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非语文】姓甚名谁?

 非名流WO 2021-04-29

姓甚名谁?


一、孩子咋个姓?

引子:男小张和女小王都是独生子女,男小张到女小王家做了上门女婿。结婚一年后,马上要生孩子了。本是一件喜上加喜的喜事。可小两口却发愁了!王家父母要求外孙姓王,理由是咱家是独女,咱家不嫁女,小张是上门女婿,生的外孙就是孙子,应该姓王。张家父母要求孙子姓张,理由是跟父姓,自古以来在中国都是这个理,小张是父亲,他的孩子随他姓。

咋办?这个问题小张小王肯定难办;是旁观者清?还是清官难断?如果你是街道负责人,既要帮助小夫妇度过难关,又要让长辈感到满意,你怎么说服双方老人?

注意哈:1.别以为张王两姓同时用,双方老人会满意,因为还会有谁家在先谁家置后的问题;2.也别以为生二胎可以解决问题,因为阿大姓王阿二姓张,张家不满意;反过来王家不答应,而且小王能不能生二胎还未知。

如果有点“真文化”,就好了!

我们都说自己是炎黄子孙,你知道炎帝、黄帝姓什么吗?你知道中国历史上的尧舜禹周文王秦始皇这些有名的帝王都姓什么吗?

你知道上古八大姓吗?

那好,扫盲开始——

很多人对“百家姓”耳熟能详,但是那是宋代人编的,赵钱孙李放在前四位,并非他们是大姓,也不是这四个姓最老,而是因为他们的地位:宋家皇帝姓赵,所以排第一位;“百家姓”首先成书是在吴越地区,因而吴越国国君的“钱”姓及吴越国王钱俶正妃孙后的姓紧跟其后,然后是南唐后主李煜他们家的姓了。

在汉朝以前,上古八大姓都有谁呢?看准啦,他们是:姜、姬、妫、姒、嬴、姞、姚、妘!而上古八大姓的代表人物绝非等闲之辈哦——

姜石年(炎帝),姬轩辕(黄帝),妫重华(舜受封的姓),姒文命(大禹),嬴政(秦始皇),姞雍父(黄帝臣,发明了臼、舂),姚重华(舜的前姓),妘(祝融后人的八姓之一)。

一番扫盲,了解了上古八大姓,是不是觉得真的涨姿势了呢?最要紧的是:我大中华人民的姓,最早的八大姓都有女字旁,尤其是咱华夏始祖的姓都如此,说明我们早期的姓氏,恰恰不是来源于父辈,而是来源于母亲

姓,是什么?姓,是由“女”和“生”组合成的,就是女人生孩子啦!母系氏族时代,生孩子就是权力与威望的象征,生孩子多的女人,可能就是首领,就有了属地。姓,最初往往是属地的称号,久而久之,属地的称号就成了氏族的称号,也就是姓氏了。

 今天的人,大都跟父姓,但这不是天经地义的;因为最古老中国土地上的人,是跟随母姓的。

好了,到此为止。小张小王的孩子姓什么,不成问题了吧!!!


二、名字是个啥?

名字是个啥?先从汉字的构字法入手来解字说文吧。

名,是什么?看它的结构,名,是上下结构,由上边的“夕”和下边的“口”组合成的,夕,指的是太阳下山,也就是日落时分啦;口,不是指嘴,而是指山洞!画一个山洞的样子看看,就明白了。

 老话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远古的旧石器时代,生产能力低下,人们还不能造房子,太阳下山了,大家只能找一个大自然造就的洞穴栖身。因为洞穴是天然的,找到不容易,要住下来也不简单,只有那些身强力壮的个人或者实力雄厚的氏族部落才有可能占有山洞的。名,最原始的意思就是太阳下山去占有山洞的意思。

总不能天天为了太阳下山时分抢山洞而忙着吧?智慧的人们或者部落首领就在他们常住的洞口摆个标志性的物件,或者在洞外山坡上刻画出某种象征符号,这标志性的物件或者象征性的符号就成了山洞或者洞主的“名”。久而久之,部落也会有个名,每个人也会有个名了。生活中每一个物品都会有个名。有了名,就有标记,有了可供区别的身份。

在今天,人们已经很少有人知道“名”的原始意义是“占有”这个意思,但是并非彻底消失了,成语“不名一文”就是证明。


 字,是个啥?也来看它的结构吧,“字”也是上下结构,上边是“宀”,意思是有顶的房子,下边是“子”,意思是大头儿子。“字”的本义是:在屋内生孩子。

生孩子可不是人人都会,只有长大成熟的女性才有的本事,所以“字”是长大成人的女性的独有本事,逐渐地“字”从“在房子里生孩子”的原始意思引申为女孩长大了,可以出嫁了、可以生孩子了。成语“待字闺中”的“字”就是这个意思。

汉字的意义的发展是很有意思的。原本适用于女生的“字”,一再延展,进而引申为成家立业,作为人的成家立业的标志,就是“加冠”礼仪,仅此是不够的,所以,要在人的称呼上体现出来。古人的名字是有讲究的:小时候的称呼叫做“名”,成家以后的称呼才叫“字”,——一起玩到大的发小可以一辈子叫你的“名”,以示亲昵;关系一般的熟人见面还是称呼“字”为好,以示庄重。书法家赵孟頫是大宋皇室后裔,由宋入元后,不但没受到蒙古人欺凌,还深得元世祖忽必烈青睐,“眷之甚厚,以字呼之而不名”,汉人中诸多名士也由此十分敬重忽必烈。

名和字是两个不同的叫法,虽然名和字叫法不同,但是意思相通或相近,可以互义。也就是说,一个人成人后的“字”和小时候的“名”并非互不相干的两个叫法,加冠所取的“字”还是得按照“名”的意思来定(孔丘孔仲尼,颜回严子渊,曹操曹孟德,关羽关云长,孙权孙仲谋,周瑜周公瑾,李白李太白,岳飞岳鹏举)。

今人已经名字混为一团乱用,绝大多数人是有名无字(包括我),不能说是文化的退步,但一定不是文化的进步。更有甚者,述诸文字便写道“我的名子是某某某”,那是无知到家了。


(注:根据2016年5月为新生“语文选修课始业课”的讲义整理而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