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一声温柔的“再见!”——《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赏析

 语文桃花源 2021-04-29

应该是很久了吧?在我年华尚好的季节里,我遇到了这首小诗。那时的我,有着文艺青年的小清新,而又处在漫生情愫的青春,总是喜欢到文字里去寻觅那些我所钟情的文字,让它们在我的思想中发酵。

偏偏地,遇到了徐志摩,这千年难遇的才子,竟然能够把一个个无声的文字写得那么地多情,那么地活色生香。我像一个贪婪的蜜蜂伏在芳香的花蕾上一般,吮取着一切和徐志摩有关的文字。《我不知道风》缠绵着我的思绪,《再别康桥》营造着我的梦境,那《翡冷翠的一夜》纠缠着我的思想。我沉醉在徐志摩的一行行诗句中,欲罢不能。而当读到《沙扬娜拉》时,我简直为之痴,为之狂。

   沙扬娜拉

      ——赠日本女郎

       徐志摩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扬娜拉!

有人说,最适宜做妻子的,是日本女郎,她们柔似水,甜如蜜,是最能够让男人沉沦的毒药。可是,男人对这个毒药天生没有免疫能力,宁可沉沦,也不想自拔,就那样乐于深陷其中,何况是天生情种的徐志摩呢!

而让人嫉妒的是,徐志摩能够用他多情的笔,把日本女郎的美好描绘出来,让人感受到美,欣赏到美。

那是在1924年5月,泰戈尔、徐志摩,这两个东方古国里的天才诗人相遇了。一个是满头白发的花甲老人,一个是正当华年的翩翩公子。年龄上的差距,使他们在才华上不相轻,而是相互欣赏。于是,携手东瀛,游历这个和中国有着难解之缘的岛国。不知道二人经历了写什么,而让后人幸福的是,我们能够欣赏到徐志摩所写的这首《沙扬娜拉》。

其实,最幸福的,应该是徐志摩笔下的那位日本女郎。她何其幸运,竟然遇到了徐志摩,把这次萍水相逢的瞬间,描摹得让人意乱情迷。

单单是那一句“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就足以让人心摇曳,意迷离了。语言虽浅,而痴情却深。它把日本女郎低头的娇羞之态毫不掩饰地,直白地表述了出来。就是喜欢她低头的样子,就是宁愿沉溺在她温柔的海中,那是男人最难以阻挡的魅惑。

可诗歌是含蓄的,总是需要借助一些意象来表达,于是,诗人说: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多么恰切啊!莲,有着其它的花朵无法比拟的灵秀静美,那是一种不食人间烟火的温柔。在诗人的眼中,此时的日本女郎像什么呢?嗯!像是来自天宫的仙子,飘然来到世间,与诗人来一场红尘邂逅。

可每一次邂逅都意味着离别,只能说再见,而这声再见又难以出口。可不愿说出口,却又不得不说出口。是啊!这样温柔似水的女子,哪一个男子舍得离开呀!“道一声珍重”的反复出现,使整首诗都流溢着满满的不舍之情。

而只有女郎的那一声“沙扬娜拉”留住在诗人的记忆中,回响。我觉得,“沙扬娜拉”这个音译词,并不能够言尽日本女郎的温柔,这种温柔不是文字所能描摹的,也是无法用图像来呈现的,它只能在那分别的场景中出现。所以,这种美,这种温柔,是世间的绝响。

因为喜欢这种温柔,所以在人世间寻觅这种温柔。而这种温柔的出现是可遇不可求的,它需要在一个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场合,邂逅一位能够打动你心的温柔的女子。

你听到了吗?那一声温柔的“再见”,让人迷醉的“沙扬娜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