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罗马君王谱】东罗马帝国(二十七):巴西尔二世

 地球生物与人类 2021-04-29

东罗马帝国(二十七):巴西尔二世

9)巴西尔二世

巴西尔二世保加利亚人屠夫,(希腊语Βασίλειος ό Βουλγαροκτόνος958年~10251215日)马其顿王朝东罗马帝国(拜占廷)皇帝976年~1025年在位)。在他统治时期,中世纪的拜占廷帝国达到极盛状态。

①早年事迹

巴西尔二世是拜占廷皇帝罗曼努斯二世之子,其母狄奥法诺亚美尼亚血统。960年,巴西尔被他的父亲确定为皇位继承人。但当罗曼努斯二世在963年去世时,巴西尔年仅5岁,因此他与其弟君士坦丁(即后来的君士坦丁八世)都因年龄太小而被暂时排除了继承皇位的可能性(不过巴西尔二世曾被他的父亲加冕为共治皇帝,所以从理论上说他的统治应始于960年,至迟是963年)。狄奥法诺皇后与帝国的一名主要将领尼基福鲁斯·福卡斯(即尼基福鲁斯二世)结婚,之后尼基福鲁斯获得皇帝的地位(孀居的皇后与将领结婚使后者获得皇帝权力是拜占廷历史中常见的现象)。尼基福鲁斯二世于969年遭到谋杀,谋杀者约翰一世·齐米斯基斯(也是一名将领)继承他的位置进行统治。约翰一世死于976年,此时巴西尔二世已经长大成人,于是他无争议地登上了皇位。

②国内政策及与基辅罗斯的关系

在巴西尔二世在位初期,帝国的主要行政权力掌握于他的舅公宦官巴西尔·勒卡平手中。勒卡平是罗曼努斯一世(巴西尔二世的曾外公)的私生子,为人诡计多端又有才能,他希望能一直把巴西尔二世当作傀儡。显然,年轻的皇帝拿他是没办法的。但巴西尔二世耐心等待,同时(有时也向勒卡平)学习政治技巧。

巴西尔二世的两位前任尼基福鲁斯二世和约翰一世都是杰出的军事指挥官,在位时打了不少胜仗,但在内政方面他们干得非常糟糕。有些文献说约翰一世在其统治末期曾试图限制行省贵族的权力。这些贵族都是大地主,在地方上拥有几乎不受限制的特权,帝国政府对他们无能为力。约翰一世在表明反对行省封建主的意向后不久就去世了,很可能是死于投毒。结果巴西尔二世刚上台就面临着严重的问题:小亚细亚的几个大封建主,以巴尔达斯·斯克雷罗斯为首,公开反叛了。这些地主的领地是帝国的主要兵源和税源,失去这些地区是不可想象的,巴西尔二世作出了强硬的反应,他表现出冷酷而坚韧不拔的性格,亲自上阵指挥战斗,终于在979年将斯克雷罗斯的叛乱镇压下去。但在987年,同一批贵族又在巴尔达斯·福卡斯的领导下发动叛乱,这次叛乱在989年才被平定。

在镇压亚洲行省贵族的叛乱时,巴西尔二世曾向扩张中的罗斯统治者、基辅大公弗拉基米尔·斯维亚托斯拉维奇寻求帮助。弗拉基米尔·斯维亚托斯拉维奇988年率领他的罗斯武士队占领了克里米亚半岛上的拜占廷城市赫尔松涅斯。当发现巴西尔二世正与亚洲的叛乱者作战时,弗拉基米尔提出愿意归还赫尔松涅斯,同时派出6000名士兵支援巴西尔,条件是与拜占廷皇室联姻。显然,这个罗斯统治者希望与富裕先进的拜占廷文明建立稳定关系,为了这个目的,他希望与巴西尔二世的妹妹安娜结婚,巴西尔二世不得不考虑弗拉基米尔的要求,对拜占廷帝国而言,西方的法兰克人和北方的斯拉夫人都是些文化落后的野蛮人,帝国的历史上还没有让一位皇室公主与蛮族通婚的先例(查理大帝曾希望与拜占廷女皇伊琳娜结婚,但没能实现),但是巴西尔二世确实需要罗斯人的军事援助,所以当弗拉基米尔·斯维亚托斯拉维奇表示愿意接受洗礼成为基督教徒,并且使他的人民也皈依基督教时,巴西尔同意了这门婚事,弗拉基米尔与安娜于989年在克里米亚举行了婚礼。罗斯武士队帮助平定了福卡斯的叛乱,其中一部分战士被留在拜占廷,编入著名的瓦良格卫队。弗拉基米尔的婚姻和受洗在俄国历史上是一件头等大事,这标志着东斯拉夫人从此成为基督教文明的一部分。

