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师本有心向“明月” 奈何“明月”负师心

 语文桃花源 2021-04-29

想起了李商隐《无题》中的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两句表达恋人间至死不渝的爱情的诗句,不知被哪位牛人牵强附会到教师身上,说这是极好地表达教师为教育事业鞠躬尽瘁的奉献精神的句子。这,一下子把教师的思想境界提升到了圣人的高度。

教师,是不需要拔高的。大多数的教师,都有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自从担上教师之名后,这些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披晨星,戴明月,不辞辛劳地,一心向教,努力教书。不管在家中是娇娇女还是公子哥,女王还是皇帝,到了学校,一律变成了埋头从教的“孺子牛”。教育是无止境的,就在这漫漫长路上,一代代的教师耕耘在教育的这片热土上,前仆后继,真是“江山代有教师出,各领风骚几十年”。

我们都知道,教育是一场静悄悄的革命,它不需要喧嚣,喧嚣的氛围是搞不好教育的。而教师,如果能静静地做教育,是能担负起“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个称呼的。可是,不知从何时起,教育已不再是一处安静的世外桃源了,不断掀起的波澜,使教育不再平静。老师,只不过是世上小小的人儿,无权无势,不能力挽狂澜,只能随之沉浮。

其实,老师是很有韧性的,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已经养成了习惯,只要是一趟上教师这个工作岗位,不知自觉地就会投入到教育工作中。三尺讲台让他们变得纯粹而高尚,无私地耕耘在教育这片热土上,这可能就是教育的魔力。课上得多,不怕;学生顽劣,不怕;作息无规律,没有上下班的严明界限之分,也不怕。可是,往往有一些和教育教学无关的事情硬生生地挤进了教师的工作中。这,严重地牵扯了教师大量的精力和时间,甚至是金钱。但寄人篱下的教师,面对这些工作,又不能不做,又不得不去做。于是乎,在千锤百炼后,每一名教师都成了多面手,上得了课堂,下得了厨房;写得了教案,做得了科研……十八般武器,样样皆通。问天下谁最多知,曰:人民教师!

听过这样的一个笑话,说:

一个中国教师死后,和上帝喝茶,上帝认为他太能干了,会打扰天堂的幽静,于是就把他打入了地狱。刚过了一个星期,阎王就满头大汗找上门来说:“上帝呀,赶紧把他弄走吧”。 上帝问:“怎么回事?”阎王说:“地狱的小鬼们都被他激活了,天天写教案,填表格,写基金,报奖项,谈教育创新,科教兴冥,他还要我做学科建设,班主任,学生导师,兼职辅导员,绩效考核,师德建设,青年教师导师,让所有人满意。 上帝大怒:“让他上天堂,看我怎么收拾他”。 一个月后,阎王遇见上帝,问:“亲爱的上帝,那个中国人被您收拾得怎么样了?”上帝停住脚步,回答说:“你犯了三个错误,第一,你应该先导入,回顾上次我们的谈话概要,再开始今天的谈话!第二,这个世界根本就没有上帝,只有学生才是上帝!第三,我没有时间和你闲扯蛋,我还有两个课题没结项呢。最后,我再警告你,和我谈话的时候,必须有教案,不带教案谈话是严重的聊天事故!

笑话的功能是博人一笑,可当教师的读完这则笑话后,哪一个不是感慨万千的。教师虽苦,只要站上三尺讲台,哪一个不是满面春风,笑容灿烂的;教师虽累,哪一个在面对学生的时候不是精力充沛,劲头十足的。现在的教师,不怕苦,不怕累,怕的是总有一些不请自来的事情让他们活受罪——

督导检查来了,全校总动员,不分白天与黑夜地准备迎检材料,上至校领导,下至普通教师,都成了督导检查这部大戏中的一个角色;

继续教育学习开始了,老师们上完课,连水都没喝上一口,就着急忙慌地坐到电脑前,开始网络学习。想上班级辅导的,不去了,想出题做卷的,也没时间做了;

各种上级验收纷至沓来,老师们疲于做材料,补这个材料,写那个材料,连周六周日都要加班加点地工作,甚至,有时候还要停课来做验收前的准备工作,大大地占用了教育教学的时间。

……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况且,现在的教师,年轻的,还要忙着结婚生子;壮年的,上有老,下有小,家里琐事一大堆;年老的,身体已现疲惫之态,眼花手拙,心有余而力不足了。在教育教学上,想的很丰满,可是,被现实中的琐事打乱了计划,教育教学的效果就大大降低了。

“我本有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教师们的教育心,和上方人士的想法,好像处于两个频道上,无法交集。教育这轮明月,被学生和家长寄予了希望,它是学生奋斗的目标,是家长的指望,教师的责任是让这轮明月的光更亮,更皎洁,可教育的主要光芒点却总不是在学生身上,跑哪去了呢?

