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没有jack和rose的泰坦尼克,其实更有意思

 苦海无涯回 2021-04-28

我看了一本很有意思的电影,冲着监制卡梅隆去的,是一本纪录片。

这片子大部分人看起来应该很无聊,因为没啥镜头,从头到尾就是寻找线索。寻找泰坦尼克上六个生还的中国人的线索。

关于泰坦尼克上中国人的故事很早之前就听过,确切的说是被公知们反复讲了二十多年,最后还是卡梅隆给这六个人正名了。

泰坦尼克是98年上映的,那时候我还在上高中,这片子风靡大江南北,连我们班小胖子都会唱:my heart will go on.

我一直以为这是一个爱情故事,如果有引申,就是某些富豪,在死亡面前十分淡然,把生存的权力让给了妇女和儿童。

当年也有过关于这六个中国人的话题,但都是负面的。

公知们告诉我,死亡率这么高的泰坦尼克上,为什么8个中国人就能幸存6个,由此可见......

我一直也是这么想,毕竟没有深入的研究过,直到看了这本纪录片。

片子详细的记录了一个工作组的全部努力,有如下几个部分。

1、努力的寻找生还的6个中国人的全部线索。

2、努力的还原当时他们的处境,以及寻找旁证。

最后的结论很有意思。

首先,这8个中国人都是水手,其次他们都住在三等舱,单身男子所在的船头的某个区域,也就是泰坦尼克撞击冰山后,最先灌水的区域。

换句话说,他们是船上第一批知道灾难的人,而且具备专业技能。

接下来这些人做了一个有意思的举动,就是他们找到了紧急救生通道。和绝大部分人不同的是,大家本能的奔向远离海平面的一端,而专业告诉他们,要克服恐惧,奔向距离海平面近的另一头。

果不其然,有几个人碰上了救生筏。这时候出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场面,就是救生筏的确是按照妇女儿童优先的原则,但此时此刻妇女儿童不够。

也就是说,救生筏直到放下,剪断绳索,也没有满载,未满载的原因说过了,大部分人都跑错了方向。

那这几个中国水手得救就没有道德问题。

妇女儿童优先是说人多位置少的情况下,现在明明人少位置多,何必见死不救?

当然,也有三个水手很不幸,没遇到救生筏。最后就像电影中那一幕,他们沉入了大海,有两个人遇难了。

另一个人熬过了接近零度的海水,抱着一块木板,最终等来了唯一的救生艇,他登记的名字叫做方朗(音译)。

这个镜头还被泰坦尼克拍摄了,只是没有采用,纪录片里放了出来。

后来,这个中国人抱着木头获救的故事被改编了,木头上的人变成了rose,就是你最后看到的那个版本。

还原整个过程,工作组花费了巨大的精力,他们用电脑还原了泰坦尼克,模拟这几个中国人行走的路线,一比一造了救生艇,调查了救生艇指挥官留下的记录,甚至把自己泡在冰水中。

最后得出的结论就是上述过程,还这六个人一个清白。

当然,这六个人当年没有这份幸运,他们虽然获救,仍然被驱逐出美国。倒是方朗这个人,后来改名,留在了美国。

影片里有很大的篇幅,都在讲述着这个人,是如何把自己家的亲戚都接到美国,定居,谋生。

我知道有很多人不喜欢这样的内容,他们是站在今天的视角看问题。

你为啥不待在国内?为啥要跑去美国?所以你遭的所有的罪,都是活该,云云。

但是这些人是站在今天的视角看问题,而泰坦尼克是1912年的故事。

1912年,是民国元年,是旧社会。

电影中方朗和其他五个中国水手的一生,是对民国最好的打脸。

我知道今天有很多人是民国粉,我自己一度也以为民国是电影中拍摄的那样。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所谓群贤毕至,大师云集。

这些可能是事实,但只是事实的一部分。某某大师在麻将桌上口述一篇文章,动辄30万大洋都不卖,也许是真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人都过着这样的生活。

小的时候,奶奶跟我说,我之前是保姆带的,可是她人品不好,趁人不在就虐待我,后来就让她走了,奶奶亲自养我。

我奶奶形容那个人,说那人在旧社会的时候,是二门外的丫鬟,只能洗衣服,端茶都轮不到。过去的房子是几进几进的,不同的身份可以活动的区域是不同的,二门外候着的意思就是进不去内宅。

我那时候很小,还没上小学,好奇的问:那她是犯了什么错么?

