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一道题都是精心设计——2019年长春市初中毕业学业水平考试试卷析与思

 语文桃花源 2021-04-29

考场如战场,其实,中考,这个没有硝烟的战争,是最惨烈,最持久的。可让人无奈的是,每个人都无法逃避,每一个人都无法躲藏,只能面对。既然如此,我们就要研究它,分析它,做到知己知彼,才能在它来临的时候,信心百倍。
展开2019年长春市初中毕业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我充满了敬畏。对一名语文教师来说,这张语文试卷有着丰富的内涵。可以说,老师人生中的快乐、悲伤皆与之有关。今日,我的眼中有它,心中更有它。我端正我的身体,我澄净我的心灵,在身心的宁静中,融入了它。
这张试卷的名句积累与运用部分,共有8道试题,可分为两类:1——4小题是一类,为补全句子题;5——8小题是一类,为内容理解题。补全句子题,所考的都是经典名句,基本上没有难度。只要学生会背,会写,这样的试题,可以说是命题者送给考生的见面礼。但即使是见面礼,有的考生也会决绝笑纳。一是背不下来,再就是写错别字。像“切问而近思”中的“切”;“关山度若飞”中的“度”;“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中的“凌”“绝”“览”都有存在写错的现象。
而内容理解题,相对来说,难度稍大一些。这样的试题,不仅要求考生准确熟练地记诵古诗文中的名句,还要能够准确理解题干中句子的意思,认真审题分析,才能准确书写。但这样的试题,命题者也很是慈悲,在审题上不会过多地设置难度,而所考的,也皆是名句,只要考生稍加分析,是能够准确书写的。
部编本语文教材风行天下后,名句积累与运用试题的分值在趋向减少,可对于中考考生来说,一分也是分。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语文教师要研究出题者的出题意图,分析考试的走向和规律,找到一些终南捷径,提高复习效率,减少复习时间。中国诗词文章,浩如烟海,出题者在考查中,一定会择选一些名句来考查,所以,在复习时,老师一定要把教材中出现的经典篇章,经典名句夯实,让学生会写会用。研究近几年的中考,一般近几年考过的句子,在中考中就不会再次出现了。老师们在领着学生复习的时候,可以分清主次,有所取舍。
随后出现的课内文言文试题,所选篇目是《送东阳马生序》。整体不难,但试题有所拓新。
9题文学常识,考查的是“本文的作者是   代文学家    (人名)”难度值很低,可是,在批卷中,考生也是频频出错。一是作者和朝代的顺序弄混,再就是“宋濂”的“濂”大量写错。这就提醒我们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在初始课上,一定要夯实字词基础,初始印象就让学生注意,在学生的记忆中,会完美呈现的。
第10题是实词解释,四个词语解释,只有第一个“假”是书下注释里的。这就在提醒老师,在日常古文教学中,一定要领着学生扫除字词障碍,积累文言词汇,地毯式学习,让每一个词语都有一个准确的解释,尤其是重点的,常用的词语。只要稍有疏漏,学生就可能丢分。
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工具书的准备必不可少,尤其是在初一的时候,养成习惯,后面的学习就会省力很多。


第11题是要求考生“选择文中恰当的划线句,将序号填写到对应的横线上。”这道题,是新颖的,但却是没有难度的,学生很高兴。但这样的试题也在告诉我们,在教学中,要重点训练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第12题是“阅读选文结尾句,分析作者这样写的用意”,这是一道常见题型,考查的是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对中心思想的把握。在《语文课程标准》里,有着这样的要求:阅读浅意文言文,能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意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
所以,在今后的文言文考查中,对理解性试题会加大比重。毕竟,对一篇文章的阅读,理解是第一位的。
13题,是有趣的,出新的,有爱的,它是一道对联题。问题的设置是亲民的,学生是喜乐的。“学完本文后,小强同学想结合文章内容写一副对联,请你使用下短语帮他将对联补充完整。
有趣在于,它仅仅给了四个词语,其实是让学生玩个填词游戏;出新在于,它不仅考查了对联知识,还考查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有爱在于,它降低了试题难度,学生只要认真对待,就能享受答题的快乐。
其实,在中考试卷里,我最反感的就是课内文言文了,甚至多次,我在我写的文章里说,“课内文言文不考也罢!”。曾几何时,课内文言文就像一朵罂粟花招摇在试卷中,诱惑着每一名语文教师,每一名学生,为它殚其精,竭其虑,劳其筋,伤其骨。为这区区15分,付出了巨大的人力,物力,甚至财力。可最终考查了学生的什么呢?最终只有学生的记忆力罢了。而2019年的课内文言文的命制,是成功的,它对学生的考查是多方面的,试题的灵活,也把学生的潜力激活。这样的试题出现在课内文言文里,也挺好!
我所喜欢的课外文言文,与读书有关。《关中书院学程》的节选,对学者的修身、学习等方面做出了规定,阅读之,对每个人都有益处。而这样的试题,学生只要能够准确翻译,理解文意即可。
对准确翻译的考查,有两种题型。一是对词语的准确理解,而是对句子的准确翻译。
所以,第14题,考查的是对文中出现的重点词语的解释。“默检”的“检”,“无差”的“差”,学生结合语境,是能准确翻译的。
第15题,考查的是对关键语句的准确翻译,这样的试题,只要学生能够把一些关键词语翻译准确,句子完整表述,是能得分的。
而第16题,设置了这样的问题:选文对书院的学者提出了什么要求?考查的是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这样的试题,学生应到原文中析文译字,探源求根。

