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互联网对人际交往的作用分析
2021-04-29 | 阅:  转:  |  分享 
  
互联网对人际交往的作用分析

摘要:????本文所要探讨的是在互联网的时代人际交往的新特点,并分析这些特点作用于社会的利弊。本文主要通过对我自己的事例和互联网交际平台新近出现的一些事件为例说明,比如“咆哮体文学”、网络社区小众化、成人的网络社交成瘾、日本地震海啸在网络上的影响,以及意见领袖的形成等。本文从互联网对个人和对网民群体两个方面探讨对于人际交往的作用及影响,其中互联网对个人的影响从利弊两方面,有利于扩大人际交往范围和张扬人的个性,却会产生人际疏离和网络社交成瘾;而作为新的社交群体,既有利于民主,又在另一方面引起了普遍的从众。

?

关键词:互联网人际交往新特点新现象网民社交群体

互联网时代的新特点

???近十年以来,互联网在中国迅速普及,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中国大地上也出现很多影响深远的新变化。从九十年代末痞子蔡、安妮宝贝等第一批网络作家兴起开始,到现在各大网站有规模有组织的雇佣写手、以商业化机制推出作品,网络文学已经成了一种相对成熟而极富有生命力的新兴文体;十年以前,一个会用msn的家庭妇女都值得报纸大书特书,而如今,我70多岁的外公都整天忙活着在QQ上偷菜、在论坛上发帖。

网络交往中人际交往方式的主要工具有电子邮件、公共网络交流平台、网络聊天工具三类。在网络时代以前,我们与远方的联系方式主要通过写信、打电话等手段。电话往往会产生较为昂贵的资费,而通信的即时性又比较差。电子邮件比起写信来速度更快、更加方便即时;而如QQ、MSN等即时通信工具兼具面对面交流的即时性特点和书写的条理性特点,并且具有丰富的多媒体载体。前两种通信方式主要作用于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而目前正风靡全球的公共网络交流平台(如facebook、微博、人人网)则极大的推广了网络交往方式和流行动态,并且为网民意见群体的形成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另外,网络通信大大降低了人际交往的成本,使人际交流更为便捷,故而在人群中迅速普及开来。

正是由于网络交际工具所具备的这些新特点,互联网深深的影响着交往方式和人群的心理与行为。

互联网对个人的影响

1.扩大人际交往的范围互联网能够扩大人际交往的范围,拓宽沟通的渠道,促进人际交往的新方式的产生。以前一些由于地域阻隔难以相识,或是由于性格原因很难在现实生活中成为朋友的人,都可以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在虚拟外衣的保护和支持下找到新朋友,极大的满足了人对社会交往的需求。而由于网络交友的目的比较单纯,我们能够更加迅速的获得友谊。互联网的特性给人一种相对安全、隐秘的感觉,使人在拥挤、无法保障隐私的现代城市的个人空间得到较好的保护。

以我自己的例子来说,我是一个性格比较平和的人,所以我现实生活中的好朋友往往是跟我没什么共同的兴趣爱好,但是性格温和具有包容心的人。而我有几个现实生活中不认识,也不知道对方的真实姓名的网友,却和我爱好相投,经常一起探讨问题。他们之中就有几个个性很强烈,甚至每次谈话的时候绝对不接受不同意见的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是完全没有办法成为朋友的。既满足了人际交往、建立人际关系的需求,又避免了人际吸引的不利因素,最大的发扬了其中积极的一面。这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虚拟环境和非直接身体接触的特性给人的安全感和疏离感,网络提供给我们的大量信息也增加了人际交往的谈资,而一些网络交往中产生的流行符号和网络语言也增加了人与人之间的认同感,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

