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姓氏文化学者冯志亮解析柯氏的宗族文化与历史发展

 当代名家博物馆 2021-04-29

  柯

  柯姓是中国人常见的姓氏,在姓氏排行榜中列第一百四十五位,在湖北、广东、福建、合湾分布比较集中,当今柯姓人口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08%,总人口大约有106万。

  得姓始祖柯卢。周朝时周武王有一叔祖名仲雍(即虞仲),与周姓吴姓蔡姓等为同一族系。后来周成王会诸侯于柯山,仲雍后人姬相被封为大夫,与天子随行,并指山为氏,朝中皆称之为柯相。柯相之下第四世孙柯卢正式立柯为姓,是柯姓立姓始祖。

  一、姓氏意义与原始图腾

  柯的本义是指斧子之柄。柯,握住斧柄用来伐木。柯,也是古人用的一种孟 之类的器Ⅲ,用来盛饭。春秋时卫国人所用的孟称为柯。

  柯人与善于制作斧柄或制作盛物的盂的职业似有密切的关系。

  二、姓氏起源与发展传承

  柯姓源出有三:姬姓、姜姓和地名。

  第一支出自姬姓。春秋时吴公子柯卢之后,因氏。吴公子柯卢,一作柯芦。

  第二支出自姜姓。柯姓,春秋时齐太公之裔:齐大夫食采于柯泽,故地在今山东东阿西南,其后以邑名为氏。

  第三支出自地名。柯,春秋是卫地,故地在今河南内黄北。居者或以为氏。

  三、民族融合与基因融入

  北魏孝文帝时改代北柯拔氏为柯氏,成为河南柯姓望族。

  西羌人也有柯姓进人清朝后,东北的满洲人、锡伯人、蒙古人和西北的裕固人等也出现柯姓。

  四、历史迁移与人口繁衍

  先秦时期,柯姓活动于江苏,山东一带,到唐朝时,柯姓已经分布到南方各地,多居福建。 清乾隆年间柯姓进人台湾。宋朝时期,柯姓大约有33000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04%,排在第二百二十位以后。

  福建为柯姓第一大省,约占柯姓总人口的53%。主要分布于福建、江西、浙江等地。明朝时期,柯姓大约有12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13%,排在第一百二十五位。主要分布于安徽、江西、福建、广西、浙江,这五地柯姓大约占柯姓总人口的83%。安徽为柯姓第一大省,约占柯姓总人口的20%。

  五、当代分布与姓氏图谱

  当代柯姓人口大约有106万,约占全国人口的0.08%,排在全国第一百四十五位。

  自宋朝至今1000余年,柯姓人口的增加率呈八形。目前主要分布于湖北、广东,福建,这三省大约集中了柯姓总人口的52.2%;其次分布于台湾、江西、浙江、安徽这四省集中了柯姓总人口的 27.2%。

  湖北为当今柯姓第一大省,约占柯姓总人口的22.3%。全国形成了以湖北和广东为重心、向东逐渐递减的柯姓人口分布状。

  六、郡望堂号与楹联家训

  1、郡望堂号

  柯姓的郡望有济阳、钱塘,齐郡、河南。柯姓以异鹊为其堂号。“

  异鹊”堂号典出北宋柯述。柯述官朝散大夫。他在漳州做官时,千方百计赈济灾民,并亲自住在灾区。这时有两只怪异的小鸟在他住的屋梁上垒了窝,等他回到寓所,两只小鸟也跟着他。当完成差事回漳州城时,两只小鸟飞着追他数十里,唧唧喳喳不忍离去。大诗人苏轼曾有诗歌咏这件事。

  2、宗祠楹联

榜登五老;狱无一囚。

奎章精识;石篆雄文。

奇僧指宝;贤母辞官。

3、族规家训

家之有规,犹国之有法也。国法以约束齐民,家规以惩训子孙。教子须以诗书,戒女须以顺正。父当慈、子当孝、兄克友、弟克恭。待亲戚当有隆杀,绾乡党当以辑睦。

  目前国内外的图书馆和其他单位正式公布收藏了柯姓族谱72部。

  七、姓氏名人与宗族先贤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入柯姓历代名人33名,占总名人数 的0.073%,并列排在名人姓氏的第一百九十九位。

  柯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0.09%,并列排在第一百五十八位;柯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0.04%,并列排在第二自二十一位;柯姓的著名美术家占中国历代美术家总数的0.059%,并列排在第一百八十四位。

  柯姓历代名人:北宋朝散大夫柯述;南宋梅州知州柯宋英;元朝奎章图学士、画家柯几思;明朝史学家柯维骐,陕西巡抚柯相,山西巡抚柯昶,云南按察使柯暹,两浙盐运使柯凤翔;清朝镶红旗汉军都统柯永蓁,湖广巡抚柯永升,内阁中书柯崇朴,左都督柯永盛,医学家柯琴,台湾抗日武装首领柯铁;民国历史学家柯劭忞。

作者:冯志亮,号渤海居士,别署集雅阁主人。品牌推广人、姓氏文化学者、修谱师、网络新闻营销奠基人和发展者。2013年受聘为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与宗教学系特聘教授。冯志亮涉猎广泛,书法造诣深厚,并热衷于文学历史,亦是一位古体词人和家史家谱研究专家,著有《渤海诗词集》、《怎样修家谱》、《怎样编家史》、《怎样写自传》,以及《百家姓寻根手册》三百六十部,《中华姓氏家谱》两百余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