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本曾花14年在中国找一种东西,结果因为找不到,二战战败了

 梦想童年594 2021-04-28

文/虢洛西

1941年12月,太平洋瓦胡岛的上空突然响起了一阵“嗡嗡”声。不久,随着一声巨响震破天际,无数的爆炸让岛上的设施和人们陷入了一片火海……

日本曾花14年在中国找一种东西,结果因为找不到,二战战败了

珍珠港告急,太平洋战争爆发了!

这是日本孤注一掷的军事行动。由于日本在北方的对苏作战失败,加上美国封锁了日本的原油贸易渠道,导致日本已经彻底失去了石油这一重要的战争资源的来源。

日本曾花14年在中国找一种东西,结果因为找不到,二战战败了

于是,为了争夺东南亚的油田,保证自己的战争机器能够继续运转下去,日本军部决定做一次赌博,发动了著名的珍珠港之战。随后,日军蜂拥闯入东南亚地区,兵锋直指印尼油田。

但是,众所周知,在中国的东北地区,其实还存在着两个油田:辽河油田和大庆油田。相比印尼油田在二战期间1040万吨的年产量,辽河油田的年产量则分别达到了更高的1500万吨和5000万吨。而印尼油田一年的产量,则可以支撑日本持续进行3年的战争。

日本曾花14年在中国找一种东西,结果因为找不到,二战战败了

可想而知,如果日本在二战期间占领了辽河油田和大庆油田,后果肯定不堪设想!

那么,为什么日本在占领东北长达14年的时间里没有找到辽河油田和大庆油田呢?难道是他们完全没有去找吗?

其实不是的。日本在太平洋战争之前,其实一直很努力地在东北寻找石油。他们的满铁调查部甚至走遍了辽宁海边的任何一块地方,军方的飞机也飞遍了东北地区的上空,可就是没有找到。

日本曾花14年在中国找一种东西,结果因为找不到,二战战败了

但其实,日本空军有一次从大庆地区上空飞过时,飞行员就看到了当地草甸子的水面上有一些奇怪的黑色油膜状漂浮物。他们随后向上级报告了好几次,可就是没有得到上级的理睬。

这么重要的报告,为什么竟会得到求石油若渴的日本军方的无视呢?

原来,在当时的日本专家看来,石油这种资源必须是在海洋沉积型的地质里才能形成,因此只有在海边才比较有可能找到石油。也因此,日本军方和满铁调查部将主要精力都放在了辽宁的沿海地区,对来自内陆地区的报告置之不理也就不难怪了。

日本曾花14年在中国找一种东西,结果因为找不到,二战战败了

那么,找了14年,为什么日本也没有办法在辽宁找到辽河油田呢?这就和当时日本的技术是有关的了。

在二战期间,日本的石油勘测技术只能深入到地下2000米。而辽河油田的位置,则是存在于地下6000米。当时,日本人其实就曾站在辽河油田的地表上方,可是由于勘测技术不够,他们只能无功而返。

日本曾花14年在中国找一种东西,结果因为找不到,二战战败了

黄昏下拍摄的辽河油田美丽至极

而辽河油田的大规模勘测和开发,则是到1970年才开始。当辽河油田开采的消息传出时,已经是日本无条件投降15年之后的事了。而在日本军国主义的政客们看到这则消息时,也无不捶胸顿足。他们曾因此大为感叹地说:“当时我们曾经站在这片油田的正中央,却没找到石油!”

这或许就得冥冥中的注定。由于对苏作战失败,导致日本无法争夺苏联境内的资源;再加上在东北地区和两大油田擦肩而过,日本只能孤注一掷,发动了太平洋战争,从而更加加速了日本军国主义的灭亡!

日本曾花14年在中国找一种东西,结果因为找不到,二战战败了

如今,我们庆幸日本在石油勘测上的失误以及后来的战败的同时,却不得不承认:日本的这一系列失败,反而为后来我们的东北地区换来了一片安宁。这又是为什么呢?

试想一下,如果当时日本真的找到了石油,进入东北的百万苏军难道会撤走吗?

日本曾花14年在中国找一种东西,结果因为找不到,二战战败了

是的,其实深陷战争泥潭的日本肯定也注定不能再支撑多少年。当百万苏军进入东北之后,日本也会注定战败。但是,若日本找到的油田被苏军占领,出于国家利益的考虑,苏联军队必定不会撤离东北。如果此事真的发生,那么二战结束后的中国,则不仅仅是国内战争这么简单。在东北地区,也必定会有更多的摩擦,甚至是大战发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