今年秋季开学,学校新分来几名员额教师。据说,这几名员额教师,是从几千名竞聘者中脱颖而出,被教育局分配到全区各个学校的。能够在笔试、面试中禁受住考验,过五关斩六将踏上教育岗位的,应该是能力突出,素质很高的好教师苗子。如果在教育实践中磨练几年,假以时日,定将前途一片光明。可是,据说,员额教师要一年一考,今年考上了,明年还不一定考上。如果明年考不上,就可能没有机会教书了!一年来的努力,都将化为一江春水,随着时间的流逝,消失得无影无踪。

人,苦一点,累一点没有关系,但只要苦和累能够换来一个美好的未来,也值得了。可是,一番努力后,最终是一场空,何苦来呢?“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连生存都成问题,怎能让老师安心工作。

所谓的“员额教师”,就是按照额定人数配备的教师,一些学校缺少教师了,这些教师作为补充。可见,“员额教师”是能够使一所学校教育教学正常运转的大功臣,应该重视他们,重用他们,发展他们,留住他们,让他们在教育教学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员额教师”大多都是一些年轻教师,虽然教育教学经验欠缺,但他们思维活跃,精力充沛,工作上干劲十足。而又因为年轻,和学生之间更容易沟通。他们,是教育教学中的新鲜血液,是教育的未来。可是,他们要一边工作,一边为了一年后的员额考试而努力,世事难料,前途未卜,他们只能在忐忑中奋力前行。他们要时时地担心,一年后,员额考试考不上怎么办?

由此,我想起了在2016年,学校也来了几名员额教师,这几名员额教师,工作都很努力,不计时间,不讲报酬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工作都很有实效。我相对比较熟悉的,有一位教语文的年轻女教师,虽然文化底蕴不够丰厚,专业基础知识不够扎实,教学手段不够灵活,但她虚心好学,肯于钻研,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进步很快,是一个很好的优秀教师的苗子。并且,她每天都会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到班级里义务为学生补课,在她的严格要求下,所教的两个班级,成绩稳居年级第一,第二。可是,在今年的员额考试中,她却在笔试中败走麦城,听说,现在已经忍痛离开了教师队伍。是啊!没有前途,没有希望,付出再多的热情,做出再多的牺牲,又有什么用呢?

前方的路迷雾重重,看不到希望,这些员额教师只能寻找一条突破重围的路。和一位员额教师交流,她说,她知道员额教师有着太多的不确定性,即使这样,她仍然参加了员额考试,因为,她喜欢教书,看着那些孩子求知的眼神,她感到很有成就感。师范大学毕业后,她曾经在企业工作过一段时间,企业的工资要比教师的工资高得多,五险一金样样不缺,可是,她仍然是辞职了,当了这个不知道未来是怎样的教师。现在,她仍然在学习,希望考上一所带编制的学校,好专心工作,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中,享受教育的幸福。

“员额教师”是对教育教学的一个有效的补充,它会让教育之水鲜活、清新,但“员额教师”不是“援额教师”,他们不是对教育的支援,而是对教育的补充,只有让他们真正融入到教育中,才能让教育焕发生机。一名年轻教师的成长,至少需要花费五年的时间,一年的时间,他们刚摸到教育的门,就把他们当成教育的不速之客,驱赶走了,谁还愿意再来呢?

世上之人,喜好不同。现今,喜爱教育的人越来越少了,但身处其中的教育者,对教育仍是痴心一片。仍然有一些年轻人,热爱教育事业。教育,要留住人,吸引人。

在教育这片希望的田野上,上方人士真应该好好想一想,怎么做,才不会寒了师者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