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泻泄的自我调理方法(三)

 火帝养生_WSH 2021-04-29

前面我们说了泄泻的几种分型,根据分型,我们说在灸治的时候,所采用的方案不一样,我们从艾灸里面来讲,一般寒凉的,体虚的,我们基本上会归为一类,在临床上的六种分型的不同的表现,不一定都是非常复杂的六种方法,我们可以给他分类,我们基本上是分成两大类,一个是偏寒偏虚的,一个是偏热偏湿。

在偏寒偏虚,偏热偏湿的情况下,有针对性的来做,这样出来的效果是比较好的。另外,我们再灸法灸技上,适当的调整一下,可以事半功倍,该补的补,该泻的泻,但是,大方向是不动的。

我们们来谈谈这个灸治的方法,一般寒凉偏虚的,我们把它归结为一类,所以,寒湿困脾的,脾气亏虚的,包括肾阳亏虚的,这些都是属于有寒有虚的,我们把它归属于一类。像这一类的泄泻,应该采用什么样的灸法。

学过艾灸的都知道,经络灸法三部曲,没有学过的,看到这里,你也会灸了。按照经络灸的三部曲,第一步,近部行灸,就说在患处行灸,那么,拉肚子,主要就是灸腹部这一块,腹部这一块是脾、胃、大肠,脾、胃、大肠是很大的一块区域,以肚脐为圆心,重点去灸这个腹部这一块,有时候,在这个范围之内,病人会感觉到哪块特别痛,尤其是疼痛的这一种,大部分是偏寒偏虚的,特别是隐痛,他喜欢捂着按着,这个时候可以重点去灸一下。

如果你是用大艾条去灸,建议灸二十分钟,小艾条灸的时间就要长一点,如果是小艾条,你也可用三根四根绑在一起来灸。另外,除了灸这个患处之外,还要络脏,泄泻是属于脾胃肠的一种病症,由于是偏虚偏寒,我们可以去灸他的阳面,灸他的脾俞、胃俞,像这类情况大肠体现比较明显一点,所以,还要灸大肠俞。

如果说肾阳虚的,他比较特殊一点,肾阳虚的加灸肾俞,如果用大艾条灸,两个肾俞全部都影响到了。学过经络的都知道,背俞穴离督脉不就是两寸四寸嘛,所以用大艾条灸,全部包括在内,不需要去精确的找穴位,这样灸出来的效果会更好。

那么除了去找主要牵连的这个脏腑之外,那么我们说还要去找什么,也就是远道行灸,远道行灸是灸治三部曲的第二步,找他所牵连的这个经脉上的病理反应点,基本上这种偏虚的,病程的时间都比较久,中医有句话叫“久病必虚,久病必入络”。

偏虚的病人并不是那种突发性的,来得快走得也快,这种偏虚的病人,还是要把经脉上的病理反一点看得比较重要,这个时候,我们把大肠经上的五输穴灸一下,你像我们的肘关节以下,因为大肠经属于手上的经脉,大肠经小肠经在我们肘关节以下的病理反应点,重点去灸,另外,再把我们的胃经和脾经去给他加上。

因为偏寒偏虚,所以,整体是做温灸,一定是用补法。在灸治经脉的时候,我们一定要顺着经脉去灸,关于这个顺经脉和逆经脉的这个话题已经讲了很多,这里不做详述。在这里我简单的讲一下补泻和平补平泻的手法,顺着经络灸治为补,逆着经络灸治为泻,来回旋灸为平补平泻。

但是,我们在灸治的过程当中,一定要去找病理反应点,病理反应点他一定是发硬的,发凉的或者是凹陷的。为什么会有这些现象呢?说明那个气血濡养不到位,在这个经脉上哪里有病理反应点,重点在哪里灸。

五输穴都在我们的肘关节或者是膝关节以下,只要是有一个部位发硬的发凉的都是气血濡养不过来,包括产生凹陷的,这些都是营养不到位。那么我们人体是靠什么来营养的?一定靠的是气血,也就是说我们的病理反应点一定是发硬的发凉的凹陷的,中医里面讲的通则不痛,痛得不通,也就是说这些地方是有瘀堵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