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语》释疫(1):疫源,小人不畏天

 语文桃花源 2021-04-29

病毒肆虐的日子里,最好的生活方式就是宅居家中,静思,读书。我是既静思,又读书。

所思的,是这次新型冠状病毒的流行,何时止?何时消?

所读的,是一本薄薄的、片段式的语录体儒家经典著作——《论语》  。

在读与思之间, 我发现,二者竟可融,可通。

于是,在这静悄悄的日子里,我心神由今驰古,由古驰今,缱绻,游动。

这次新型冠状病毒的起源,是在武汉。一个小小的海鲜市场,卖的可不只是海鲜,还有野生动物。

可怕的是,这些野生动物, 不知是什么,身上带有了新型冠状病毒。可能在蛇身,可能在蝠身,抑或在其它野生动物身,而祸端,却还是在人身

一些人,真的是太贪婪,太无耻。他们为了寻求刺激,竟然一而再,再而三地在野生动物身上尝试,尝试这些野生动物好不好吃!真是无知!

无知的代价就是,病毒由他们的嘴,进入他们的身,酝酿,发酵后,终于传到了无辜人的身。

想起了一个词,“小人”。这些贪婪的人,就是货真价实的“小人”,因为,他们思想极端利己,人格极其卑下。

他们并不是真正的无知,他们也知道乱食野生动物,可能会带来的危害。前车之鉴,2003年的非典,不就是因为他们吃了果子狸而引起的吗?

可他们为了那个贪婪的身体,不管这些,不顾这些,从精神层面上,这些人,是标准的小人。

不得不佩服孔子,在《论语》季氏篇里,孔子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小人的本性,“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人生天地间,应敬天,应敬地,应敬大自然,可小人却一切从自己的私利出发,明知天命不可违,却一违再违。

人类只有与自然界的生灵和睦相处能创造一个美好的地球是人类生存的根本,也是人类所要遵循的自然法则

野生动物,是天赐,是地予,它们是大自然中的风景,是人间的点缀。可这些贪婪的小人,却不爱护,不怜惜,滥杀,乱吃。

令人痛心的是,还有一些助纣为虐的人,投其所好,兜售这些野生动物。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生于世,为了生存,追求富贵名利并没有错。可富贵名利的追求,必须是建立在不损害他人,不危害社会的基础上的,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人应像孔子所说的那样,“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兜售野生动物的人 ,为了私利,取财无道,也是小人!

小人们,你们可知道,自然并不需要人类,可人类却需要自然!

孔子在《论语》里说得多明白呀!“以约失之者鲜矣。”,他告诉我们,只要对自己约束一下,节制一下,犯过失的机会,是很少很少的。

可小人们为了私利,不想约束自己,不想节制自己。明知是错,还要去做,终于,野生动物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开始报复滥杀,乱吃他们的小人,跟着买单的,却是人民大众。

再次地,山雨来,风满楼,瘟疫起,使人愁。

但,人类的伟大就在于,往往在危急的时刻,总有一些迎难而上的人,救民水火的人。他们德行高远,如竹如松,面对灾难,逆流而上!

他们,就是面对疫情,舍小家,顾大家的医务工作者。

自有人能胜天,把平安幸福带给人间!

 明日继续:《论语》释疫(2):君子怀德,士也弘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