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妈妈手册(ID:suxin98498) 前两天陪孩子看了一部叫《包宝宝》的动画短片。 故事聚焦在一个热爱做包子的妇女,有一天她做的包子有了生命,她将这个包宝宝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宠爱,带着他买菜、做饭、打太极,度过了一段非常美好的亲子时光。 可伴随着包宝宝的成长,他渴望有自己的独立空间,希望和朋友一起出去踢球、玩耍。 但老母亲却一次次制止,一次次地在门缝里窥视,最终在包宝宝提出要结婚组建家庭时情绪爆发,将他提起来,一口吞进了肚子里。 父母对孩子抓的太紧,不仅会让自己对孩子产生过度依恋,也会影响孩子的独立成长。 只有合理的退出,适当的放手,给孩子空间和时间,才能让孩子实现自我成长,变得越来越自信独立。 父母无微不至的爱 是对孩子无形的伤害 在综艺《朋友请听好》中,易烊千玺读到了一封男听众的来信:
生活中有多少父母,以爱为名,去束缚孩子追寻自由独立的权利? 一句“我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控制了孩子整场人生。 帮孩子挑选衣服的颜色样式;帮孩子安排周末的时光;帮孩子决定应该和什么样的人相处交往...... 知名儿科医生威廉·西尔斯说:
父母干涉的越多,孩子就会越缺乏自我选择和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甚至缺乏自信。 伴随着年纪的增长,那些一直活在父母无微不至的爱下的孩子,内心会变得沉闷压抑、胆怯自卑、愈发叛逆。 养育一个孩子,要从扶着他的手,一步一步学习走路开始,但真正养大一个孩子,是从放开他的双手,看着他跑向远方的时候开始的。 你放手的越晚,孩子就会越晚学会飞翔,而不会飞翔的老鹰,永远无法体验真正的蓝天。 适当的亲密 但不要过度的依赖 大多数的父母都会希望自己的孩子独立,但真正做起来,却又无比困难:
《西尔斯亲密育儿百科》中说:“适当的亲密关系能促进孩子独立,不恰当的依赖则会阻碍孩子独立。” 我们帮孩子做的越多,孩子得到锻炼的机会就会越少,久而久之,他们会更依赖你去喂他吃饭,更懒得自己走路,穿衣服也会更慢。 主持人朱丹分享过一则微博,女儿将水洒了一地,然后自己拿着拖把去将地上的水拖干净。 小小的身影,大大的拖把,虽然困难,但依然坚持。 作为父母,我们应当学会旁观,把原本属于孩子锻炼的机会还给他们,让他们自己去解决问题。 与其让社会的挫折迫使孩子成长,不如从现在就学会放手,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减少对父母的依赖。 不用担心孩子们做的不够好,只有放手让他们大胆尝试,他们的未来才会有更多的突破。 善于示弱的父母 更容易养出独立的孩子 胡可在综艺《女人有话说》里,分享了自己的育儿秘诀:学会示弱。 示弱不是纵容,而是退后一步,把展现自己和解决问题的机会留给孩子。 刚开始锻炼孩子独自睡觉的时候,我并不是直接鼓励他要勇敢,而是问孩子:“妈妈一个人睡会怕黑怎么办?” 孩子会很勇敢的告诉我:“大孩子都是要自己睡的,会有月亮婆婆照顾我们,我也会保护妈妈!” 和孩子一起弹小钢琴的时候,我故意弹的很不好,让小老师教教我应该怎么弹琴,每到这个时候,他都会信心倍增地展示,这比多少的夸赞都要有用。 这些和孩子示弱的行为,也许很幼稚,但是能让孩子多了很多独立解决事情的机会,也能让他们认同自我价值,顺便还能培养他们的责任心。 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呢? 爱护孩子是父母的天性,学会放手需要正确的方法,清欢总结了四点,希望和各位家长们一起做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