自我暴露的水平提高和方式与现实世界的差异也体现在网络友谊建立的过程中。互联网中人际关系较为单纯,交谈双方在现实生活中接触的可能微乎其微,网络中身份的可信度较低,使得自我暴露的风险降低,从而导致了对于虚拟环境的安全感。我们往往有一个纯粹的“网友”,你不知道他的姓名、住址、工作单位等最基本的信息,但是却了解“关于他的一切”:他的思维方式是怎样的、他与他的家庭成员关系如何、他的生活最近遇到了哪些困难,等等。网络世界的自我暴露伴随着虚拟环境的安全感,往往跳过了自我暴露的第一个步骤——“定向阶段”,直接进入探索性表达情感阶段,如果在这个阶段中出现了有利的人际吸引因素,(如,相同的爱好,某些相似的经历,甚至仅仅构成单纯的倾听者和倾诉者的关系)则会迅速发展到表达情感阶段。另外,交谈双方自我暴露的互惠性规则有时候也没有多少体现,并且不与普通意义上的共同关系或亲密关系的建立有必然的联系。这往往体现在网络社交中存在的大量宣泄性的自我暴露上面。

而且要注意的是,在通过网络交往建立起来的友谊中,即使是较深入的友谊(这里指的是双方联系比较频繁,互动丰富,双方的认可度和喜爱程度比较高),双方的关系仍然是不稳定的。而要更深一步的发展两人关系,建立长期的、稳定的联系,则必然要使这种虚拟人际关系向现实人际关系发展,我觉得其中原因主要是建立相互的信任和安全感。即使你知道了一个网友的所有兴趣爱好,看过的所有电影读过的所有书,你还是无法对他建立起比较深的信任,面对的仍然是一个虚拟的、未知的、不知包含着多少虚假信息的人。所以还是必须诉诸于现实社会中的基本信息,比如姓名、住址、工作等,甚至通过视频了解相貌,或者实地见面,在现实生活中有了一定的交往基础后,这段关系才能继续发展深入下去。所以在网络交往中,自我暴露水平的先后顺序应该为:探索性表达情感阶段——表达情感阶段——定向阶段——稳定地表达情感阶段。

2.张扬人的个性《中国社会心理分析》指出,网上社会群体既是现实社会群体的延伸,又不同于现实社会群体。其社会角色不确定、社会关系松散且群体意识和归属感较为淡薄。在虚拟世界,性别、种族、年龄都是流动性的,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被赋予一种身份;而在网络世界里,你的身份就是你自己赋予和表现的身份。在网络社交中,人可以通过虚拟身份和开放式平台畅所欲言,不受身份和权威的限制,使人的个性得到张扬。另外,“小团体”式的网络社区的分众化特点,特别是由于兴趣和观点的相似性而组织起来的公共交流平台也通过群体内部的社会支持功能使自己的团体所支持的观点得到自我强化。

所以网络上的言论往往表达着自己的个性,而且往往比现实生活中的个性更加强烈。网络中常常充斥着在现实生活中不多见的偏激言论,也出于以上几个原因,新近流行的夸张的“咆哮体”,都是出自那些实际生活中从来不“咆哮”的人之手。但是由于这种张扬个性是很难得到限制的,所以往往造成团体内部的分化加剧(Grouppolarization),不利于合作的开展。

3.人际疏离的作用毫无疑问,互联网挣脱了时间、地点的局限,拉近了远方的朋友之间的距离;但是有趣的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它又拉大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人与人的孤独和隔离,人长期沉迷于虚拟世界对现实生活中人际交往的障碍。

第一点,互联网交际圈的分化和小众化影响了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认同感。“80后”和“90后”分属两个交际圈,所以在这两个年龄相差并不大的人群中却存在着明显的“代沟”,但是比起他们的父辈,这两个群体却因更多的活跃于网络而彼此靠近。第二点,由于网络交往的特征,在现实生活中不善言辞、找不到亲密伙伴的人也有机会在网络世界里大展风采,这无疑会加剧他们对虚拟世界的依赖程度。而一些青少年从小在互联网的环境中长大,他们的童年记忆不再是一群小伙伴去河边捞蝌蚪,而是一群小伙伴在各自的家里联机打魔兽。我听见不少人抱怨现在的少年儿童不懂礼貌,说话做事没有规矩,这就是从小缺少真实的社交锻炼的表现。而在青年人中,有不少人失去了户外活动的兴趣,起床就开电脑,一天的活动就是网聊网购叫外卖,有表现欲的时候就上传一段视频。有一个专门描述这群人的字眼是“宅”,他们的性格特点被概括为“闷骚”。这无疑对人的身心健康和社会交往能力都是很不利的。

