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宜兴老故事叶天士巧治霍乱

 繁星1 2021-04-28

2018.04.20

乾隆十六年的时候,宜兴、江阴地区爆发霍乱,得病的老百姓上吐下泻,痛苦不堪。而且这个病还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往往是村庄里有一人得病,紧接着就会蔓延到整个村庄。很多老百姓痛苦死去,却又束手无策。

疫情越来越大,却无法控制,到后来甚至惊动了乾隆皇帝。皇帝下令派江南名医叶天士前往疫区救治百姓。

叶天士是天医星下凡,也是个有名的医痴,本事很高。他带着徒弟到了宜兴以后,遍访各个爆发霍乱疫情的村庄,用带来的四逆散救治病人,有些症状轻的服了药能缓解,但是很多病症重的患者还是药石无效,在痛苦中死去。医者父母心,眼看着病人病情加重却没有办法,叶天士急得食不下咽,夜不能寐,头发都白了一半。

这天,叶天士和徒弟们来到了丁蜀的一个村庄,这里的人们大多以制陶为生。奇怪的是,周边的村庄得霍乱的老百姓很多,这里得病的村民却明显少得多,而且症状也没有那么重。甚至那些出去后感染了霍乱的村民回来,大多数也能慢慢好转。叶天士大为奇怪,百思不得其解。

一天晚上,叶天士和徒弟们到一个窑工家为病人治病,天色已晚,窑工就留他们一起吃晚饭。窑工家比较穷,也拿不出什么像样的饭菜。招待客人的是粗粮贴饼子,还有臭咸水炖的长豆。饼子是放在黄土垒起来的陶窑口子上的窑壁上做的,利用烧窑的余温炕熟,饼子上面还沾了一些黄土。臭咸水则是当地的一种饮食文化,就是用腌咸菜时过渍的咸水,存放在瓮头,放在背阴的地方或者埋在地下发酵。这样的咸水炖菜,闻起来有类似臭豆腐那样的味道,喜欢吃的人却认为尝起来鲜美异常。

叶天士本事很大,却很随和,粗茶淡饭也无所谓。他奇怪的是,窑工给家里的病人也吃这样的饭菜。交谈中,他听窑工说,这个村子里的村民,平日里吃的都是这样的饭菜,这次有的村民得了霍乱,吐泻不是很重的话,不用吃药,过了几天也能好。这时候,有个徒弟也说,在他的老家,有些腹泻的病人会挖有蚯蚓的黄泥土,烘干后吃下去,症状就会好转。还说昨天接到官府的通知,这几天两江总督府会派专人押送常州天宁寺的陈芥菜卤过来,那里的和尚用陈芥菜卤治疗腹泻屡有奇效。

叶天士恍然大悟,看着桌上的饼子和臭咸水汤,惊喜地连连以手拍额,说一忙起来,怎么没想到这个?《伤寒论》里就有黄土散的记载,蚯蚓药名“地龙”,有蚯蚓的黄土,就称之为“伏龙土”,烘焙后也称“灶心土”,最能温中止呕、健脾止泻。陈芥菜卤的效验他也知道。他终于明白为什么现在所在的这个村庄里霍乱的疫情不像其他地方那么明显了,贴饼子的地方就是黄土窑,饼子上多多少少沾了点灶心土;而臭咸水的做法跟陈芥菜卤其实差不多。村民们日常就是这样的饮食,其实就是在不知不觉中服用了少量的黄土散和陈芥菜卤。

得到启示的叶天士,也带着徒弟们,用灶心土做的黄土散和菜卤给其他村庄得了霍乱的病人服用,固果然有奇效,宜兴、江阴一带的霍乱疫情终于被控制住了。

消息传到京城,乾隆皇帝龙颜大悦,想要奖赏点什么给叶天士。但叶天士是个医痴,不要官职,不受金珠宝贝的赏赐。于是皇帝下旨,封他为“一代神医”,老百姓更习惯称他为“天医星”。叶天士也把他所经手的这些病案全部整理起来,供后来者学习借鉴。

300年后,科学家们从灶心土中提炼出了土霉素,从菜卤中提炼出了青霉素。

这就是叶天士巧治霍乱的故事。(刀刀的小狗窝)

一碗不起眼的黄土菜汤竟灭了霍乱。乾隆十六年,江阴、宜兴等地发生霍乱疫情,“一代神医”叶天士将,将灶心土研末后用陈芥菜卤送服,治好了霍乱。下面一起来看看黄土菜汤竟灭了霍乱的传说。

乾隆十六年,江阴、宜兴等地霍乱肆虐,恣意流行,每天都在死人,眼看瘟疫难以控制,并有蔓延之势,千总大人十分着急,派员去请叶天士。

叶天士来到疫区,察看了疫情,并用带来的中草药配制成“四逆汤”救治病人。但霍乱流行面广,患病人多,带来的药材很快就要用完了,可疫情还是控制不住。叶天士面对肆虐的霍乱,心急如焚。

这时,一个随行的人说,在他的家乡也流行过类似的病,当时挖取带蚯蚓的地下黄土冲水喝,效果很好。一句话提醒了叶天士,他想起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上就有“黄土散”的方子,即灶心上烧过的土,药名伏龙肝,有温补脾胃、止吐止泄的功效;而天宁寺的和尚治上吐下泄是靠喝多年发霉的陈芥菜卤好的。叶天士心想,灶心土研末后用陈芥菜卤送服定能起效。

于是,他发动村民烧黄土,天宁寺的和尚也送来了陈芥菜卤,让村民服用。果然,村民在服用了陈芥菜卤后,患者很快痊愈,健康者再没有被传染,霍乱疫情很快被控制住。千总大人也快马加鞭赴京城报喜,龙颜大悦,封叶天士为“一代神医”。

以上就是黄土菜汤制服了霍乱的传说。叶天士也因此成为“一代神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