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豪门逆子”蔡会文参加秋收起义,被冤枉却忍辱负重,牺牲时年仅28岁

 兰州家长 2021-04-29

红军是一支为穷人做主的部队,土地革命时期,很多穷人家的孩子都加入了红军,开始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独裁统治。其实在红军中,不止有穷苦人家的孩子,也有豪门子弟,比如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位名叫蔡会文的红军将领,他就是出身豪门的孩子。

“豪门逆子”参加秋收起义,被冤枉却忍辱负重,牺牲时年仅28岁

蔡会文出生于1908年,湖南攸县人,出生于一个地主家庭。蔡会文的父亲名叫蔡开先,是一个没有文化的农民,不过却利用短短一二十年时间积累了大量财富,成为了当地的豪门。蔡开先没有文化,所以在做生意的过程中吃了很多哑巴亏,为此他特意把儿子送到学校,让他们接受教育,以免将来走自己的弯路。在这种背景下,蔡会文年仅8岁就进入私塾读书。

在读书过程中,蔡会文开始接触革命思想,他积极参加爱国运动,并在1926年加入我党。成为党员后,蔡会文在组织的帮助下开始在家乡组织革命运动,他首先从自家做起,主动打开自家的粮仓,把粮食分给当地的贫苦农民,蔡会文的所作所为也在当地传为一段佳话。

“豪门逆子”参加秋收起义,被冤枉却忍辱负重,牺牲时年仅28岁

当然,在当地传为佳话的蔡会文也成为了父母眼中的逆子,尤其是蔡会文的父亲,几乎被蔡会文气死,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拼尽一生打下的家产,竟会被自己的亲生儿子败光。蔡会文也成了父母眼中的逆子,不过即使这样,依然改变不了他参加革命的决心。

1927年,马日事变后蔡会文离开家乡,不久之后他参加秋收起义,并担任了第一营第一连的党代表。秋收起义失败后,蔡会文跟随起义部队上了井冈山。在井冈山期间,蔡会文成长迅速,由一名普通的军官逐渐成为一名文武双全的红军干部,红一军团成立时,他被提拔为红三军的政委,此时他年仅22岁。在这之后,蔡会文与红三军军长黄公略一起领导红三军,参加了中央苏区的前三次反“围剿”,并顺利取得了前三次反“围剿”的胜利。

“豪门逆子”参加秋收起义,被冤枉却忍辱负重,牺牲时年仅28岁

第三次反“围剿”结束后,蔡会文被调到了湘赣苏区,此时他开始厄运缠身。当时王明的“左倾”主义路线在红军内部盛行,在湘赣苏区,“左倾”路线尤其严重,蔡会文因为从中央苏区调到湘赣苏区,因此被湘赣苏区的本地干部排挤,他们甚至抓住蔡会文的老母亲,逼迫她指认儿子是“反革命分子”,蔡会文的老母亲为了不连累儿子,直接跳河自尽。

“豪门逆子”参加秋收起义,被冤枉却忍辱负重,牺牲时年仅28岁

母亲牺牲哪个儿子能不心疼呢?何况蔡会文还是被冤枉的,但是蔡会文却忍辱负重,继续团结湘赣苏区的革命干部,领导他们反抗国民党。不过,蔡会文的忍辱负重没有换来结果,他虽然坚持真理,同“左倾”主义路线错误进行斗争,但是无济于事,1934年,他的湘赣军区总指挥职务被撤销,不久后,蔡会文被排挤出湘赣苏区,无奈下只能返回中央苏区。

当时中央苏区正在进行第五次反“围剿”,不过第五次反“围剿”并不顺利,因为博古与李德等人的错误指挥,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之后红军被迫进行长征。蔡会文没有参加长征,他奉命留守苏区,坚持游击战争。

“豪门逆子”参加秋收起义,被冤枉却忍辱负重,牺牲时年仅28岁

1936年,蔡会文率领的游击部队在转移途中被国民党包围,蔡会文顽强拼搏,无奈寡不敌众,最终被敌人俘虏。被俘之后,蔡会文坚贞不屈,既保守了党的秘密,又拒绝了敌人的诱降,敌人见在他身上套不到有用的情报,残忍地将他杀害,蔡会文牺牲时年仅28岁。

参考资料:

《蔡会文将军传》刘普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