋怨过吃不饱、穿不暖,尽管每天的饭食不是面包、火腿,而是高粱面、玉米面饼子,还定量供应,饭量大的常常饿肚子;他们没人叫过苦喊过累,尽管每天小车上的土石堆成山包,手脚上磨出无数血泡,砸伤摔伤也没人告假休息;他们尽管家贫如洗,住的是土坯屋,睡的是土坯炕,一家老小食不果腹,但没人向国家伸手要钱,也不曾挣过一分钱。如今为了走出大山,这里的乡亲们再次拿出当年修水库的劲头,再次用老愚公精神,劈山开路,修通了这条翻山越岭的天路,他们才是真正的英雄。

讲解听完了,我们要上车走了。挪动脚步时不小心被脚下的一块石头绊了一下,我索性弯下腰来,双手擎起这块不起眼的石头仔细端详。这是一块从路边的山上炸下来的青色的石头,突兀着尖尖的棱角,稍微扁平的一面还弯弯曲曲地镶嵌着一条条白色的石英石花纹,似微风拂过的湖面。我不忍心再扔下它,决定带着它上路。它来自高高的天路上,它见证了无数乡亲们挖石开路的艰难,它亲历了乡亲们为走出大山挥汗如雨的激情,它的内心深处同样隐藏着无限感恩的故事,在我身边,它肯定能够让我在幸福的日子里时常想起一种精神,看到一种气魄,满怀一种感动,永葆一种情怀。

上了车,我抚摸着这块青石异常硌手的棱角,眼前又浮现出那个天路护路人,并很快联想起为修水库筑堤坝出过无数力、流过无数汗水、挨过无数次石头砸的我的父亲来,心中不禁感慨万端:刚刚过上好日子没几天,我们就很快淡漠了父辈走过的坎坷,我们坐享父辈之清福却不知自己该创造什么样的生活,我们晚上加班就觉得苦不堪言,偶尔早起一次、用面包火腿顶一顿早饭就受不了......想着想着,无限的怀念、惭愧、悔恨、羞赧一股脑儿涌上心头,我的眼泪顷刻间汹涌而出,天路两边耸立的青山瞬间模糊起来......



感谢您对静韵雅轩平台长期以来的关注和支持!如果觉得不错,请您在文章底部右下方,点击“在看”并留言及转发,分享给更多朋友,有您陪伴,用爱相传,传播正能量,让更多人分享。写作、朗诵、编辑制作不易,您的鼓励就是我们的动力,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下期再见!

静韵雅轩所用图文及音视频素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在看点这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