另一方面,互联网的交流方式增加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理解障碍。前文已经提到的网络交往中的“小团体”加深了网络世界的分众化的特点。在网络世界中,实际上围绕着不同的交往工具、不同的兴趣爱好或者不同的熟人圈组成了一个个人际交往的小“群体”,虽然在虚拟世界个人对这些“群体”的归属感和认同感都远远低于现实世界,故而在个人层面上“群体”间的交流频繁,但是不同的“群体”之间仍然缺乏整体上的、有序的交流。现在已经出现了很明显的倾向:在不同的社交平台上,使用语言的方式、词汇以及所持有的观点都是不一样的。在一个“群体”里混熟了的网友到了另一个“群体”,可能连交流的语言都难以明白。“80后”理解不了“90后”的火星文,篮球爱好者理解不了动漫爱好者从日文转译过来的日常用语。网络上的虚拟世界发展到现在,再谈论网络语言的特点,也已经不能笼而统之的加以概括,而要区分出“淘宝体”、“豆瓣体”、“微博体”、“天涯体”分别论述了。而语言的障碍还只是表面上的障碍,更主要的是,不同团体甚至在价值观上面也存在着明显的分化。我就常常觉得“乌有之乡”、“中国反色情网”还有“西奴揭秘网”上人们的言论非常奇怪,完全不能理解。而整个惯于使用互联网的人群和关于使用传统方式进行人际交往的人群也存在着越来越显著的交流障碍。

4.网络社交成瘾人们对于青少年网瘾的忧虑已经存在很多年了,但是最近,互联网上又出现了“成人网瘾”的新现象。前者主要痴迷的是网络游戏和色情网站,而后者则是典型的网络社交的受害者。一些在社交网站上开发出来的小游戏,比如QQ农场,还有一些内容丰富的论坛,以及新近兴起的微博,都让不少人乐此不疲。一项关于上网需求重要性的调查显示,虚拟需求、合群需求展示需求和代偿需求分别在重要性排序表上排名3至6位。

正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技术进步、以远程化交流和工业城市为主导的时代,农业社会固定的人际关系被更加松散、功利、短暂的商业社会人际关系所取代,故而我们往往会产生社会性寂寞,尤其是在新旧交替的中国社会。而网络各种社交平台却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有限度的、不妨碍正常工作的归属感,联系起了自己现在身在他乡的亲密伙伴。

以大学新生为例,在社会心理学课堂上,老师曾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关于大学新生的寂寞程度的调查报告,报告显示首次脱离固定的家庭、同学——朋友关系的大学新生们往往失去了稳定联盟感和指引,存在着比较普遍的情绪性寂寞和社会性寂寞。在现实生活中,我也明显能够感到大一上学期我们QQ、人人的使用频率非常高,我们往往在和以前的高中玩伴的交谈中感受到在自己身上存在的问题普遍存在并被大家关注着,所以产生了比较强烈的归属感。我观察到有两类学生对网络社交比较痴迷,一类是像我这样性格比较孤僻的学生,需要在虚拟平台上寻找对人际关系的认同感;另一类是过去朋友很多,但是在新环境里暂时没有交到什么朋友的人,这类人对网络平台的依恋程度更甚于第一类人,是因为在人际交往的焦虑之外,他们还存在着强烈的心理落差。

互联网交往能够使人消除直面交往的障碍,同时也弱化了人的人际沟通能力;由于将原本与现实环境中的人接触的时间挤占,淡化了现实中的人际关系;并且网络世界里的自我中心(可能会产生自恋型情绪)和淡化规则与现实世界产生对比,使人产生一定的认知障碍和情绪障碍,长此以往就会愈发的依赖网络交往。

而且网络交往具有虚拟性、非身体接触的方式,会产生人与人的疏离感和不可信任感。人们一方面在网络交往中排遣寂寞、获得安慰,一方面又持续着脱离社会接触的孤独情绪。所以在网络交往中获得的心理安慰并未完全消弭人的社会性寂寞,反倒使人产生持续的孤独引起的不安。两种因素的影响,就会使人产生对网络交往的依赖。

作为新的社交群体的影响1.?网络民主与“网络和谐时代”关于互联网所促成的新型民主,马克?波斯特在他的《互联网怎么了?》一书中作了十分精彩的论述。他提出:“媒介尤其是电视与其它形式的电子传媒,孤立了市民并替换了旧式政治空间中的自我”,“网络社区的显著特点就是用不同的方式阻止民族、阶级、年龄、身份和性别等等级制度的流行”。?

