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留级生】十六岁的小学毕业生

 非名流WO 2021-04-29

十六岁的小学毕业生

十六岁那天,曾小六小学毕业了!

一九七月二十日这一天,曾小正好满十岁。这个日子他毕生难忘,不仅因为这个日子里有一连串好记的吉利数字“六”,还由于他爸曾大福(人称“大斧头”)答应他:这一回他不用留级了,他可以小学毕业了!

小六是一九六七年九月到五星小学发蒙的,至一九七六年六月毕业,他用了九年时间读完了小学五年级,除了五年级,其他各年级他都蹲了一年,成了五星小学里资历最丰富的毕业生。根据曾小六妈妈的说法,是他奶奶的一句话没说好,所以启动了他命里“留级”的魔咒。

1.

一九六七年九月一号那天,曾小六早上起来后,他发现隔壁左右的林山子、赵小花都不在家里,一问两家大人,都说他们上学去了。小六子赶紧回家问奶奶:“山子和小花都上学去了,我咋不上学啊?”奶奶宠爱地摸了摸他的脑袋,说:“小六子还小啊,还不到上学的年纪啊!”小六不觉得自己小:“我都七岁了,不小了。山子比我还小半岁呢。”

吃中午饭的时候,爸妈都回来了。曾小六又问到读书的问题,小六妈妈正要开口,小六爸爸使个眼色,让她闭了嘴。小六爸爸曾大福在外是个干部,回到家里是个大孝子,他低着脑袋跟老太太商量:“娘呃,既然是小六子自己提到读书的事情,我看下午还是带他去学校报个名吧?再说了,咱们五星大队小学不是从去年开始免学费了吗,不花钱,还有人替咱们看管孩子,多好啊!”小六奶奶不搭理他,只问小六:“小六子,你真的想去上学?”小六子真诚地说:“别个都去上学了,就我搁家里,打仗的伴儿也没了。”小六奶奶斜眼看了看曾大斧头,骂道:“还真接了你老子的脚了,哪里是读书的料啊!就是个哪里热闹往哪儿凑的货!”又朝曾大斧头数落起来:“读书?你曾家祖坟还没冒青烟呢!看你那几个侄子,有谁读书出息了?到末了还不是一个个地回家挑大粪!”

小六妈妈对曾老太太这话实在听不下去了,黑了脸拽着儿子曾小六就离开了饭桌,径直到里屋去了。那天下午,她也不管曾家老太太和曾大福什么意见,自己带儿子去小学报了名。小学王大白校长知道她是干部曾大福的家属,也就知道曾小六是曾大福的儿子,就把小六子安排在第一排正对着讲台的座位上,先来报到的林山子和赵小花却坐在曾小六后面的一排。

备受关照的曾小六竟不是块读书的料:第一天的体育课,体育老师点名,讲义夹里的笔找不到了,曾小六报告:“老师,你的笔在你右上边的口袋里插着呢!”曾小六发现体育老师的手却摸向了左上口袋,他差点就要笑出来了;后来练习左右转向的时候,曾小六觉得老师明明向左转了,却发了“向右转”的口令。语文老师教了三个月的汉语拼音,d、b、p、q这几个字母他始终没有搞清楚,他咋看这几个家伙都一样,叫他读都是一个音,叫他写也都是一个形。算术老师先花了好长时间教曾小六认读写数字,勉强分清了2和5;后来学加法,算到3+3=6时,曾小六认死理,说一个正3加一个反3(反方向写的3)就是等于8!

一年书读完了,曾小六的成绩单的最后一栏,赫然写着:“留级!”而他的邻居林山子和赵小花都顺利地升上二年级了。

2.

