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阳读诗】其六: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非名流WO 2021-04-29

:重阳前后,秋高气爽,都是登高远眺的好日子了。可是我的脚力不济,爬山登楼都很费劲,那也无妨。我可以找一些登高诗词文赋来读,且读且思,或有所得。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登楼情结之亡国背井的痛楚

历代文人登楼赋诗以咏怀,或是托物比兴,或吊古伤今,或哀叹身世,或感慨兴亡,或悲秋伤春等,其中以亡国离乡而思念故土尤为令人动容。

诗词文赋中寄托亡国的哀怨情思,南唐后主李煜的成就无人能及。李煜(937—978),字重光,南唐皇帝李璟第六子,九六一年嗣位,史称南唐后主。九七五年,宋曹彬破金陵,煜降宋,封违命侯,改封陇西郡公。太平兴国三年七月卒。据宋人王铚《默记,盖为宋太宗赐牵机药所毒毙。煜善为诗词,著作甚多,惟已散逸。后人辑存,仅诗词数十篇而已。

李煜在亡国之前写了很多花间词,无非是些富丽堂皇的宫廷生活和风花雪月的男女情事,但有两首《渔父》词值得玩味:

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无言一队春。一壶酒,一竿纶,快活如侬有几人?

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

据宋人刘首醇《五代名画补遗》记载,李煜这两首词是题画词,原画名《春江钓叟图》。这两首《渔父》词,前者着重写渔父的快活,后者着重写渔父的自由,笔调悠扬轻松,是李煜被捕亡国之前的作品。有人分析,这两首词隐含的意义是李煜作为王子时期,对王兄和王叔的权力之争的一种规避的选择,寄情山水,钟情禅佛,不至于惹祸上身。即便可以如此理解,也不能冲淡字里行间闲散、悠远的意趣。此时的李煜,何其的潇洒。

但是,他献城亡国之后,却是另一番景象。一首《乌夜啼》至今令人传唱不衰: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这首《乌夜啼》是亡国之君自述囚居生活,抒写离愁的力作。此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情景交融,感人至深。首句“无言独上西楼”看似平淡,意蕴却极为丰富。“无言”并非真的无言,从一个“独”字便可看出,是无人共言。登“西楼”,词人可以东望故国。仅六字,一下子简练的勾勒出主人公的凄惋、悲苦的神态。接着“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用月光笼罩下的梧桐突出环境的寂寞清冷,用“深”字用得极准确,极通俗,真可谓境界全出

下片具体写离愁,是词的旨意所在,也是这首词写的最深刻的地方。“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像波涛汹涌,把全篇推向高潮。离愁本身是一种抽象的思想情绪,它能感觉到,但却看不见,摸不着,然而,词人通过比喻使之变得具体可感,而且表达得如此贴切、自然,以至成为千古名句。“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又用了一个比喻,写离愁的另外一个境界,它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所以只能称之为“别是一般滋味”可见词人体验之深,愁情之苦。

再看李煜的《浪淘沙·帘外雨潺潺》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此词上片用倒叙手法,帘外雨,五更寒,是梦后事;忘却身份,一晌贪欢,是梦中事。潺潺春雨和阵阵春寒,惊醒残梦,使抒情主人公回到了真实人生的凄凉景况中来。梦中梦后,实际上是今昔之比。下片首句“独自莫凭栏”,是不敢凭栏远望,因凭栏而见故国江山,将引起无限伤感;是晚眺江山遥远,深感“别时容易见时难”。作品从生活实感出发,抒写了人生经历中的真切感受,表达了对故国的怀恋之情,自然明净,含蓄深沉,哀婉动人。“流水落花春去也”,与上片“春意阑珊”相呼应,同时也暗喻来日无多,不久于人世。“天上人间”句,颇感迷离恍惚,众说纷纭。其实语出白居易长恨歌“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天上人间”,本是一个专属名词,并非天上与人间并列。李煜用在这里,似指自己的最后归宿。

李煜的《虞美人》是要了他的命的词,也是其代表作品: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是李煜最后的一首感怀故国的名作,作者以形象的比喻,诘问的口吻,悲愤的情怀,激宕的格调,放笔悲号,写尽亡国君主的哀愁。上阕曲调高亢悲慨,唯有经历过大灾难,炼就大手笔,才能究诘人生,写有如此深度和力度的词作,大有负荷全人类之悲哀的气概。下阕则用了曲笔,“朱颜”暗描江山易改,“改”字点出全词题旨:是悲恨的根源。最后,词人把难以说明的去国之思、失国之悲、亡国之恨全部纳入一个“愁”字中了。“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真乃千古绝唱。

故国明月,物是人非,有多少亡国之痛凝结在诗歌里面。对故国沦丧的沉痛感伤化作对故乡刻骨铭心的思念。身为国主,曾经富贵繁华到了极点;而身经亡国,繁华消歇,不堪回首,悲哀也到了极点。李煜之痛,不仅仅是荣华不再,更深刻的是故国难回。也因为这种情感的转换,他在诗中表达的情感更容易唤起更多人的共鸣,使之成为广为传诵的作品。

南唐亡国。灭了南塘的大宋也不见得有多么兴盛。在李煜之后,饱经亡国之痛的还有大批普通文人,而宋人尤其多。他们在经受战乱的同时也同样为国家民族的沦丧而深感痛苦。

辛弃疾是南宋最有血性的词人之一,他有心报国而无力回天。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一词里,他登楼的愁思令人同情: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三句,作者选用具有典型意义的动作,抒发自己报国无路、壮志难酬的悲愤。第一个动作是“看”“吴钩”,“吴钩”本是杀敌利器,但现在却闲置身旁,形同玩物,无处用武,这就把作者虽有沙场立功的雄心壮志,却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苦闷也烘托出来了。第二个动作“拍遍”“栏杆”,栏干拍遍是胸中有说不出来抑郁苦闷之气,借拍打栏干来发泄,这里就把作者雄心壮志无处施展的急切非愤的情态宛然显现在读者面前。“无人会、登临意”,慨叹自己空有恢复中原的抱负,而南宋统治集团中没有人是他的知音。作者登楼述怀,不是为了思乡、恋人,而是为不能带兵挥戈北上,收复失地,实现统一祖国的生平抱负而愁愤不已。

抗金英雄岳飞面对山河沦陷,他有着与辛弃疾一样的心情沉痛,郁愤难平,但他没有怨天尤人,而是慷慨激昂,壮怀激烈地发出仰天长啸,令人肃然起敬——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满江红》岳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