在互联网上,一方面人们可以通过各种开放式的平台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观点,向外散播消息;另一方面权威的地位被冲淡。另外,互联网有着高度的即时性与灵活性,往往深入到传统媒介无法深入的角落,又能短时间积聚大量的人气关注,从而影响到公众舆论,所以网络交往极大地促进了民主。比如最近兴起的微博、推特,就在各种公共事件中发挥了十分有意义的舆论影响作用。

?但是有一个现象在我所查阅的资料中很少被提及,就是所谓的“网络和谐时代”。网上看到说法是“网络和谐时代”开始于2008年,这是中国互联网高度发展后出现的新现象。政府和公众网络平台以保护未成年人为名,利用软件和管理手段限制一些字符和“不良信息”在网络人际交往通道上传播,或者屏蔽一些国外网站,造成了一些网络交往中出现的的新现象。比较明显的一个特征就是网络交往中开始大量出现替代性的语言,有英文首字母的缩写,有词汇的谐音,还有在一个名字中间人为的加入一些无意义的符号,用来避免对于“敏感词汇”的屏蔽,由此也引发了网络用语新的流行趋势。

所以说,在互联网这个新兴的媒介上,目前还没有办法做到完全控制舆论,这对于培养人的民主意识无疑是十分积极的信号。

2.?网络交往中的从众现象及意见领袖的形成

互联网的人际交往既呈现出多元化和个人主义的特点,又呈现出强烈的从众倾向。网络平台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缺乏真实性的信息,广大网民往往对那些最具有震撼力的信息竞相转发、评论,并且往往伴有强烈的支持或反对情绪,却忽视消息来源的可靠性和本身事件的前因后果,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这样的环境下,公众舆论往往不加辨别地依照大多数人的刻板印象或通过首因效应(依从消息最初的传播者或评论者),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非理智性。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原因为以下几点:

首先,这取决于网络社交平台高度的开放化的特点,使得任何人都可以发布信息,而所有信息都有机会丝毫不加选择的任意传播的机会。第二点,前文提到的网络世界的分众化特点造成了网民之间的交流障碍,从而使网民群体更加分散和多元化,故“网民群体”的意见往往并不能代表最理性、最先进的声音,却倾向于代表那些包含着最强烈煽动效果的声音,网民群体的意见体现着一种“乌合之众”式的无理性意见。第三点,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指出,电视作为一种使人被动接收大量无用信息的工具,有可能使人丧失自己的判断力和思考能力核对信息的敏感度,而成为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变得娱乐化的“娱乐至死”的物种。而现在,面对网络的社交平台,事实上我们所处的信息环境“伪环境”的状况正在加深。网络上信息的内容比电视所提供的更加丰富多样(故无用信息也更多),并且它不仅仅在理性的思考方面越发与传统平面媒体无法相比,而且它的真实性也非常低,加剧了人们被信息汪洋所淹没。另外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哲学人类学者阿诺德?盖伦在关于现代性的社会心理学分析中指出,现代社会的复杂化、专业化以及道德重整和消费主义使得现代人生活在一个丧失了直接经验而依赖于第二手经验的世界里,从而使“现实感(feelingofreality)”丧失。而普遍的受到现代教育的群体又过分夸大了现实的“秩序性(orderliness)”,也就更扩大了对于自身刻板印象的自信心。?“假如他在自身之内就有了一切必要的东西......就没有理由要听,反而有理由要判断、要声明、要决定。”而我们的心理倾向是为了简化判断而通过对某一事件的片段式印象、刻板印象和直觉来产生音响和态度的,这就使我们更容易不辨信息真伪就发表意见或采取对主流意见的遵从态度。一些对网络人际交往的分析书籍指出,网络会淡化人们对地缘、身份、性别、种族的刻板印象,我认为在网络交往中这种固有身份会由于虚拟性而变得模糊化,但是人们对这些身份本身的刻板印象,却会因为上述因素而得到增强。在网络上,人的身份地位不再重要,因而权威专家的观点不再能左右人心,信息传达者往往并不具有很大的可信度和吸引力,但是大量充斥或是反复重复的消息最终会导致信息来源的贬损和模糊以及扭曲和误传,在这样的情况下,网络交往中的信息受众往往会出现人云亦云的从众心理,对一些反复重复的消息特别是简单粗暴的“愤青”式观点不加分辨地信以为真和认同,而网络中的群体又通过社会支持的心理功能来强化群体内部成员在某些方面的从众和一致性。

