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MVP方法与实践:做最小可行性产品

 青松创新 2021-04-29

最小可行性产品(Minimum Viable Product,MVP)是一种产品思想,它是以极低的成本,最快的速度,向用户交付产品的主要功能及特色。然后,通过及早的接触用户,从而获取客户反馈和市场验证来改进产品,迭代升级,以避免窝在家里做没人要的产品,却自以为很有进度。MVP的应用路径如图1-27所示。

图1-27 做最小可行性产品迭代思维

MVP不是每个迭代做出产品功能的一部分,而是每次迭代都要交付一个可用的最小功能集合,这个集合的功能可以满足用户的基本需求,虽不完善但至少可用。然后逐次迭代做出满足客户预期的产品,直至最后完全满足客户需求。

领导“新产品开发”是产品经理的核心工作职责之一,也是重中之重。在新产品开发过程中,我们首选“做最小可行性产品”(MVP),这在产品会&MVP联盟已经成为一种共识。我们通过5年的实践、讨论、精炼形成了一套完整的MVP思维、MVP理念、MV原则及价值观、以及MVP路线图,为“做最小可行性产品”(MVP)提供了方法论和实践支撑。

1. MVP思维

在MVP落地执行的过程中首先要具有MVP思维,具体体现在新产品开发过程主要阶段:发现阶段(用户需求匹配)、方案阶段(解决方案匹配)、MVP阶段(产品市场匹配)和扩展阶段(渠道产品匹配)四个方面,逻辑结构关系如图1-28所示。

图1-28 新产品开发过程主要阶段及对应思维逻辑

用户需求匹配:根据市场细分锁定目标用户群体,建立用户画像,挖掘用户真实需求,并通过多维度分析需求度。

解决方案匹配:结合用户需求场景,围绕用户核心诉求提供解决方案,产品创意要与用户需求场景匹配,可落地。

产品市场匹配:根据解决方案开发产品,在产品上市过程中选择抢滩战略,降低试错成本,获取先发优势,以赢得市场竞争。

渠道产品匹配:根据产品特点优选渠道或根据渠道流量定制产品,做到产品与渠道相匹配,疏通产品交付价值链。

2. MVP理念

有关互联网产品的主流思想(一种做事的方法论),有人将其总结为七个字:专注,极致,口碑,快。我本人非常认同,但这不适用于所有产品,也不能完全的表达做最小可行性产品(MVP)的核心思想。因此,我们在七字诀的基础上,提炼出了“MVP理念”,一共八个关键词,如图1-29所示,用于指导做最小可行性产品(MVP)。

图1-29 做最小可行性产品(MVP)八大理念

创新:深入细分市场,挖掘用户需求,以创新为驱动,为用户提供可感知价值的最优解决方案。

最小:抓住用户核心诉求提供最优解,控制需求范围和项目预算,降低产品创新试错成本。

可行: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利用科学的方法工具,增加可行性和成功率。

快速: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调整结构,建立新产品开发战略,快速推陈出新,赢得市场竞争。

聚焦:少即是多,大道至简。聚焦一个领域,一个需求方向进行深挖,打磨产品,做到极致。

专注:专注是单调漫长的,没有足够的耐力,时间、精力和智慧,就无法打磨出极致的产品。

极致:10倍好。不仅满足用户的基础需求,还要满足用户的期望需求,甚至满足兴奋型需求。

口碑:能够让用户感知超出用户预期,让用户兴奋,忍不住的说好,自愿推荐给身边的人。

3. MVP原则及价值观

为了给“做最小可行性产品(MVP)”提供具体行为指导,我们MVP联盟的精英代表经过多次的线上、线下沟通,达成了一些共识。在此我将其总结为12个原则及价值观,用于作为MVP落地执行的行为准则,以增加可行性,提升新产品成功率。

图1-30 做最小可行性产品(MVP)原则及价值观

市场要细分:要研究细分市场,锁定早期用户,并列出早期会采用的客户特征,为用户画像。

场景要真实:用户需求场景要精准、真实,规避主观臆断和片面分析,避免伪需求。

需求要痛点:要了解用户的真实需求,进行需求多维度分析,区分出高频及痛点强需求。

方案要可行:围绕用户核心诉求提供解决方案,产品创意要与用户需求场景匹配,可落地。

主张要鲜明:要具有鲜明的价值主张,如新颖、性能、定制化、品牌/身份地位、价格、效率提升、成本控制、风险控制、可达性、便利性、可用性等,说明产品不同和值得购买的地方。

行动要快速:成立自主型产品项目团队,采用敏捷迭代方法,聚焦结果,对目标负责。

渠道要优选:选择成本最低、路径最短、速度最快的市场渠道将产品价值传导终端给用户。

成本要可控:产品项目制独立核算,要做好成本预算,控制好需求范围及进度,降低试错成本。

收支要平衡:对产品未来3-5年的投入和成本进行精算,为投资决策和风险控制提供财务支撑。

指标可度量:产品关键绩效指标可用数据化度量,能通过数据分析决策产品迭代和调整市场策略。

体验要惊艳:能够让用户感知超出用户预期,给用户带来惊喜,让用户兴奋,忍不住的说好。

竞品要超越:产品解决方案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不轻易被竞争对手复制或超越。

4. MVP路线图

基于MVP思维、理念、原则及价值观做最小可行性产品(新产品开发),我们总结了一条可行的MVP路线图,用于指导MVP实践,如图1-31所示。这也是本书的核心内容及脉络,以此向读者依次讲解做最小可行性产品(MVP)方法与实践。

图1-31 做最小可行性产品(MVP)路线图

市场研究:进行市场调研,选择细分市场,明确用户群体,建立用户画像,分析用户需求,根据需求场景发现产品创意,做到产品创意与需求匹配,首选用户高频、痛点需求。

产品创新:缩小用户需求范围,对用户需求与产品创意匹配度、价值度、可行性进行综合评估筛选,调查竞品并进行SWOT分析,明确产品竞争优势,提炼产品概念,定义产品。

MVP开发:根据产品定位设计开发产品,参照产品类别及属性选择适配的产品开发流程(衍生产品优选精益产品流程,新产品选择敏捷产品流程),快速迭代,推向市场验证。

上市发布:结合产品“抢滩战略”优选渠道及区域进行产品推广,根据市场反馈快速修正,合理产品定价,构建与用户沟通的最佳方式和通道,建立产品品牌认知,加快传播。

本书核心内容将从产品经理负责制的角度,通过“做最小可行性产品”的思想、理念、原则及价值观,将生硬的“专业化”产品管理知识理论、方法、工具贯穿起来,为产品经理提供涉及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耳目一新”的思想理念,“专业实用”的理论方法,“丰富多样”的工具模板,“真实易懂”的场景案例。

内容摘自:人民邮电出版社《独具匠心:做最小可行性产品(MVP)方法与实践》专著,作者:长乘,公众号:MVP-PM,历任两家世界500强企业产品专家/三节课特聘讲师/,图书已经在各大电商网站上市,对MVP及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有兴趣的朋友千万不要错过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