你看到了,这是一个正常人的思维,如果他还是个孩子,一张白纸。

所以那些民国的影视作品里,拍摄给你看的,是老爷太太们的生活。你今天看到的绝大部分民国大师,生来就是少爷,即便个别不是,长大后也是老爷,在民国就是这回事。

那些民国影视作品不给你演二门外的故事。

但是二门外的故事,覆盖了民国99%以上的人口,那才是真正的民国。

卡梅隆拍给你看的,就是这样一段故事。他们一直找到了方朗所在的那个村子。

那个村子里有些人还保留了祖辈与方朗之间的通信。方朗一直到晚年,都在往村里寄钱,方朗的一生,都在不断地给村里人找出路,也就是所谓的担保,让他们去美国打工。

这才是民国,方朗身上的故事才是真正的民国故事。

我年轻的时候,也很喜欢jack,rose,主角嘛。

我年轻的时候,也觉得大师是决定性的因素,我奶奶的姑父就是民国留下来的大师。周围人也都是这么教的,他们灌输给我的就是这套理论。大师就像圣经里的先知,剩下都是茫然的。

但是随着年龄增长,我越发觉得,普通劳动者才是决定性因素。

单独拎出来,一对一,方朗这种人当然不是大师的个儿。毕竟他的一生看起来很世俗。就七个字:我想活,我想赚钱。

但是我们仔细想一想,往更长的时间里想一想,你会觉得方朗们很了不起。

方朗们一辈子都在努力,不避艰苦的努力。为什么呢?为了改善自己后代的生活条件。

说白了就是想让自己的后代过得好,想让村里的族人过得好,他们就这样一代代努力。

当他们之间没有形成合力的时候,确实是一团散沙,就像民国。内讧,内斗,彼此消耗,以至于一部分人跑出去讨生活。

可如果形成了合力呢?那就是今天你看到的,大国崛起。

公知们最喜欢说的是什么?是他们不要大国崛起,他们只要小民尊严。

但是你想一想,大国不崛起,小民会有尊严么?

去看看圣经中记录的犹太人历史。当他们失去奶和蜜之地后,他们有尊严么?不,他们流浪了千年,走到哪儿被人欺负到哪儿。

方朗如果留在民国,做什么?是做闰土还是做二门外的小厮?

方朗为什么背井离乡?是因为在民国,他没有出路。

方朗为什么背井离乡之后,哪怕经历生死大难,逃出生天依然被驱逐,依然受尽侮辱?说到底,因为他背后没有靠山,民国终归太弱了。

你想一想,为什么一个美国的洗碗工,一个月可以赚一万多RMB?为什么?是因为他碗洗的特别干净?

同样一个洗碗工,索马里的洗碗工。他哪怕把碗洗得干净10倍,一个月能赚到500块钱不?

他要是能挣到这个钱,何至于去做海盗呢?

这背后究竟是什么在起作用?不就是大国崛起,不就是环境的力量么?

我把例子往回缩,咱们来想一想。

有四个年轻人,同一个学校,同一个专业,同为室友,毕业后一个去了深圳,一个去了上海,一个去了成都,一个去了鹤岗。

同一年,都花100万买了套房。结局是什么?

深圳的那哥们,100万变1000万,上海的那哥们100万变700万,成都那哥们100万变300万,鹤岗那哥们100万变50万。

你说这是人的问题么?这真的是人的问题么?这明明是城市的力量啊。

就像俩同学,毕业后同行,都分了期权,一个所在的公司上市了,期权变成一个亿,另一个公司倒闭了,期权等于零。

公司不崛起,你纯粹靠自己赚个钱给我瞧瞧?

城市不崛起,你纯粹靠自己赚个钱给我看看?

不是不可以,但那都是逆天级的难度啊。

22年前,我填报专业之前,问我的太姑父,他这个理想主义者给我的依然是一个很现实的建议。

他直言不讳的建议我选择计算机相关领域。待在赚钱的行业里,你就算不好好念书,也会相对更容易赚到钱。

因为你待在一部上升的电梯里,你是蹦也好,跳也好,拿大顶也好,你都会上升。而若想以一己之力改变电梯,大师也没这功力。

我们想一想,为什么我们有那么多的城市在上升,为什么我们有那么多的行业在上升?如果这些上升的电梯统称为大国崛起,究竟是什么在推动?

不正是千千万万的普通劳动者么?

千千万万的普通劳动者,形成了合力。

二百年来,终于又一次,形成了合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