网络交往中存在的无理性从众的特点会造成多数人的暴政,长此以往,对国民现代性精神的改造也十分不利,从而也许会深刻影响到民主化、现代化的进程。一个把“你妈妈叫你回家吃饭”无聊当有趣、全民追“小月月”、为一个国家的自然灾害感到幸灾乐祸的群体,能够担当起中国现代化民主化的重任吗?

在公共交流平台人人网上,我曾经发布了一条一眼就能分辨出来的假消息,当时是把它当做笑话来看供人欣赏的,但是这条消息在两个小时之内仅同学圈中就被转发了45次,而且大家都信以为真。另一个影响比较大的事件当属日本地震海啸和紧接而来的核泄漏。在日本地震发生以后,网络社交平台的网民就立刻主动分成两派,一派是日本发生灾祸为日本祈福的,另一派则认为这是老天对日本犯下的罪行的报复,而幸灾乐祸的。一时间人人、微博等社交平台上充斥着支持这一派或那一派的帖子,这些帖子都是以“事实”为依据的。但是浏览这些帖子后,发现大多数帖子所依据的“事实”很明显的就是无稽之谈,后来许多消息也被证明为捏造。但是在当时,这一类的消息一经出现,就被不辨真伪的疯狂转发,后来出现的各种引起恐慌的核泄漏传言,也经历了这样的转发过程。而且这样的盲目行为似乎与学识多少无关。我的网络社交的朋友圈基本上都是名牌高校的学生,有一些还是国外名牌高校的留学生,但是他们中的很多人也受到了虚假消息的极大蛊惑。在淡化权威的力量,却又存在大量从众现象的网络世界,也促进了意见领袖的形成。我们知道,在一个“正确答案”不明确的模糊环境中,更容易引起人的从众行为,而意见领袖恰恰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强化从众的因素。他们与学术权威不同,并没有专精某个领域的学术素养,他们往往是知名的作家、记者、社会评论者,其发布的言论无一不具有清晰的论证思路和非常强烈的观点与倾向,在普通民众中间,有着十分广泛的影响和威信力,成了新的“舆论权威”。当群众面对大量的信息感到无所适从时,意见领袖的意见往往就能引导许多人的意见,并促成公众舆论的意见。在中国大陆,目前最具影响力的意见领袖应该是韩寒。不久以前国家为维护版权限制网络免费视频的下载,此政策一出,因为侵害到普通网民的利益,在网上激起一片谴责之声;但是现在正在风口浪尖上的“百度文库侵权事件”,要求删除免费文档的作家群体却得到网民的支持,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韩寒在博客上发表了一篇谴责百度文库恶劣行为的博文。

参考资料《公众舆论》(【美】沃尔特?李普曼著阎克文江红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6月版C912.63CL2《技术时代的人类心灵——工业社会的社会心理问题》(【德】阿诺德?盖伦著何兆武何冰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4月版C912.6CG2《中国社会心理分析》(沙莲香等著)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年12月版C912CS1.2《网络大众论》(孙翔云陈英江奇艳著)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年10月版C913CS9《世界是平的(第二版)》(【美】托马斯?弗里德曼著何帆肖盈盈郝正非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虚拟与现实——数字化时代人的生存方式》(周若辉著)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第一版C912CZ5《互联网怎么了?》(【美】马克?波斯特著易容译)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4月版《娱乐至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献花(0)
+1
(本文系青烟梦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