现在的中考,越来越重视课外文言文的考查了,这是一个极好的现象。我们为何要学文言文?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怎样继承?首先,学习者要能读文,析文,而课内文言文已经被过度学习了,僵化到无法有效考查学生对古文字,古文言的掌握能力。减少课内文言文的分值,增加课外文言文的分值,是一个明智之举。
现代文的选文,仍是和读书有关,和理想有关,《杨花与柳絮飘飞的日子》很美的题目,很励志的文章。
试题也中规中矩,严谨地,一丝不苟地考查学生感受形象、体验情感、品味语言的水平,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结构的把握。出新的,是第19题。
“请准确、工整地抄写下面的句子。一个抄写原文语句的题,以3分的形式来设计,其实是有深意的。
我觉得为自己一生热爱的事业付出代价很公平,因为生活中总会有一些比生活本身更重要的东西。多富有哲理的语句,多富有启示性的话语,年轻学子记住它,对以后的人生,是有巨大帮助的。工工整整地写下来,甚至,把这语句镌刻在记忆中,人生会别有不同。
名著阅读考查的是《三国演义》,人物和徐庶有关。命题思路和2018年的如出一辙,一个人物,两个选段。既考查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也让长春版的名著阅读平稳着地。2020年及以后,名著阅读可不是如此模样,12部名著,甚至可能更多,在中考试卷上,考查的可能更多,两部,三部,亦或四部,五部,那将是一番怎样百花齐放的景象?唉!未来不可期,只有静静等待。
综合实践,考查的是家国情怀,也考查了基础知识。“请在语段中找出两个给你带来美好憧憬的词或短语。这样的问题,考查的并不仅仅是对词语和句子的准确理解,也考查了学生们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同学,你找的是词或短语吗?你找的词或短语能给你带来美好的憧憬吗?不要粗心,这样的题是有陷阱的。

作文有二,仍为一命题,一材料。
命题作文题目为“听,那动人的声音”,文学味比较浓,而在审题上,同样没有给考生增加难度。题目的中心词是声音,而这声音的选择比较自由,可以写人的声音,也可以写物的声音,自然界的一切声响都可以入文,考生在写作中,没有跑题之忧。
但要写好,也并不容易。我觉得,写好此文,必须要突出声音的动人,而这“动人”之意,是“使人感动或震动”可以是打动人心的声音,也可以是触动心灵的声音。所以,这种声音,可以是使人快乐的声音,也可以是使人悲伤的声音,只要动人就可以。
同时,在写作中,要给这种声音设置一个产生的情境,细致描写这个产生声音的情境,才能感动人。
而在题材的选择上,可以写亲情、友情、师生情,读书、成长等等方面,但落脚点必须都是声音,围绕声音组织语言,安排结构,处理材料。
材料作文与传统文化有关,清明、端午、春节,传承的不仅仅是中华文化,还有着一种文化自信,民族自信。写出自己的思考和感悟,是对我们传统文化的不辜负。
 
读完试卷的最后一个字,我不禁掩卷深思,2019年中考,是一个结束,也是一个开始。长春版和部编版教材之间这座桥怎样搭建,才能让考生平稳走过,是命题者需要思考的,也是我们这些研究命题的初三语文教师需要思考的。
但不管怎样,只要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以课标为纲,以教材为本,用我们的眼去观察,用我们的脑去思考,用我们的身去实践,中考的那缕光,一定会在我们的前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