在贵族叛乱结束后不久,巴西尔·勒卡平也垮台了。勒卡平被指控与叛乱者相勾结,皇帝立刻将他流放,并没收了他的巨额财产。为了维护官僚阶层和城市工商业者的利益,巴西尔二世与大土地所有者,尤其是小亚细亚的封建主进行斗争。他于996年修改法典,废止了所谓“40年时效制度,命令各地地主将以前侵占的村社农民的土地一律归还,以阻止自由农的破产并遏制大封建主吞并破产农民的土地。皇帝在当时就“40年时效问题所发表的一些谕令保存了下来。这些措施产生了效果,大封建地产的增长明显减慢。巴西尔二世对大封建主的严厉态度阻止了土地的继续集中,稍微缓和了国内矛盾。

③对外扩张

据记载,巴西尔二世是一名优秀的骑手,他非常热衷于打仗。在他统治时期,帝国的对外政策咄咄逼人,而且几乎无往不胜。

在解决了国内的敌人之后,巴西尔二世将注意力转向西亚阿拉伯人一直在那里对拜占廷的亚洲领土进行渗透。自从早期哈里发帝国对拜占廷本土的大规模侵略被击退后,双方一直进行着拉锯战。尼基福鲁斯二世和约翰一世在位时期采取强硬政策,从穆斯林手里夺取了部分领土;但亚洲的叛乱和随之而来的长期内战使拜占廷在东方的地位被削弱,这些地方得而复失。阿勒颇被穆斯林军队围困,安条克也受到威胁。995年,巴西尔二世集结了一支四万人的军队前往亚洲与以法蒂玛王朝为主的阿拉伯人作战。他在叙利亚获得几次胜利,解除了阿勒颇之围,进而占领奥龙特斯河河谷。巴西尔二世甚至推进到了更靠南的地方(霍姆斯美索不达米亚),只是由于兵力不足才使他没有尝试收复耶路撒冷。他的胜利使拜占廷帝国在叙利亚地区的统治得以恢复。自从阿拉伯人兴起以来拜占廷就丧失了古代罗马帝国在叙利亚的领土,希拉克略以后的诸拜占廷皇帝没有一个能统治这些地方。由于巴西尔二世的功业,这些地区重新并入拜占廷达75年之久。

