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两个大一统王朝之后的朝代,直至灭亡也无外患,为何会没落?

 茂林之家 2021-04-29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都面临着外族的威胁,即便是那些强大的王朝,依然也有弱小的时候。我们都比较熟悉汉朝和匈奴之间的战争,汉武帝手下有多员大将,特别是卫青和霍去病,面对匈奴,战无不胜,但是强盛如汉朝,在汉高帝到汉景帝之时,面对匈奴的威胁,也依然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去反击匈奴,只能选择和亲。

但是,历史上有这样两个王朝,他们从来不畏惧外地的入侵,在周边各族,直至王朝覆灭。也依然是最强的。

两个大一统王朝之后的朝代,直至灭亡也无外患,为何会没落?

一统天下——大秦

秦国自秦孝公任用商鞅开始变法改革开始,国力就已经不断增强。当时春秋已过,周王朝名存实亡,各个诸侯国历经春秋时期的频繁征战,只剩下七个实力比较强大的国家,战国七雄的名号由此而来。每个诸侯国都曾经出过雄主,寻求改变以图天下霸业。

其他六国在频繁的战争和失败的改革中渐行渐弱,只有秦国,彻底贯彻了商鞅变法,历经七代君主的雄才大略,最终使得国力大大提升,秦国也从蛮荒之地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特别是军事实力,不但手下大将众多,而且纪律严明,能征善战。

两个大一统王朝之后的朝代,直至灭亡也无外患,为何会没落?

到了嬴政登基,直接横扫六合,平定八方,彻底结束了自春秋以来各诸侯国争霸天下的格局。建立了秦朝,成为了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此时国内刚刚统一,为了能尽早融合各国人民,对内秦始皇采用铁血的统治手腕,车同轨,书同文。对外,嬴政也并没有放弃扩张的野心,他让蒙恬率军北征匈奴,一直把匈奴撵出了西北,又建造了连接秦国与燕国、赵国之间的长城,将匈奴拒于关外;又让王翦对南扩张领土,南征百越。

秦军的强大,使得这些外族再也不敢入侵中原。

两个大一统王朝之后的朝代,直至灭亡也无外患,为何会没落?

荡平山河——东汉

东汉脱胎于西汉这个历史上第二个大统一王朝,西汉末年,王莽篡位,他虽然实行诸多改革变法,但是却不贴合当时社会,导致改革失败,致使民不聊生。故王朝内有诸多农民军进行起义,被现今称为“大魔导师”和“位面之子”的刘秀就这样一步一步从普通宗室慢慢成为了天下之主。

刘秀自29岁兴兵开始打天下,到了31岁就成为了皇帝,在史书的记载里,他是用时最短也最年轻的大一统王朝的开国君主。但是刘秀登基以后,国家内依然处于动荡之中,当时全国仍有数十个割据势力。此时刘秀的任务是盘旋于国内的割据势力,足足用了十一年才在消灭了公孙述之后完成了国家的统一。

两个大一统王朝之后的朝代,直至灭亡也无外患,为何会没落?

而匈奴自从经历了汉武帝几次派兵征伐,元气大伤,到了东汉时期,直接分裂成为南北匈奴。南匈奴降汉。而面对没有归顺的北匈奴,东汉直接派军攻打,将之彻底打败,那些不愿意归顺汉朝的匈奴人就只能逃去了欧洲大陆。

因此,可以说整个东汉王朝,从此就没有强大的外患。

两个大一统王朝之后的朝代,直至灭亡也无外患,为何会没落?

亡于己

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百姓们希望能够获得比较安宁的生活,但由于天下统一之初,王朝对于建设的需求比较大,秦始皇大兴土木,大批征用民夫,而秦政苛刻,因此百姓对于秦王朝的忍受能力已经达到了极限。而秦始皇为了加速各国融合,所采用的方法太过严苛,加剧了社会的矛盾。最后在始皇帝去世之后,赵高扶持胡亥登基,篡改遗诏,大肆灭杀宗室。胡亥即位之后,不思励精图治,却听信谗言,残酷暴虐。虽无始皇之威慑,暴戾享乐却不下于始皇。因此导致各地百姓纷纷起义反抗,又有六国贵族残余势力与他们合作反秦。秦朝因此而亡。

两个大一统王朝之后的朝代,直至灭亡也无外患,为何会没落?

东汉初年,光武帝加强了皇权,但东汉后期往往帝王在位时间较短,很多皇帝继位时年龄都很小,导致东汉中后期发生权力中心偏移,外戚与宦官轮流掌权。而地主豪强势力经过漫长的发展,已经非常强大了,而刘秀能够夺取天下,也是依靠这些势力的。因此在位期间并未对豪强的势力作出限制,导致了东汉末年这些世家的实力太过庞大,威胁到了皇权。地主豪强势力庞大,导致土地兼并严重,因此出现了黄巾军起义,而中央为了方便,让这些大家族的得以发展出自己的武装力量。如此,再一次削弱了国家的权利。循环往复,君王也在不断消失权力,帝王的威严也不复存在。最终国家灭亡。

两个大一统王朝之后的朝代,直至灭亡也无外患,为何会没落?

其实历史上亡于外患的国家并不多,一般王朝的灭亡都是由于国家内部阶级矛盾尖锐,难以缓和,最后导致百姓起义,天下格局,最后灭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