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非语文】离开教室,老师也想做个安静的吃瓜群众

 非名流WO 2021-04-29

离开教室,老师也想做个安静的吃瓜群众

1.


我的很多同事都曾说过:每天下班回家以后,几乎跟家人没什么交流。其实我也是如此,别看我在学校里话很多的,一回到家里就成了闷葫芦,以致于爱人埋怨我对儿子的很多事都不上心:教人家的孩子滔滔不绝,到了自家的孩子头上咋就一声不吭呢?

身为老师,一站上三尺讲台,面向学生掏心掏肺,那几乎是一种本能。因为在学校把自己掏空了,回到家里自然而然只剩下个身体的空壳了。对自己的家人和孩子,很少说话,没话可说,简直太正常不过了。世界安泰,社会和谐,家人平安,下班后的老师只有一个愿望:做一个纯粹的、安静的吃瓜群众,看云卷云舒,听潮涨潮落

若说例外的情况,也有,那就是涉及到学生和工作的事情,原本回到家行尸走肉一般的老师,立即会满血复活的。我有个小同事F老师,曾在一次晚饭后接到家住滨江区的一名学生家长的电话,说她儿子因为放学忘了刷卡,为了不给班级抹黑,竟然在晚上八点坐公交车返校去刷卡了!小F老师立即联系上该同学,打听清楚他所乘公交车班次后,自己赶过去半路上迎接学生,陪他返校,打卡,再坐回程车送他回到滨江区的家里。


2.

两个月前(6月下旬),期末考试还没有全部结束,我就把假期作业布置下去了,然后还曾暗自得意:嘿嘿,你们假期回去好好做起来,收了暑假(九月一日)交上来,假期里我就做个百事不闻不问的吃瓜群众好了!可是布置作业的通知一发下去我就变卦了:为了防止部分同学假期里疯玩而把作业拖到最后一周的情况出现,我将在每周的最后一天检查作业——随机抽取,点到谁,谁就交作业!

我是个心软的语文老师,布置的作业非常的“语文”:要求即将步入高三的17装升班的孩子们照着总复习用书的《知识清单》做“抄录笔记”。如此“简单”的作业,在有的人看来,还要布置,还要抽查,还要点评......是不是有点无所事事?嗯,看起来是有点像没事找事的样子!这就是职业病使然,学生放假了,老师却不肯放手,怕他们生疏了书本,怕他们远离了学习,怕他们荒废了学业,才有了这么一出隔屏的师生互动——但是,比起我的年轻的同事们,顶着酷暑一家接一家地上门走访来,“现场检验”,我这么做已经是很偷懒的了。

有些“社会人”总以为老师假期多,老师是有闲人,只要看看我们就知道,学生越是不在眼前,老师越是怕学生忘乎所以了,就越是要不断逼迫自己去了解学生的动态。老师是不敢让自己“闲”下来的,所谓“做个纯粹的安静的吃瓜群众”那只是白日做梦痴心妄想而已。



上图为林小予的抄录(局部)
上图为赖新玥的笔记(局部)

上图为金旎的笔记(局部)


3.

刚刚过去的双休,抽查第八周的作业,抽到了林小予、赖新玥、金旎三人。

林小予同学可能是作文本用完了吧(一定不是没看清作业要求——用作文本)?交来的作业居然是横格子的数学作业本。我之所以强调语文作业(含抄录笔记)用作文本而不主张用数学练习簿,是因为横格子本写数字、代数式、方程式好看,写方块字因为少了一半的约束,容易跑偏。看得出,林同学努力地想让每个字独立起来,跟平时课堂上写字比起来,少了一些随意写,也很少出现连笔,所以每个字,甚至每一笔画,都有饱满的笔墨(笔迹)。也正因为如此,平时书写习惯的攒下来的小毛病也清晰地暴露出来了:“捺”画大多写得拘谨,变成了“点”或者“长点”,偶有几“捺”稍微写的长一点,却带出了一个“钩”;“横折”“横折钩”也发生了变异:写断了,变成了“横”和“竖”;或者写短了、写丢了,只留下一“横”,表现明显的有“弟”“常”“则”“见”等几个字。