东南欧方面,巴西尔二世的政策也是恢复拜占廷帝国以前的领土与权势。这主要是保加利亚问题:保加利亚诸、大公和沙皇长期与拜占廷作战,不仅获得了独立还占领了拜占廷的大片土地。有一个时期,拜占廷几乎要对保加利亚称臣,那时保加利亚统治者西美昂一世自称为保加利亚人与希腊人的皇帝。约翰一世·齐米斯基斯开始对转衰的保加利亚王国发动战争,占领了保加利亚东部,但没能完全征服这个国家。保加利亚贵族萨穆伊尔和他的几个兄弟在西部建立割据政权,并且仍然是帝国的强敌。在巴西尔二世时代,拜占廷与保加利亚人进行了最艰苦的战争,从巴西尔即位那一年开始,断断续续打了四十年。战争始于萨穆伊尔于976年入侵拜占廷,希望夺回被约翰一世占领的领土。拜占廷政府想利用以夷制夷的战术,将被俘的前保加利亚沙皇鲍里斯二世放回,以期在保加利亚人中引起内斗,但这个企图失败了。986年,巴西尔二世利用他与大贵族激烈斗争中的一个间歇率领六万大军去征剿保加利亚人。他围困斯雷代茨(今索非亚),但久攻不克。由于担心行省贵族造反,巴西尔二世解围撤军,结果在色雷斯地区被保加利亚人伏击,拜占廷军队惨败。皇帝本人只是依靠瓦良格卫队的拼死保护才幸而逃脱。在这次灾难性的军事失败之后,巴西尔二世也开始考虑在保加利亚人中制造不和。他企图使萨穆伊尔的弟弟阿隆投靠拜占廷帝国,一度提出以皇室公主下嫁,以诱使阿隆去反对萨穆伊尔。但这个计划失败了,因为阿隆发现被送来的公主是个冒牌货。987年萨穆伊尔消灭了他的这个不可靠的弟弟。991年,拜占廷俘获了名义上的保加利亚沙皇罗曼,但保加利亚人又从帝国手中夺取了默西亚997年,萨穆伊尔取代罗曼成为沙皇。后来在解决了封建主叛乱并战胜阿拉伯人之后,巴西尔二世终于能集中精力对付他最难缠的对手萨穆伊尔。这时萨穆伊尔已经把他的力量扩展到亚得里亚海黑海,并侵入希腊中部。巴西尔二世动员拜占廷军队全力打击保加利亚人。1001年至1002年,拜占廷恢复了对默西亚的控制。1003年巴西尔攻入马其顿,占领了斯科普里1005都拉斯的保加利亚统治者向拜占廷投降。接下来几年战争陷入胶着状态。1014729日,巴西尔二世在克雷迪昂战役中获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当时萨穆伊尔不在军中),全歼萨穆伊尔军队主力。据说巴西尔在克雷迪昂战役后将每100名保加利亚人战俘中中的1名剜去一目头前带路,99名剜去双目鱼贯相随;1.5万名战俘遣返回国。萨穆伊尔见此,惊骇而死。巴西尔二世亦因此役威名大震,并得到了其保加利亚人屠夫的绰号。保加利亚人在此役中损失了多数有生力量,终于在四年后被迫投降,于是长期的战争以巴西尔二世征服保加利亚全境告终。

保加利亚被征服之后,塞尔维亚人也震惧于帝国的威力而自愿臣服。因此,巴西尔二世通过战争恢复了古代罗马帝国的多瑙河边界。在班师返回君士坦丁堡之前,巴西尔二世在雅典举行了一次凯旋式

1016年,巴西尔二世派遣拜占廷军队与特穆塔拉干王公姆斯季斯拉夫·弗拉基米罗维奇(弗拉基米尔·斯维亚托斯拉维奇的儿子)联合,消灭了突厥部族哈扎尔人(可萨人)在克里米亚半岛上的国家。这个国家是古代庞大的哈扎尔汗国崩溃后形成的,都城在刻赤,其君主看来已信奉基督教。在这次战役后,拜占廷得以占领克里米亚南部。然而,消灭哈扎尔人被证明对拜占廷帝国和罗斯诸公国都不利,因为这等于是为更野蛮凶悍的突厥系游牧民族(如钦察人)占据南俄草原扫除障碍。

④晚年

在结束保加利亚战争后,巴西尔二世返回君士坦丁堡。不久他又对亚美尼亚发动攻势,并于1021年吞并了亚美尼亚人在瓦斯普拉坎地区(今凡湖附近)的小王国。按照他的命令,在亚美尼亚修建了一系列防御工事。同时,拜占廷人也干涉欧洲事务。在巴西尔在位末年,拜占廷军队恢复了对意大利南部部分地区的控制。他本人还策划对西西里进行一次远征,但最终未能成行。

1025年,巴西尔二世逝世,其弟君士坦丁八世继位。在他去世之前,邻近各国都畏惧于拜占廷帝国的军事力量而不敢轻举妄动。巴西尔二世被安葬于君士坦丁堡城墙外的圣使徒约翰教堂1204年,他的墓被占领君士坦丁堡的十字军严重破坏。

巴西尔二世从未结婚,也没有孩子。在他死后,拜占廷帝国在一系列平庸的君主统治下逐渐走向衰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