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闲散文】走,回扒锄港玩泥巴去!

 非名流WO 2021-04-29

我是从扒锄港走出来的

哦,你问扒锄港在哪里

她呀,就在

梅子山东望,天子岙靠南,黑鼠庙朝西

沿着寅卯山北坡一直往前三四里

扒锄港,不是一座港

而是一条河,自南向北流水汤汤

她的源头靠近飞虎山和铜锣山

她的下游入柴河向汪岗

又西折巴河南入长江

扒锄港,不是一座港

而是一个村,曾经归属南凉乡

九个自然村弯成弓一张

扒锄港河恰似弓的弦

江阁塆正在弦的中点上

扒锄港村,不止一条河

她的西边还有张安河

河上那座小石桥

据说造于大唐天宝年间

有很多故事和传说

扒锄港的山不出矿产

扒锄港的河不卖黄沙

扒锄港的地只种庄稼

哦,你问我扒锄港有啥宝贝

嘿,最好玩的就数泥巴

三月的风一吹呀

黄了油菜花,红了草籽花

放学就往油菜田里钻的学生伢

扯回满箢篼嫩猪草

还带回两裤脚的黄泥巴

四月的太阳爬的高

麦子抽穗油菜结角

耕牛把红花草籽翻成泥浪涛涛

鸟雀飞来啄食新泥里的眠虫

呢喃的燕子一趟趟地衔泥筑巢

池塘里的水蓄了一个冬季

开沟引流哗啦啦到了田里

浑浊的泥浆中

是谁在冒泡吐气

水底下可藏着白鯵条,还有红鲤

摸鱼儿是农村娃至爱的游戏

水是浑的,有一点点凉意

泥是软的,有一些些滑腻

猫腰下去也许一抓就有一条鱼

更多的时候捞起的是满手泥

扒锄港的田里有黑泥

把丰收的希望写在春风里

扒锄港的路上有黄泥

把我们的脚丫印在雨天里

其实,扒锄港最多的还是窑泥

从最西边的张安河旁

到刘塆大坝的窑塘

到对面的刘家窑上

到龙头塆的结襻塘

到连起茅屋塆和李阁塆的黄泥岗

取自四面八方的马嘎子泥

一拖拖地运到江阁塆后的坪子地

扒锄港的窑厂就在这里

那些年呐,扒锄港有个革命的名字

叫做红星大队(di)

都说红星的窑烧得好

因为做窑的师傅手艺奥

南师傅,郭师傅,周师傅

王师傅,汪师傅,陈师傅

父传子,父传女,家家有妙招

南师傅的转盘把泥巴旋出了花

郭师傅做缸,周师傅做瓦

王师傅上釉,汪师傅描画

陈师傅批的砖一码码

油毡棚下待烧的窑货一架连一架

红星窑厂的生意好

青砖红瓦抢手俏

烧歪了的烘炉钵儿照样有人要

窑厂不歇火,烟囱烟柱高

红星大队(di)的人脸上挂着笑

其实我这些学生伢

更喜欢窑厂的窑泥巴

生涩的马嘎子泥

经过蒙眼老黄牛一圈圈的践踏

糍妥妥软糯糯变成了熟泥巴

候在南师傅的转盘旁

或者等在陈师傅的砖瓦房

从泥胚上裁下的边角料

他们都懒得去望

我们捡了来,却大有用场

捏一把手枪放在教室窗口阴干

塑个猴儿头凹儿脸

或者干脆搓一堆小弹丸

你丢过来我扔过去

打在身上凉凉、软软

有时候,舍不得一口气将泥巴玩完

用纸包上带回家转

脱水的窑泥有点干

在中间挖个坑吐点口水在里边

再把它揉圆,又将它捶扁

我曾在家做过一个泥陀螺

一鞭子抽下去陀螺矮成了泥坨

重新塑形,等不及阴干

直接送进灶膛里过火

烧干的陀螺,一鞭子抽成两垛

红星大队(di)终成过往

改回本名就叫扒锄港

扒锄港分了田地分了池塘

消失了小学,消失了窑厂

窑泥的记忆印在我这辈人的心上

扒锄港后辈的伢儿们啦

没了窑厂你们去哪儿玩泥巴

责任田里的烂泥黑了你的脚丫

大路口的黄泥摔你一个仰八叉

算了,还是在门口塘边玩沙吧

没有泥巴的童年不接地气

不玩泥巴的孩童没有脾气

没见过窑厂,不知有陶器

没用过陶器,就不珍惜瓷器

不珍惜瓷器,缺了一份中国底气*

奔波在外的扒锄港公民

再忙也请你回几趟扒锄港村

即使没了窑厂可玩泥,至少还可以——

烂泥田里拔猪草

黄泥路上等故人

好吧,趁着春光

回到朝思暮想的扒锄港

脱去鞋袜,赤足走在田埂上

用脚丫亲近老家的肌肤和清凉

用灵魂感知泥土的柔软和芬芳

(*注释:因为瓷器china和中国China在西方文字里是同一个词,所以说“不珍惜瓷器,缺了一份中国底气”)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