赖新玥同学写字讲究起势,如第二行头一个“谦”字,言字旁的“点”画位置搁置正确,整个字就端正极了。即使是尖细的签字笔,运笔的轨迹里也隐约看得到藏锋回锋的影子,如“一句话”的“一”,不是简单的水平“横”画,而是稍稍右升;再如“年长”的“年”字那一长“横”,就有一个习惯性的回锋处理。——这应该是小时候就开始认真练习写字成就的童子功了。不少字也用上了连笔,如“可”“纳”“的”“以”等字,个别笔画稍稍连笔但不显得别扭,反而显得自然连贯。

金旎同学一笔一画总是写得规规矩矩,从不偷懒耍滑。并不是今天抽查到了她,她才一丝不苟地写给老师看,平时写字都是如此!那些潦草塞责的孩子,惯用的借口就是“写字工楷,耽搁时间”,其实不然!据我所知,这个暑假里,金旎同学的全部的语文笔记都是如此工整的,而且早在规定的时间之前,她的“知识清单”的笔记已经全部抄完了——草草地写,不一定会快,但一定会出差错;端正地写,看得仔细,写得认真,反而会提高效率。

如果在语文学习中,孩子们都有一点赖新玥的基础功夫,加上金旎这样端正的态度,那老师我真的可以做个安静的吃(shuai)瓜(shou)群(zhang)众(gui)了!哈哈,又在做梦。


4.
每天在微信朋友圈里总能读到一大拨鸡汤文。还别说,在泛滥成灾的鸡汤文里总有一两处打动你的文字。比如这几句——

岁月是一首无字的诗,由时间款款填写;
时光是一幅无色的画,由年轮缓缓描摹;
人生是一曲无律的歌,由日子淡淡吟唱;
生命是一树无言的花,由灵魂默默绽放;
......
美好是一份执着的情,由心湖深深滋润。

读着读着,还真有点小感动。因为我自然而然地想到了这个暑假里我布置学生做的这一份语文作业,加上数学老师发的讲义和专业老师对他们的画稿的数量要求,认真对待的话,整个暑假不会太轻松,我估摸着:他们今年的假期岁月,不会是“无字的诗”,而是一页页抄满字的纸;他们度过的时光,也不是无色的画,而是黑白分明的对比色;他们的这一段人生,注定不是“无律的歌”,很多人在家与画室之间有规律地穿梭;17装升班的36株生命之树,如果今天肩负的重任让你们无语无言,我坚信来年必定会绽放芳华......用一份执着的情,滋润这一段必须经历的人生,待他日把过往写成故事,把经历描成图画,记录这一程点点滴滴的步履,刻留下头尾的斑斑驳驳痕迹,该是多么精彩!

每一回抽上来的作业,检查一遍,我还记着要写几句点评,既是对孩子们完成任务的肯定,也是鞭策自己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荐读链接——

【非语文】每个人都是自带光亮的萤火虫

【非语文】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

【非语文】字如其人,该不会是我的一厢情愿吧?

【非语文】坚持做好最简单的事情,本身就是不简单!

【非语文】我为什么要把“警告”改成“敬告”?

【非语文】今天,当了一回临时工

【非语文】三八特辑:“我给幸福织张网”

【非语文】好雪片片,不落别处......

【非语文】我为学生制作的姓名字谜

【非语文】老师,什么是名词?什么是状语啊?

【非语文】为什么我们要有一点风骚气?

【非语文】开学第一课:做一个有境界的读书人

【非语文】画里话外

【非语文】李白:说我恃才傲物,是侮辱我的智商!

【非语文】玩着上课?可以啊,总得来点诗意吧!

【非语文】说说背书那些事儿

【非语文】用文言文写请假条,真“牛”!

【非语文】学生学写诗第三浪

【非语文】又一波学生的小诗,迎面扑来......

【非语文】我教学生写小诗

【非语文】葫芦公案:众说纷纭话葫芦

【非语文】流水账未必不是好文章

【非语文】谁家这么“倒楣”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