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与孩子做朋友好处多,但别在该立规矩的年龄,跟孩子做“朋友”

 优家教育 2021-04-28

 文丨 优宝

最近有位宝妈“控诉”了一些自己育儿上的困惑,明明和孩子说好了一天只能够吃一包零食,但孩子吃完就想再吃一包,不给吧孩子就要闹。
 
她也总看一些育儿文章在强调不能强硬的拒绝孩子,要和孩子做朋友,可这样孩子不就更加无法无天了么,这家里的规矩什么时候才能立得起来呢?
 
这大概是很多家庭的真实写照吧。

                           
要和孩子做朋友才能让孩子愿意对大人敞开心扉,这没错。
 
要给孩子立规矩,尽早建立起他们做人的底线,不然以后更加没法管,这也没错。
 
那到底该如何权衡这看似矛盾的两者呢?规则到底又该怎么立呢?
 


先尽父母之责再做朋友
 
佟大为在综艺节目《一年级》中的也遇到过这样的问题,甚至一度发飙。
 
有一次,一个女孩两天没去学校上课,也没请假,没有音信,佟大为作为老师批评了她,希望她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但却有同学说佟大为话说重了,只把自己当老师,没把学生当朋友。佟大为听了直接回怼:
 
“在学校里,你们就得守学校的规矩,我们首先是师生,其次才是朋友!
 
我要对你们的安全负责,两天不来学校也不请假,我们跟你们的父母怎么交代?
 
你是来跟我们学习的,不是交朋友!”
 
老师首先要做好教育,有余力,再做朋友。
 
父母要首先尽父母职责,其次,才是孩子的朋友。
 
我们可以追求做孩子的朋友,但必须是建立在规则与敬畏之上。


还记得那个飞踹妈妈的小男孩吗?
 
一名10岁左右的小男孩连续抬脚,短短几秒钟已经踹了自己亲妈5脚,还伴随着怒吼,情绪十分激动。
 
尽管在一旁的奶奶一直阻止孙子的暴力行为,但小男孩依然我行我素。


这场矛盾的原因居然是男孩的妈妈刚才阻止他玩手机,导致男孩怒了,就飞踹了那么多脚。
 
这种行为引起了网友的热议。“这孩子怎么可以这样对自己的母亲,都是给父母惯坏了!”、“这种孩子算是毁了!”

仔细想想,这样的现象少么?
 
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孩子随便打骂爷爷奶奶,有的父母甚至都不知道阻止。
 
孩子渐渐地开始打骂父母,父母也只是觉得孩子还小,打几下也没什么力度。
 
这些孩子似乎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不听劝告,好像一切都要听他的,否则就要暴躁起来!脾气大起来,甚至连亲生父母都打。
 
究其根源,就是缺乏敬畏心。


但这份敬畏心也不是靠责骂、棍棒打出来了,那样做只能在孩子的心里留下畏惧,而不会有丝毫的尊敬。
 
尊重父母从遵守规则开始
 
有个韩国名人,从来都不抽烟。
 
他说自己不抽,并不是因为觉得烟不好,而是太崇拜自己的烟鬼父亲。
 
大概在他5、6岁的时候,他爸爸天天抽烟,而且抽得特别凶,一天至少3盒以上,家里天天就像防化演习的毒气室似的。
 
终于有一天他受不了了,问爸爸能不能不抽烟啊?不抽好不好?
 
爸爸一开始还想说点什么,但突然就把烟掐掉了,然后问他:“如果爸爸从现在开始不抽烟了,你长大以后,能做到像爸爸一样不抽烟吗?”
 
他拼命的点头向爸爸保证长大以后绝对不抽烟。
 
从那天起爸爸就再也没有碰过烟,用口香糖、饼干缓解烟瘾,那个画面直到他成人后依然刻骨铭心。


很多文章都说敬畏心能让孩子懂规矩,但其实恰恰因为孩子被父母的言行影响,才会对父母报以尊重。
 
而3~6岁是给孩子立规矩的最佳时期,《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表示,这个阶段的孩子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也就是说他们此时只能从自己的角度看问题,而意识不到他人的观念。
 
所以,在孩子3~6的岁的阶段,有些情况下,你给他讲再多的道理也没用,只能采取相对强硬的手段告诉他们,哪些是必须要遵守的原则,哪些是可以商量的。


古人总喜欢强调做任何事情都要“刚柔并济”,强硬也并不是非用指责打骂来实现。
 
比如,你想要孩子自己吃饭,他一哭,你就觉得,这次算了吧,下次再说。
 
那我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你,下次他会哭更久。
 
毕竟,哭十分钟你能妥协,那下次至少还要哭十分钟,不行就二十分钟。
 
我姐姐在小外甥的吃饭问题上,就遇到过大哭不止的情况,看他实在太伤心,姐姐就把他从餐椅里抱了出去,告诉他:"你很伤心,那就哭一会,饭先不吃了。"


等孩子平静之后,姐姐就跟他说:"刚刚你不想自己吃饭,所以一直哭,现在你哭好了,要自己吃了吗?"
 
孩子还是坚持让喂,于是那顿饭就没吃。
 
其实也正是饿了他一顿,下顿饭开始,他自己就狼吞虎咽了。
 
所以才采取强硬手段的同时也要顾虑到孩子的感受、灵活应对。
 
很多时候我们管教孩子的过程其实就是在安抚孩子的情绪,不答应孩子的要求可以,立规则也可以,但也要看见孩子。


这个世界上没有100分的育儿技巧,也没有可以套用到每个家庭中的万能公式。
 
但每个家庭中都有一个最灵验的育儿方式,那就是以身作则。
 
当一个家长以高标准严要求来对待自己时,他的孩子自然会耳濡目染,从小建立起清晰的规则意识和待人接物的界限感。
 
所以在你和孩子做朋友之前,首先你要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不要在孩子尚未建立规则意识的时候就失去了做父母的权威。
 
只有孩子建立了规则意识,拥有了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成长为了一个三观正的好少年时,才是你与孩子做朋友的最佳时期。
 
愿每个孩子都可以得到善意的对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