再一次到一年级教室报到的时候,留级的曾小六是“老生”了,不需要家长陪同,他一大早就跑到学校里去了。老师们都认识他,就叫他帮着整理教室,发书发本子。喜欢抓典型树榜样的王大白校长,开学第一天散学集队的时候,站在小操场的土堆子指挥台上对一年级的曾小六同学大加表扬。校长一表扬,一年级班主任顺水推舟,让曾小六当上了班长。第一回当班长,第二回念一年级,这一年曾小六总算没被大部队甩到尾巴上,升上了二年级。

曾小六的妈妈以为自己的儿子经过一年的“留级”生涯,开了窍。谁知一升到二年级,一张“九九乘法表”就把他难到了:“为什么'一一得一’可以,'二二得二’就不可以?”到了四则混合运算,曾小六彻底学混了,老师讲的什么“先乘除后加减”什么“先括号里再括号外”的规则在他这里都失了效——成天跟数字打交道的小六妈妈即使再失望,也只能接受儿子又一次留级的事实。

但是小六妈妈总觉得大惑不解啊,跟曾大福探讨:“他爸,你说说看,你在大队当财经主任,我在代销店卖货,对数字都还算敏感的,咱儿子咋就不会算数呢?”曾大福想得倒通透:“现在回想一下我老娘说的祖坟上不冒烟的旧话,真是在理!我爷(父亲)说过,我家祖上曾经是有人上过私塾的,但是冇呆上三天,就让先生给打回来了,说是扁担放到地上的'一’字,没过三天就不认得了!小六子这书读不好,大概是隔代遗传的吧?!”

小六妈妈心气儿顺不过来:“他爸呃,我真担心咱儿子这样一回接着二回地留级,留着留着他就留成了习惯。”

3.

曾小六妈妈还真的一语成谶

曾小六再上二年级,班长的职位变成了体育委员,读完这一年才升上三年级,而此时他家隔壁左右的林山子和赵小花已经读到五年级了;第一遍三年级读完,曾小六没有升上去,习惯性地被留级了;第二遍三年级读完,体育委员也坐不稳了,改任劳动委员后,才勉强升到四年级;四年级读完一遍还不够,又按照惯性定律读了第二遍四年级......这一年发生了两件事,让曾小六记忆深刻:

一是赵小花初中毕业了,她家里再也不肯让她继续读下去了。在此之前,小花的哥哥也是读到初中就回家的。小花她爸爸翻出小花和他哥哥读过的书,指着上面的内容说:“你们在学校里也是学农,学农技,这书本上的农技,哪里管得了田地里的问题?趁早回家学点真的种田本事,还能帮家里多挣点工分。”十四岁的赵小花就回家务农了。

二是五星小学的校长王大白接到了夜校扫盲的政治任务,把校长的职位让给了年轻的刘副校长。刘校长原来在大队部干过会计,曾经是曾大福的下属。他出于好心,到曾大福家里走访,不想让曾小六在五星小学第四次留级。曾大福却很大度,宽慰刘校长:“留就留吧,我们没意见。咱这孩子读书长不了脑子,长长身子也好啊。看看隔壁小花,年纪那么小,身体那么瘦弱,就回来挣工分,多可怜呐!”

曾大福既然这么讲,刘校长就不好再坚持什么了。

4.

结结巴巴地读完第二遍四年级,又马马虎虎地读完第一遍五年级,牛高马大的曾小六依然面临着留级的危险。但是刘校长决不能再让他留级了。

一九七月二十日那天早晨,五星大队小学刘校长把曾大福请到学校,客客气气地告诉他:“曾主任,小六今年不用再留级了吧。你看他的个头儿比我这里的男老师都高;当了四年的劳动委员,他的力气是全校师生中最大的,学校的好多体力活儿他都能胜任了。您现在完全可以放心,他小学毕业以后,到了生产队,就他那个头和力气,一定是一个好劳力,每天就算挣不了十个工分,八九分还是不在话下的!”

曾大福心里一合计,觉得有理,握住刘校长的手说:“感谢刘校长和老师们的辛勤付出,把我家小六子培养成了一名人民公社的社员!”刘校长一脸尴尬,悻悻地说:“实在惭愧呀,曾主任,小学五年你家小六子读了九年,是我们没教好他呀!”曾大斧头大手一挥:“刘校长这是哪里的话,小六子能毕业,这就说明他已经成人成器了嘛!”好个曾大斧头,这话由他说出来,很有一种大刀阔斧的气势!

其实,刘校长还有一句话压在舌头底下,没讲出来。那就是:曾小六的邻居林山子马上也要高中毕业了,九月份就要回到五星小学里来做代课老师——要是林山子和曾小六出现在同一间课室里,那多尴尬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